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的军校第一课

2018-11-26李荣鹏赵雨杨

军营文化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士官军校队长

文/怀 楚 李荣鹏 李 璐 图/赵雨杨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刚把《关于开展“读书信悟重托、强素质担重任”学习讨论活动的通知》挂到校园网上,没过多久,便收到了学员们的大量跟帖。一个通知缘何能够引起学员们潮水般的热议?原来,通知下面还附着三封特殊的家信。三封家信犹如一枚枚石子投入水中,在年轻的军校学子们心海里激起了朵朵浪花。班务会上,学员们围绕感恩父母、感恩组织、感恩军营、感恩师长,挑战自我、磨砺自我、塑造自我、成熟自我等话题敞开心扉,深情回忆自己入学一年来的难忘经历和精彩故事,道出了年轻军校学子们的心声。

巴合达吾列提:军校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我来自新疆塔城的一个偏远山村,村里人世代以游牧为生,考入军校前,除了学习,放牛、放羊是我主要的生活。去年,当住在县城里的亲戚帮忙从邮局取回军校录取通知书时,我正在山上的牧场里放羊。手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喜极而泣,儿时的梦想终于实现,我也由此成为村里第一个军校大学生。

之所以选择报考军校,来自于边防军人的影响和感染。我们的牧场大都靠近边界线,巡逻的官兵时常选择在牧场附近搭建帐篷。闲暇之余,还经常帮助牧民整修羊圈、剪羊毛,就像一家人一样,我们遇到困难也总喜欢找他们帮忙。

从小耳濡目染边防军人的平凡生活,时常聆听他们的精彩故事和别样梦想,我暗下决心也要成为一名军人。有人也提醒过我,说当兵是要打仗的、会有牺牲的,我说“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从军?他们都不怕,我也不怕!”

虽然心中有无限豪情,也有充分思想准备,然而真正走进军校、穿上军装,那份刚刚燃起的自豪感很快就被严酷的军校生活所“击碎”。尽管来自农村,也经历过风吹日晒,但快节奏、高强度的军校生活还是让我有点难以适应,尤其刚入学时的新训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神经始终紧绷着,高温烈日炙烤着我们年轻的身躯,每天军装都像从水里拎出来一样。说实话,当时心里还挺委屈:“军校不也是大学吗?怎么找不到丝毫浪漫?”

让我思想认识发生质变的,是一次野外拉练途中,学院组织参观被国防部授予“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的海军航空兵某团。这支部队曾经创下零高度击落敌机等世界空战史上“8个第一”,在万里高空以劣势装备击落击伤11种型号的美机、美制蒋机31架,涌现出王昆、舒积成等一大批战斗英雄,曾被毛主席三次点将出征,“时刻准备领袖再次点将”是他们的铮铮誓言。特别是当听到他们的团歌《捍卫祖国的每一片领空》时,更是被他们的血性胆气所深深感染。

英雄的部队流淌血性的因子,激昂的战歌奏响青春的豪迈。同那群和我们年纪相同但虎气十足的战士相比,我感到自己离军人二字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深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从此以后,我把“抱怨”扔在了身后,把梦想放在了脚下,向自己发起了一次次挑战和冲锋。

我在时空的隧道里茁壮成长。去年,学院准备选拔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参赛选手,其中英语口语是必考科目,这对我来说,是一道巨大的难关。我跟自己较上了劲,不仅报名参加了学院“极限”英语俱乐部,课余时间到处拜师学艺,有时躺在床上还在反复念叨,同学们说我像得了“魔怔”似的。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参赛的“资格证”,成为学院首届“极限杯”模拟联合国大会组织者之一,并赴国防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参加了模拟联合国大会。

颜景琦:走出成长的烦恼

说心里话,刚开始我并不太喜欢这身国防绿。记得去年到学院报到时,看到悬挂的“建军大业期待你来助力,战狼传奇等候你来续写”的横幅,顿时感到“亚历山大”:怎么感觉上了一个“假大学”?好歹我也是考出了比一本线高几十分的优秀学生!仅仅几天的时间,浓厚的军事氛围就击溃了我脆弱的心理防线。

