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创新研究

2018-11-26程媛媛

记者摇篮 2018年8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新媒体环境教学创新

程媛媛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要打破传统固有教学模式的弊端,专业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市场编导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课堂教学创新工作,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改善课堂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新媒体时代格局下的广播电视编导实用型综合人才。本文将进一步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创新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 教学创新

一、新媒体概述

相对于电视、广播、报刊以及户外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媒体,新媒体被人们形象地称作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基于高新技术支撑体系下产生的一种媒体形态,在人们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计算机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以及数字广播等都属于新媒体研究领域。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传播效率更高、成本低,能够容纳更多的信息量,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互动交流和信息获取的相关需求。在新媒体中,人们能够使用的媒体内容更加丰富与个性化,新媒体迎合了人们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媒体娱乐信息交流的需求。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的不足之处

1.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上缺乏创新意识,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中往往只是照搬高端学府的课程模块,未能够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内容,科学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导致该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出现不清晰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在编导专业课程设置上未能够融合与新媒体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各项新媒体内容的学习。

2.教学模式不够完善。基于新媒体环境下,传媒市场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编导专业教学模式必须顺势展开创新改革工作,通过科学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和地方媒体发展特点,合理设计应用编导专业教学发展策略。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高校仍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编导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向学生灌输各种编导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过于被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将会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应用能力。

3.教學内容不够全面。在当前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教学内容陈旧落后、重复的教学现象。比如,在高校电视新闻采编和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内容设置上,都运用了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和创作技能,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教学内容重复运用的问题,不仅会降低教学效率,还会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使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的创新措施

1.优化专业课程模块设置,突出专业教学全面性。针对当前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高校必须加强专业课程模式的优化设置工作,创新建立起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采用分阶段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的专项训练目标,促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学习阶段掌握最新的传媒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方法,同时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道德素质。高校要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设置中,强调突出专业教学的全面性,围绕新媒体市场人才的需求特点,高校必须将各种新媒体信息技术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创新设置与新媒体相关的专业课程,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各项专业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全面提升。

2.创新运用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实训教学基地。在新媒体发展时代背景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必须创新运用实践教学模式,全面发挥出不同教学方法的价值作用,而不是一味向学生灌输专业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优势和劣势,科学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

比如,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数字摄像机等技术设备进行现场拍摄活动,利用计算机先进非线性编辑软件展开后期视频优化编辑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高校还需不断加强与校外优秀传媒企业的合作与联系,通过创新构建校内外实践实训平台,指导专业教师联合企业专家开展实训活动,丰富实践教学手段,这样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各方面专业能力的强化训练需求,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

3.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科学利用教学资源。针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过时落后的现象,高校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市场人才培养要求,合理选择应用教材内容,注重课堂教材内容的实效性和趣味性,确保各项专业知识内容能够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特点,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还需注重前沿新知识的补充工作,科学引领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站在各个学科前沿,避免学生课堂学习知识与社会脱轨,促使学生对新媒体变革能够具有一定的敏锐度。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出校内教学资源的作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学习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创新实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该专业教学的创新改革工作。高校除了要优化设置专业课程模块,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特点构建出完善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还必须加强教学模式与内容的创新完善应用工作,引导教师充分发挥出学校媒体技术资源的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训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建锋.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改革途径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7(7):146-147;[2]邱静,张梦平.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J].西部广播电视,2015(1):8-12;[3]邢丽梅.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06):124-126.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编导新媒体环境教学创新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