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编辑应对数字化出版的转型研究

2018-11-26兰立娟

记者摇篮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校学报转型

兰立娟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学报正面临着数字化出版的新要求,我国高校学报在数字化出版過程中已崭露头角,但仍有许多自身的不足,这就对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编辑要在稿件处理和筛选中做到推陈出新,展示个性,同时要有自主学习和法律意识。

【关键词】高校学报 数字化出版 转型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我国出版物的传播方式、模式、形式都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变化。高校学报在新形势下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调整转型,与新媒体技术进行交融,在编辑出版等方面进行变革,为网络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高校学报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1.政府方面支持。在2016年,关于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政府大力提倡出版业升级,进一步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进程,从而更快地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2.发展转型现状。国外数字化出版物方面的技术和环境相对成熟,已出版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期刊、读物,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出版物的便利性和及时性。尤其是在一些国外的大型出版集团,数字化出版的收益高达70%左右,这给我国出版物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高校学报作为重要学术生活交流期刊,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巨大的压力。虽然,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出版势在必行,但我国学报受规模小、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而导致滞后,制约了数字化的转型发展。

3.高校学报转型的初步成效。现在,高校学报在排版和出版方面已有明显的改善。一方面,排版由原来的铅字排版到现在的计算机排版,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办公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为数字化出版创建了良好的条件;另外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了学术平台,实现了网络共享,例如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借助网络进行传播发行,也算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高校学报部分数字化出版。尽管高校学报已在数字化出版中崭露头角,但技术远远达不到较高标准,而且范围也较小,多数高校学报还处于旧的编辑、出版模式,也就是说迈了小小的一步,数字化出版还并未深入发展。

二、数字化转型视角下的高校学报编辑

1.流程实现数字化转型

①实现稿件编辑处理自动化。高校学报大多为月刊或者是双月刊,编排时间比较紧,稿件处理时间较长,很难满足短时间出版见刊,出现了信息的滞后现象。而实现高校学报数字化转型后,自动化办公的条件已配备,配套的硬件设施加之自动化采编系统的应用,很多学者可以在线实现投稿、审稿等流程,编辑可以快速地接收到作者的稿件信息,为作者减少了出版时间,同时编辑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实现快速全面的信息采集。在新媒体技术和编辑学理论发展的今天,出版工作的核心逐渐向“信息”靠拢,对于高校学报也是如此。高校学报的工作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反馈等。因此,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决定出版系统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在转型的过程中,编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信息意识,挖掘全面、方便的网络信息,收集和研究信息,实现信息的快速运转。

③实现稿件的优胜劣汰。要想实现稿件的优胜劣汰,就必须利用新媒体技术广泛征稿,建立信息数据库,在大量稿件中优胜劣汰,提高稿件质量。

④实现高效的编辑加工。编辑在编校出版时要对稿件进行反复校验审核,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办公软件,提高编校质量。出版发行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网络传播形式会形成波浪效应,增大了出版量、阅读量,同时与读者沟通互动,可以明白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缩短了见刊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编辑意识实现数字化转型

高校学报要实现数字化转型,现代编辑也要顺应数字化的浪潮,转变传统观念,这就对编辑提出了以下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

①不断学习新技术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学报编辑将面对大量的信息,内容较为广泛,部分存在抄袭等现象,这就要求现代编辑在接受、筛选、反馈信息时,能选择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信息,体现学报的知识性、规范性和专业性,发挥期刊的学术性和前瞻性。这就需要编辑能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大的专业储备,他们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做到终身学习,能够科学地把握现代编辑出版相关的技术,在学报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展现自我。

②要有法律责任和意识。编辑各个方面的专业都要涉及,在出版发行上更是会涉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在网络技术的应用环境和数字化出版转型的背景下,信息的广泛收集、传播、利用与反馈,必然会在信息共享等方面与法律方面的著作权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学报编辑要深刻学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保证自身的权利,同时实现出版物的顺利发行。

③全方位个性化的选题本领。我国期刊、学报数量众多,质量千差万别,因此会出现很多学术不端现象,如选题冲突、同质的研究内容等,出版刊登的门槛太低。高校学报要想可持续健康发展,个性和特色是根本,这就需要编辑结合自身出版物的学科优势,在优质的论文中做出筛选,选题要体现创新性,推陈出新,显示期刊的个性和特色。

三、结束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出版物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必然之路,相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我国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出版起步晚,先天技术不成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数字化发展的要求,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升级,在保证自身优势的同时,实现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数字化出版发展转型。高校学报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求编辑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出版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要有全方位、个性化的选题本领,这样才能在转型过程中实现“华丽蜕变”。

(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宣传部《沈阳医学院报》编辑部)

【参考文献】

[1]钱澄. 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与特色栏目定位[J].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2018(01): 82-83;[2]钱澄. 特色栏目建设与高校学报“做眼”[J]. 科技与出版,2016(11): 63-65;[3]沈丹,张福颖. 特色化、问题化和学科化——“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特色栏目的发展路径[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49-53.

猜你喜欢

高校学报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发挥高校学报职能,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
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全媒体时代非核心类高校学报出版发展创新探索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报办刊困境调查研究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