从“三大”国产动漫看当下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特征及其拓展
2018-11-26杨逸
杨逸
【摘 要】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到《大护法》,三部国产动画电影在充分发挥“中国学派”动画的民族化特征的基础上,寻求拓展,在被美国、日本等国家动漫占领的动画市场中,掀起一股国漫的浪潮。
【关键词】民族化 动画电影 大圣归来 大鱼海棠 大护法
我国的动画电影自诞生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从早期《铁扇公主》《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等颇具“中国学派”的美术片,到新时期面临外来动画电影的冲击不断寻求突破,创作出《宝莲灯》等经典的动画电影。但是从近年来出现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国产动画片中可以发现,我国的动画产业持续面临低龄化的倾向。
2015年,一部3D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以其精彩的剧情、精美的画面、精良的制作,打破了国产动漫电影单一的、低幼化的固有印象,成为国产动漫电影中鲜有的现象级作品。在此之后,《大鱼海棠》(2016)的推出,也以其唯美的画风,展示出独有的中国韵味;到2017年的《大护法》,更是打着PG-13的旗号,将西方电影的叙事方式,在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背景里、水墨风格的画面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于国漫的认识。而观众也亲切地称这三部影片为“三大”国漫。本文将结合“三大”国漫,探讨我国的动画创作团队如何在被美漫、日漫占领的动画市场中,不断发挥我国动画电影的民族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西方的叙事手段,講好属于我们国人自己的故事。
一、国产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特征
1.源于中国传统故事的题材选取。我国动画创作之初便有着从神话传说、古典文学作品取材的“传统”。我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便是取自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在此之后创作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宝莲灯》等大量动画作品也都取材于古代文学故事。另外,经典动画《九色鹿》的原型则来自于敦煌壁画,《阿凡提》的人物形象则来自于少数民族民间传说,《三个和尚》的故事改编自民间谚语,中华文化的悠远深厚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但是这种类型的作品多是用动画演绎文学故事,而在此基础上所做的改编和创新十分有限。从近几年诞生的“三大”国漫来看,他们的创作依然保留着从传统文学故事、传说中取材的传统,但是又在此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改编和创新。
《大圣归来》,显而易见,它的故事原型来自于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但是导演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改编和拓展。该片讲述了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孙悟空,失去了以往的法力和神气,误被小和尚江流儿——儿时的唐僧解除了封印,于是两人结伴同行、探险、打怪,寻找自我的故事。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应该从小就听过《西游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无论是从连环画、六小龄童的扮演,还是1999年动画版的《西游记》中,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齐天大圣。但是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银幕上少有对于齐天大圣的经典塑造。而这一次大圣的“归来”,确实让观众眼前一亮,导演借用《西游记》的故事背景,让观众可以快速融入剧情,又对角色进行新的拓展和演绎,给大圣的归来铺了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不同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在创作中依托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意象。该片讲述的是掌管海棠花的少女“椿”为了报答人类少年“鲲”的救命之恩,饲养了“鲲”死去后的灵魂,并不惜与自己生活的世界相抗争,放生“鲲”于大海,最终重生的故事。创作者在其中还结合了《山海经》《搜神记》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构筑起这样一个人神共生的新奇世界。
到了《大护法》中,虽然主创团队没有直接采用中国古代小说或神话故事,而是用了一个架空的故事背景,但从他们选取的故事时代,到人物的身份都取自古代中国。全片讲述了奕卫国的大护法为了寻找失踪的太子误入了花生镇,发现在这个奇怪的小镇上住着一群不会说话的花生人,而天空中也飘浮着一个巨大的奇怪的黑花生。在解救太子的过程中,大护法也逐渐解开隐藏在这个小镇背后的谜团。这样的设置颇有悬疑的色彩,剧情内容更有武侠小说的风范,很容易把观众带入情境。
