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大国“栋梁”
——采访侧记
2018-11-26孙苏
本刊记者 孙苏
《树之生命木之心》一书是关于日本著名宫殿木匠西冈常一的访谈,书中,他花去大量时间谈一个优秀手艺人要如何成长成才,近乎唠叨。相对于现代标准化教育,他更赞成自己所经历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手艺人的方式。强调尊重个性,通过时间的漫长累积去雕琢人才,并且只可以追求完美,而不是仅仅做到学校教育里大多数人都满意的80分。他说,"你收人家100分的钱,只做出了80分的劳动,这样不行。"日本木构建筑法隆寺已历千余载,在无数无名工匠的建造和维护下,经过一次又一次大地震,巍然不倒,这理应是西冈常一等宫殿木匠们所自豪的,然而,访谈中,作为关键修复者之一的他,话里话外都仍然弥漫着深深的忧虑。日本是地震频发国,如果只是一味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完全摒弃古人智慧,还能否再建成可以屹立千年的建筑?
在日语里,木匠的最高级别被尊称为“栋梁”。西冈常一即是日本木匠届的“栋梁”之一。
10月底,在一个关于装配式建筑前沿技术和人才培养的国际会议上,我们采访了英国专家鲍勃·怀特(Bob White)。怀特先生在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修建的全装配式轻钢低碳建筑曾得到媒体的关注。采访中,他一方面谈装配式建筑在解决大规模、标准化建筑需求方面的优势,也表达了目前装配式建筑发展是否考虑全面、考虑长远的忧虑。他特别讲到未来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将日益影响英国等国土全在海上的国家的建筑环境。他还讲到建筑行业需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而这是装配式建筑可以做到的。他介绍说,沃尔沃最初造车时,并不立即上生产线,而是让七八个年轻人一起,从开始到结束完完整整地造出一辆车来,这样,大家都有成就感,都知道自己发挥了什么作用,也知道为什么他人的参与同样重要。他认为,建筑行业工厂化模块化生产,一样可以慢慢产生这种文化,工人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明白其他工友的工作一样重要,于是更加懂得合作,工作也更有责任心,对自己做出的产品更有荣誉感。
无论日本宫殿木匠,还是现代化装配式建筑工厂里的工人,只有他们成为“栋梁”,才可能真正建造起一栋栋完美的广厦高楼,为老百姓创造更好的居住空间,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更加文明。
之后,我们采访了中建八局副总吴平,吴总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总承包的重庆江北机场T3A航站楼的技术特色和参评“鲁班奖”的一些细节。今年8月,重庆江北机场再次从332家机场中脱颖而出,蝉联国际机场协会二季度旅客满意度测评“全球旅客吞吐量2500万-4000万层级”机场首位。为此,去年新投入使用的T3A航站楼立下了主要功劳。据介绍,开建之初,建设单位就确立了创“鲁班奖”的目标,随后的所有工作都围绕此目标而努力。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对参评项目有极高的要求,项目技术创新水平、质量管理水平等等都必须达到国内一流。采访中,吴总向我们介绍了作为获此奖项最多的中建八局,如何在T3A的建设中上下协力,不断学习和突破,用决心、虚心、细心等一步步打造出精品工程,做到真正堪称大国工匠,或叫大国“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