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担当 传承信仰

2018-11-26刘兆伟刘北芦

共产党员·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龙场格物天理

刘兆伟 刘北芦

据《明史·王守仁传》与《王阳明全集》记载,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其二十八岁中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创立了“知行合一”“致良知”“亲民”的理论学说。其三十四世祖王羲之及历代先人皆为饱读诗书者,曾祖、祖父、父亲皆为进士出身的朝廷重臣。其生于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宪宗成化八年,即1472年;历经第十个皇帝明孝宗、第十一个皇帝明武宗,去世于第十二个皇帝明世宗嘉靖七年,即1529年。王阳明熟读圣贤书,又曾涉猎佛、道,修养严格,知识广博。而其所经历的四个皇朝,正是实施科举以八股取士、学术空疏、圣贤理论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时代。加之多年灾荒,民不聊生,官员少有忠正能事之臣,天下乱端频现。小皇帝、大太监,导致下情不能及时上达。于是,明朝内地矛盾渐趋激化,多有民变;周边民族矛盾更加激烈,屡犯中原;西方世界开始觊觎中华利益,倭寇已成群袭扰东南诸地,甚至潜袭中华腹地。朝廷面对种种矛盾难以为继,捉襟见肘,跋前疐后。王阳明由于受父祖多代影响,以国计民生为重,勇于担当。当掌权太监刘瑾为非作歹,迫害忠良戴铣等人时,他上书直言,反对奸邪当政,望皇帝为戴铣等洗脱罪名。刘瑾重责王阳明四十大板后,将其谪为贵州龙场驿驿丞。王阳明到龙场后,既无住室,又无食粮,野兽出没,瘴气回荡,与当地人语言不通,难以生存。但其决心要活下来,以成就学圣人之志,并于万般无奈中悟明“凡事均需格除己心之非以归于正”的道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知行合一”“致良知”“亲民”等思想学说。

王阳明学说是明朝中叶儒家思想自我改革的新成果,是革除种种时弊、力挽圣贤文化颓局的一剂良药,提振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气神,点明了良知、良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代代相传的真骨血,提纲挈领地赋予了儒术新精神、新活力。

关于“知行合一”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此论极力强调了知行一体不可分。不行的知是不成立的,不行就不是真知。真知识应该是践行后得到证明了的知识。“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王阳明认为,“知”“行”是绝不可分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不行,知就没有完成,不知,行只能是乱行、胡行,所以,必须“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不行也就不可能“知之真切笃实”,不行则知就未完成。不知也就不可能“行之明覺精察”,不知则行就没方向。真正的知,必含行;真正的行,必含知。

“‘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据《传习录》记载,王阳明遭龙场谪罚后,找到了虚学误人、空言误国的病根。最甚者,是科举中进士做官的人,多数把读圣贤书与爱民治国分成了两件事,学一套,做一套;说一套,行一套。“知行合一”关键在于要把修养落到实处,知落到行上,学落到干上,实干才能兴邦。

关于“致良知”

良知、良能、良心之说,源于《孟子·告子上》。其实孔子于《论语》中两次提到的“恕”与“忠恕”,正是其思想基础。孔子认为终身奉行的应该是“恕”,而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认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推己及人,非良心而何?所以良心、良知是圣人早已提出的一以贯之的信仰。

王阳明为使中华道统之精髓有效传承与践行,上承孔子、孟子“恕、忠恕、良知、良能、良心”之说,下继陆九渊“心即理”之说,提出了“致良知”学说。“致良知”学说,有利于中华民族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抓住要害,传承精华,易于普及,易于践行。人们治学修德,只要去“致良知”,就抓住了根本。

“良知”是心之本体。王阳明认为,人心本是人性的寓所,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人心本真是纯正自然的善性之心,其内含的自然情操是善良的、美好的,所以说良知是心之本体。人心本体是善良的、纯正的,就是合乎天理的,所以王阳明说天理、人心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抓住人心,使其“致良知”,讲恕道、良心,有了这个根本就有了治人百病的良方。

“格物”是“致良知、诚意”的前提。王阳明认为“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就是要使人达到最善、最诚、合乎天道。不合天道之意念,不合乎善、诚之意念,就要革除。

“致良知”“诚意”是“格物”的“止至善”。没有严格的格物,就不可能有“致良知”,就不可能意念诚纯。“格物”格到最佳境界,就是为善去恶,持正去邪,防恶护善,就是“致良知”。“致良知”“诚意”是格物达到的至善程度。

“良知”、天理要纯而又纯、精而又精。一个人修养、学道,决不能走过场,一定要下定决心,持续坚持,遇事心动时,一定要穷追狠查发心起念是善是恶。觉察到恶念发,就一定把它遏住,不使之泛滥成恶;觉察到善念发,就顺势弘扬它、扩展它,使之形成广泛的影响。这就是最好的“格物”,也是真正的“诚意”和“致良知”了。

王阳明再三强调修德尽性,一定要做到精、做到纯,要下大力气,在心中树起道德的砥柱。这个砥柱就是“良知”“天理”。但不能为保持自己的“良知”“天理”就回避社会矛盾,躲进深山,而要勇于担当治理社会的责任。真的“良知”“天理”是要经过艰苦磨难考验的,风吹雨打不动摇,利禄、名位诱惑不动摇。要做到能以“若保赤子”之情怀对待人民,俯仰无愧。

关于“亲民”与治民

王阳明的思想学说,是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的学说,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心的高尚境界问题,而高尚境界必须体现于如何对待社会万事万物上。如果坐而论道,远离社会实际,那就是空道、虚道、妄道。高境界要深入社会诸事中去考验锻炼。依王阳明观点,学什么、做什么,都离不开人民。曾国藩在《挺经》中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德再高要表现在善政上,善政就是爱民、亲民、惠民。再好的管理者也得深入到群众之中,去依天理、良知处理问题,挺胸担当。

王阳明在“亲民”与治民问题上,一是坚决主张学道为入局行道,责无旁贷;二是坚决依古圣先贤亲民思想去治理社会。这是龙场悟道重要内容的落脚点。在王阳明思想学说中,“亲民”与治民是极其重要的部分。

王阳明整个思想体系,“知行合一”“致良知”“亲民”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解决社会问题,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都是要使人民“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王阳明思想学说是光辉的,是革新儒家思想、突显儒家思想实践性的新发展,影响了中国乃至韩国、日本等国500年。今日如能对其创造性地传承、创新性地发展,将有利于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有利于巩固中国人良知、良心的信仰。

猜你喜欢

龙场格物天理
地理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
王阳明在精神层面上对禅学超越境界的融会
漫谈王阳明的“天理”
以《大学解》为例试析荻生徂徕的政论
孔子论领导的两种智慧
威宁小黄姜带富一方
存天理和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