脑袋一发热,我就冲进了教导员房间,一股脑儿倒出了自己准备打“退堂鼓”的想法。然而,当父亲听到我的想法时,在我印象中无论生活再难也从没落过眼泪的父亲,竟然发出了一阵阵啜泣声。那一刻,我猛然意识到,我这个狭隘自私的孩子,伤了父亲那一颗“视子如蛟、望子腾霄”的心。

在教导员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劝导下,我慢慢平复了心情。那一夜,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曾经一直以优秀和勇敢自居的我,怎么成了一个不敢担当、逃避退缩的人。想起父亲那双饱含泪水的眼睛和充满失望的眼神,我把所有的消极都装进了行囊。“生活还没有开始,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当我脑海里冒出这么一句话时,我暗自攥紧了拳头,“青春不是用来享受的,是用来奋斗的”。由于以前忙于学业,我的体能基础非常薄弱,第一次队里组织体能测试,好多项目我都亮了“红灯”。我知道,体能要想达标,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自我加压。别人吊杠练习1分钟,我就吊2分钟,手被磨破了,简单包扎后继续吊杠;别人爬战术1次,我就爬3次,任它胳膊磨破磨烂;别人举枪练习击发5次,我就练习10次,任它汗水打湿双眼……终于,稚嫩的手开始接受了老茧的到来,黝黑也悄然爬上了脸庞。

不知是环境改变了我,还是我适应了环境,好像就在某个瞬间,我发现自己竟然恋上了这身国防绿。我很享受练习射击时那种屏息击发的感觉,我很喜欢5公里长跑后那种大汗淋漓的感觉,我很迷恋站在铁丝网前那种一往无前的感觉……

“真正标准的男子汉,大都军营成长,不信你看世界的名人,好多穿过军装,天高地广,经受些风浪,我们百炼成钢……”每当唱起《军营男子汉》这首歌,我顿感热血沸腾。时光荏苒,回想军校这一年,我们伴着汗水甚至泪水奋力前行,退去的是一颗浮躁的心,蜕变出的是个不一样的芳华。

唐卓:士官区队长伴我同行

“啥?我们的区队长竟然是一个士官?啥?他还只是高中学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凉了大半截:“好歹我们也是军校大学生,怎么能让一个士官带我们?”

慢慢地才知道,由于军队院校体制编制调整,现有军官编制只能配到学员队干部。100多号人的一个学员队,靠两名队干部无论时间还是精力根本顾不过来。考虑到我们是大一学员,还是一张“白纸”,必须把军政基础给打牢夯实。所以,学院就采取比武竞赛的方式,从全院精心挑选了一批优秀士官班长,来担任我们的区队长。

提起士官区队长,许多人的感觉和我一样,这是一群让人既爱且恨的人。只要训练一展开,那张脸好像就失去了笑容,眼睛还贼得很。记得有一次站军姿训练,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实在有点坚持不住了,我用眼睛余光一扫,区队长正在给别人纠正动作,就偷偷挪动了一小下。谁知,一下子就被区队长给发现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好一顿说教,我真不知道怎么有那么丰富的语言,脑袋给他讲得有点发蒙。

后来我问他,怎么发现我的,难道后脑勺长了眼睛?他嘿嘿一笑:“你们谁的眼珠子转一下,我都能感觉到。因为,我刚入伍的时候,也和你们有过同样的小动作。”遇到这么一个严抓细扣又高度敏感的区队长,我再不敢偷懒了,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

新训行军拉练,长达7天、负重50斤、总路程200多公里,对我们这些毫无经验的大一学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一天,我们就感觉耗尽了体力,脚上还打起了水泡,脚臭味老远就能闻到。我们躺在床上休息,可区队长却一个一个走过去,逐一帮助我们处理脚泡,那份细心让我们感到暖暖的。原来,“黑脸”区队长也有温情的一面。

