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回头曲线的应用分析
2018-11-26张长科
张长科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0 前言
我国山区地形地势起伏很大,地质情况复杂,且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因此,在山区条件下进行选线设计,线形指标的选择就尤其重要了。必须要使得路线与地形向融合,不能随意提高指标,不然就可能产生过大的路基土石方量,造成山区地形的破坏,从而带来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也会影响山区公路的安全运营。因山区地形条件限制,当控制点高差较大时,自然展线有时是无法完成的,则,常常采用回头曲线或者螺旋线展线。
本文结合“G234常宁市新河至蒲竹公路”项目,对回头曲线的应用进行分析。
1 工程概况
“G234常宁市新河至蒲竹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中新调增的普通国道纵线—G234兴隆至阳江公路在湖南省境内的一段,也是常宁市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G234常宁段始于常宁市新河镇,经洋泉镇、泉峰村至西江枧宝山,延伸至桂阳县。在洋泉镇至西江枧宝山(常宁与桂阳交界处),沿X080县道修建,大部分地段利用原X080县道,沿线地形复杂,高差较大,地质情况极复杂,同时沿线途经洋泉湖、西江漂流区,毗邻天堂山风景区,其中洋泉湖是常宁市最大的供水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因此G234选线设计尽量绕避洋泉湖地区。
2 本项目回头曲线分析
2.1 回头曲线指标
山区公路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需设置回头曲线。两相邻回头曲线间应尽可能拉开距离,由一个回头曲线(主曲线)的终点至下一个回头曲线起点的距离,当路线设计速度为40km/h时,不小于200m。
本项目泉峰村至终点段地势中间高两头低,相对高差大,部分路段高差急剧变化,老路纵坡大,提质改造需寻找合适地形展线以克服高差。最为典型的为周家桥(北侧山脚)-豺狗坳(山顶垭口)-塔山(南侧山脚)路段。其中,周家桥至豺狗坳段直线距离约 4.1km,老路路线长度 6.3km,相对高差 515m,平均纵坡达8.2%,最大纵坡达14%,纵坡在10%以上的路段有7个;豺狗坳至塔山直线距离1.3km,老路路线长1.8km,相对高差100m,平均纵坡达5.6%,最大纵坡达15%。根据《标准》规定,“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连续上坡(下坡)路段,相对为200~500m时,平均纵不应大于5.5%,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老路纵断面远达不到规范要求,为克服纵面高差,须设置回头曲线增加路线长度。庙下元及大竹山段增设回头曲线解决路线纵坡过陡的问题。
本项目G234二级公路分别在庙下元地段(K34+000~K36+580)、大竹山地段(K390+000~41+300)设置二回头曲线,回头曲线设计速度 30km/h,圆曲线设计半径为30m,纵坡为3.5%,满足规范要求。
2.2 回头曲线的布设
回头展线是路线沿山坡一侧延展,用回头曲线作方向相反的回头后再回到该山坡的布线方式[1]。回头展线的优点是能合理利用有利地形,绕过不良地形、地质和难点工程。回头展线的缺点是在同一坡面上,上、下线重叠,采用的圆曲线半径相对较小,对于行车、施工、养护都不利。
2.2.1 庙下元(K34+000~K36+580)回头曲线设置
庙下元地段地形高差较大,路线经过地段最低高程187.54m,最高360.420m。K34+000~K36+580直线距离大约600~700m,高差达172.88m。利用回头曲线展线是该路段设计的关键,回头曲线设计速度30km/h,圆曲线最小半径为30m。庙下元回头曲线较复杂,第一段回头曲线利用山沟回头展线,第二、三段回头曲线利用山包回头展线,在K36+580处沿山脊选线。具体回头曲线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庙下元(K34+000~K36+580)回头曲线布设
2.2.2 大竹山(K39+000~K41+300)回头曲线设置
大竹山地段地形较差较大,路线经过地段最低高程487.47m,最高574.72m。进出回头曲线K39+000~K41+300间距离大约 200m左右。X080公路路线纵坡达15%以上,公路运行安全性极差,且山高路陡。G234公路经过的塔山乡板角村地段,地面标高大约590m左右,如选择越岭隧道方案,大约1600m距离需克服高差120m。《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3]指出“隧道纵坡一般情况不应大于3%;受地形等条件限制时,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短隧道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4%;短于100m的隧道纵坡可与该公路隧道外路线指标相同”。《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明确“特长、长隧道最大纵坡宜控制在2.5%以下,中、短隧道纵坡宜控制在3%以下。中、短隧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最大纵坡可适当加大到 4%;在特别困难的条件下,最大纵坡可加大至 5%。短于 100m的隧道纵坡可与该公路隧道外路线指标相同”[3]。因此提前布置越岭隧道是不可行的。而采取自然展线方式,因路线纵坡过大,也会遇到许多问题。综合分析路线两侧的地形条件,利用路线两侧的山包回头来完成回头曲线的展线,在回头曲线K41+300处设计标高为 554.955m,为后续越岭隧道设计创造有利条件。大竹山(K39+000~K41+300)回头曲线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大竹山(K39+000~K41+300)回头曲线布设
3 结语
本文结合“G234常宁市新河至蒲竹公路”项目,对回头曲线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两个回头曲线的设计方案,解决了路线展线难的问题,同时,使得路线的设计符合规范的要求。因此,合理的选择回头曲线作为山区公路的线形,对山区公路的线形设计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1]许金良等.道路勘测设计(第四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2]交通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_D7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