从这“三大”国产动漫电影中可以发现,它们或是从故事原型或是从人物设置上都有着中国古代小说、历史、神话的影子。但是从最初的根据小说进行改编,到依据传统的意象、历史背景进行重构创造,国漫的创作选题也在被不断地拓展、创新。
2.“中国风”的造型设计。中国动画本身就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从早期的中国动画来看,如《山水情》《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中,都借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风格;在《猴子捞月》《猪八戒吃西瓜》中运用了中国的皮影艺术;经典影片《大闹天宫》中则融入了中国剪纸艺术。这些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美学原则及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与日漫、美漫相区别,形成了“中式”动画的美学风格,成为“中国学派”的美术片的基础。
在场景造型上,《大圣归来》中的山水背景采用的是最具“中国风”的水墨画的风格样式。中国的水墨画已有千年的历史,历经诸家各派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最具东方特色的表现样式,国画中的经典。而“水墨风”也成为国产动画中经常采用的风格。《大圣归来》中的场景既有丰富的色彩表现,又有水墨朦胧的意蕴,表现出一种云雾缭绕的仙境之感。影片中庙宇的造型也是典型的佛教建筑,市井街头的青石板路,路边的瓦楼,在水墨风格的背景下显得十分有韵味。除此之外,片中还融入了皮影、京剧等造型元素,使画面有了更多的装饰意味。在《大护法》中,被沿用的依然是水墨的画风,但是它的画面场景设计得更为简洁,大量的留白,拉开了现实与叙事空间的距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在《大鱼海棠》中,最重要的场景——神之围楼,它的设计源于中国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造型。圆形的设计相对封闭,暗示了这里是一个与人间相区别的神之世界,但相对低矮的层高,在全景镜头中又很好地连接了海天、人神的空间,使画面极具空间透视感,展示出广阔的画面张力。
在人物设置上,无论是从人物形象还是服装特点上,“三大”国漫中也都体现出中国特色。《大圣归来》中的小和尚江流儿身着青色僧衣,圆头圆脑的造型显得可爱纯真;《大护法》中一席长衫的太子,喜爱在山水中作画,尽显中国文人气质;《大鱼海棠》中的人物服饰也体现出汉服特色。除了正面主角的形象,在反面人物的设计上,三部影片也都借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大圣归来》中妖怪“混沌”的设计。“混沌”取自《山海经》,是上古时期的四大凶兽之一。与以往各版本《西游记》中的渴望成人、成仙的妖怪不同的是,“混沌”的造型没有那么亲民了,他更加无形和抽象,无论是变形前还是成人后,黑色的服装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也为其增添了几分邪恶和恐怖的意味。
结合这三部影片,另一个鲜明的“中式”的造型特点,就是在色彩表现中对于“红色”元素的运用,体现出“中国红”的民族特色。就人物的造型来看,齐天大圣最显眼的就是那一身红色的披风。在齐天大圣浴火重生的场面中,孙悟空大手一挥,身后火焰般的披风在空中飞舞。这里与之前大圣落寞时期的蓝披风形成对比,红披风是大圣身份转变的标志,暗示着大圣的“归来”和“重生”。在《大鱼海棠》中,人物的服装设计也用到了大量的红色。没有《大圣归来》里的那么烈艳,这里的红色相对较暗,也暗示了“椿”“湫”深沉、执着的守护和爱。而对于大护法来说,他的一身红衣更像是“正义”的标志。在那黑白颠倒的混沌的世界,大护法代表的就是理性与正义。
二、国产动画电影的民族化拓展
1.构建成人童话的异想世界。童话从来就不止是儿童看的文学,动画也绝不仅仅是只给儿童看的影片。但长期以来,我国动画电影的受众普遍年龄层偏低,题材的选取和表现方式也呈现出低龄化的特征。尽管中西方的动画都是在讲主角历经磨难,最终成长并实现梦想的故事,但如何讲好这个故事,构建起一个成人的“童话”世界,就是每个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从《大圣归来》来看,这就是一个落魄英雄重新回归的故事。但导演将这个取自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角色,置于一个西方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的故事中:拥有一身超能力的英雄在现实生活中历经磨难郁郁不得志,而后在身边好友的帮助下克服心中的郁结,最终发挥出自己的本领降妖除魔获取胜利。有《西游记》的小说作为文学基础,导演对整部影片的人物关系、叙事时空都做了较大的改动。“小唐僧”江流儿与孙悟空不再是师徒关系,故事也不是发生在西天取经之时,但这些并不会影响观众对于故事背景的理解。同时影片抛开了美国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孙悟空一开始不再是那个曾经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而是在江流儿对“齐天大圣孙悟空,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的喋喋不休中,慢慢找回自我,并与江流儿一同成长、蜕变,颇有西方类型电影的叙事风格。《大鱼海棠》的主题选取借用了《庄子》中的意象,给影片增添了几分哲理性的思考和浪漫的神秘色彩。但是它在叙事风格和画面表现上过分接近日本动漫,不免让人产生抄袭的感觉。