想到区队长白天奔前跑后为我们鼓劲加油,见到谁没力气了,还一边搀扶着一边接过背囊;晚上当我们进入梦乡,他们还要查铺查哨,安排明天的行程,每天忙到“星星点灯”是家常便饭,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他经常跟我们说:“花园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雪莲花”。他把严格当作真爱,希望我们早点成长成熟;他把温情放进细节,滋润着我们这一颗颗年轻的心。

其实,士官区队长们年纪并不大,但每次都能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好像就是专门为他们写的;每次跑步,其实他们跑得比我们多得多,但感觉好像没有疲惫似的;虽是高中学历,却特喜欢阅读,还经常把自己珍藏的书籍拿出来分享;晚会上,他的那首吉他弹唱更是圈粉无数……这些都让我这个“宅男”感到非常汗颜:我们把他当作前进的路标和榜样,不敢有丝毫懈怠和停歇。

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按照规定,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需要归建连队,准备迎接下一批新生。细细回想,他很少和我们讲什么大道理,但总是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一名革命军人该有的样子。

临别前的那个晚上,他常服上的一粒纽扣脱落了,我趁他不注意,悄悄拿了过来,缝了又拆,拆了又缝,只想缝得更好,可惜手艺不精。他拍拍我的肩膀说:“虽然缝得很丑,但很结实!”

牛铭泽:方块汉字勾勒青春诗行

“携笔从戎,许身以国”,这是我考入军校后始终念念不忘的一句座右铭。学院也鼓励我们在学习专业的同时加强特长培养,有的选择玩航模,有的选择研究智能车,有的选择计算机编程,而我则选择了埋头写稿。

入学前,我曾在地方报社做过实习生,每天跟着编辑外出采访,挂着相机寻找和拍摄新闻,晚上回来再急着赶稿……感觉蛮充实的,由此也深深爱上了这个行当,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流于笔端。在我眼里,文字是鲜活的,忠实地记录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是一个人思想的诉说、精神的升华。

这份爱好也被我带到了军校。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喜欢独自待在电脑房里进行构思,还经常把键盘里敲出的那一行行文字念给同学听。时间不久,就获得了一个“文化人”的称号。虽是同窗的戏谑之言,但心里还是感到美滋滋的。

爬格子的过程有苦有乐,有时一篇稿子自己反复修改多次。电脑里,每一组文档我都给编了号,并附上了时间,忠实记录着我写稿和改稿的过程。最受煎熬的是等待发稿的过程,每次把稿子投出去,心里总是感到惴惴不安,不知道能不能命中。最兴奋的是接到编辑的电话,虽然给我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但也意味着有发表的可能了。记得今年初,学院举办新闻骨干培训,邀请来院授课的新华社、解放军报、人民陆军报的资深编辑就教导过我们:“好稿子都是磨出来的”。

俗话说:“付出总有回报。”一年来的坚持不懈、笔耕不辍,我从一名军事新闻写作的“门外汉”慢慢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写作“小能手”。接过印有自己灿烂笑容的记者证,翻阅自己曾在各个新闻媒体发表的稿件,看到自己电脑里的文档变成了报纸上的铅字,内心总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喜悦。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军校里,我和手中的笔结下不解之缘,它给了我更多的锻炼。青春很美,故事很多,我想用这支笔,记录军营里激扬的青春,继续书写在知识殿堂里求学问道的故事。★

猜你喜欢

士官军校队长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士官晋级培训中的应用
这一以少胜多著名战例曾写入解放军军校教材
试论定向士官学风养成教育与战斗力提升交互路径及影响因素
冀军校
Captain Marvel 惊奇队长
目标军营,出发!
浅析士官教员队伍建设的可行性
昆虫运动会
克里斯·埃文斯 论队长的独一无二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