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家训是什么

2018-11-26

乐活老年 2018年8期
关键词:周武王贤才周公

家训,是富有威望和经验的长者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代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正规的、有文字记载的家训是西周的《姬旦家训》。

姬旦,史称周公,是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和老师。他帮助武王伐纣灭商,开国有功,是西周开国重臣。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周公在摄政期间,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超凡的意志,使西周的政治、思想、文化和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受到世人的赞誉。周公在身体力行、勤勉从政的同时,谆谆教诲侄子周成王、儿子伯禽必须养成勤政爱民、谦恭自律、礼待贤才的作风。有《戒子伯禽》和《戒侄成王》两部家训传世,这两部家训合称为《姬旦家训》。《姬旦家训》多见于《尚书》的《君》《无逸》《多士》等诸篇中。

在《戒子伯禽》里,周公殷殷告诫代其治理封地鲁国的儿子伯禽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这段话是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的叔父,我的身份、地位是很高的,可是为了求得贤才我朝思暮想,以至于在洗头的时候有士人来访,我握着湿头发从浴室跑出来,接见完了,又回去接着洗,反复多次;吃饭时如有士人来访,要几次吐出口中的饭,起来接待他们,惟恐失去贤才。你到鲁国后,一定不能因为自己是国君了,就慢待了士人和民众。要礼待贤才,勤政爱民,把鲁国治理好,做诸侯国的榜样。”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几年之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在《戒侄成王》里,周公一再告诫成王要修己敬德,防止骄奢淫逸、重蹈殷商失德亡国的覆辙。周公早就意识到国之隐忧不在当前而在后嗣。因此,他要求召公(周武王的另一个弟弟)与其共同辅佐成王,戮力实施师保之教。周公对成王的教育,既包括治国安邦才能的培养,也包括个人品格的塑造。在周公的努力诱导下,成王终于成长为一代明君,西周也因此成为奴隶制的太平盛世。

《姬旦家训》作为中国第一本成文家训,首开古代家训之先河,正是在它影响下,几乎历代帝王和卿相都写有家训,如刘邦的《手敕太子文》、蔡邕的《女训》、曹操的《诫子植》、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康熙的《庭训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

猜你喜欢

周武王贤才周公
论周公的法理学说
周公攝政未稱王申論——兼論周公二次東征與營新邑
成员关系对协作提取成绩的影响*
武王伐纣
五张羊皮
讲诚信到极致的炎黄先祖
讲诚信到极致的炎黄先祖
奴隶倒戈
熬夜看书也测试
王贤才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