但好在不断尝试、摸索,才能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在美术表现上更多的还是强调古典之美,而《大护法》对暴力美学和黑色幽默的运用,在中国动漫电影市场中可以说是特立独行了。影片将水墨风的画面背景,矮胖的“红蛋”大护法与打斗场景结合,发挥出一种自由荒诞的意味,给那些内心仍然是个孩子的大人们一次不一样的感官体验,构筑起童话中的成人世界。当然《大护法》在视听语言上的表现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景别的变化过于单一,打戏的处理缺乏张力,但是对于这种风格的尝试依然可圈可点。毕竟作为国内首部自主分级的动画电影,它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另一方面,影片中大量夸张的对比——看似天真却充满欲望的小鸣,看似老丑却纯真的太子——除了这些外表与内心的反差,吉安大人所谓对花生真的守护其实是无尽的杀戮,这些对比式的隐喻都让观众开始对人性进行反思。
2.西方叙事手段下的中国内核。观其以往的国产动画电影,多在讲着中国的传统故事,教育着一代代少年儿童,很好地发挥着动画艺术寓教于乐的功能。虽然我国的动画一向十分注重影片的教育功能,但是这一类的动画电影叙事结构单一,表达方式过于直白,显示出浓重的“教化”意味,而少有引导观众去探索、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在“三大”国漫中,主创们借助了西方类型电影的特点,同时将主题和思想包裹其中,以写意的方式娓娓道来。
《大圣归来》旨在表达落魄英雄重寻自我的故事。导演借“小唐僧”江流儿之口道出曾经大闹天宫威风凛凛的齐天大圣,并将此与眼前这个被佛祖压在山下五百年对自己和法力失去信心的大圣形成对比。眼前的猴子被江流儿这个小孩的天真纯洁感化,最终大圣也是在江流儿的叮咛与帮助下重拾了自信,释放了封印已久的力量,在最终决战中找回了自己。《大圣归来》作为国漫崛起的序幕,其中大圣的“归来”既是文化经典的回归,也表明导演及主创带领国产动漫的回归;而大圣重拾的自信也是我们应对国漫应有的信心。
虽然《大鱼海棠》的叙事比较凌乱,剧情备受争议,但借导演之口,该片想表达的是少女堅守自己心中梦想的故事。椿想要守护的是对鲲的恩情;湫想要守护的是对椿的喜爱,即使化作风雨也要陪在椿的身边;椿的妈妈、奶奶守护的是神界,即使化作凤凰也要守护天地;椿的爷爷死后化作海棠,想要守护的是家庭。导演借用庄子的《逍遥游》表现与世俗的对抗和对自我的坚持。同时这种守护中又暗含着生死轮回的永恒意味,借用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思想,表达出我们坚守的爱与梦想永远不会消失吧。
如果说《大圣归来》表达的是寻找自我,《大鱼海棠》表达的是坚守自我,那《大护法》则是希望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我。导演也曾表示,“尝试用最简单的形式,讨论最复杂的人性”。
确实,在这部影片中每个人都有着和外表不一样的灵魂:长得像“红蛋”一样的大护法,虽然有着极强的武功、无坚不摧,但内心依然藏有恐惧;奕卫国的太子虽然看上去吊儿郎当,但内心单纯善良,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看上去和其他花生人一样木讷的小姜,却一心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而片中的反派角色罗丹,唯一的一句台词居然是:妈妈,要下雨了。就像大护法最后问出的那句,“你敢不敢问自己,到底要去哪里……你真的敢直面自己的恐惧吗?”这部影片试图在一个动画故事的背景下,用一个简单却不单纯的故事,让人们开始对自己、对生活重新思考。
三、结语
动画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托技术手段的革新,从最早的赛璐璐动画、定格动画,到现在电脑数字技术创作数字动画、3D动画,技术的发展为动画电影的创作和表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正如《大圣归来》和《大护法》,二者的美术风格或有差异,但是它们在最后的呈现中都采用了3D动画的形式,将中式的写意与3D的超写实风格相结合,既有了古典韵味,又可以将画面的细节表现得富有质感,使观众在视觉感受上有更加新奇的体验。在《大圣归来》中,美轮美奂的自然场景、孙悟空重生时燃起的火焰,以及决战场景中的画面特效,在3D效果下都有很强的视觉冲击。但不得不提的是,技术手段的运用只是对画面表现的加持,过分或不必要的添加反倒容易显得画蛇添足。在《大护法》中,影片本身运用了大量的大远景,水墨风的画面忽略掉了许多背景及非主要角色的细节刻画。这样的画面造型易营造出一种神秘、暗藏危机的感觉,但是3D的效果就会显得薄弱了。虽然3D动画带来的视觉奇观容易夺人眼球,但是也不要盲目地使用,使之成为吸睛的噱头。
国漫的崛起才刚刚开始,我国的动漫电影创作也还有许多值得探索和改进的地方。对于题材的选择可以不再拘泥于传统,大可看向全球、看向未来;对于美术风格也可以在中国传统绘画和造型艺术中产生更多的变化;对于视听语言的把握也可以更加成熟。我国的动画电影的创作需要摆脱单一的民族化倾向和低龄化的视角,在原有的民族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以更新的技术手段和叙事方式与时代相结合。相信好的国漫会越来越多。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进东.对国产动画电影“复兴”的反思——从《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谈起[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2]张静.《大护法》:中西双重语境下的新式动画电影解构[J].电影评介,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