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研究
2018-11-26周东升
周东升
一直以来,关于中学体育教学学术界均纷纷提出自己的诸多看法,希望提出有效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在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产生的文献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为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我们可借用很多先进教学模式。其中,季浏于2015年提出的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尤为值得借鉴和运用。
1 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内涵
季浏教授(2015)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表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中,对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实施的目的主要为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主要倡导如下理念: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喜爱。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为:情意教育论;整体教育论;经验教育论;体能教育论;运动教育论等。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氛围、学习评价等一系列方面均提出较高要求,希望通过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有效实施可帮助学生实现:体格健美,体能强健;意志坚强,乐观开朗;团结合作,品德高尚。由上述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并不是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只要能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均可将其纳入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范畴。
2 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那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究竟如何有效运用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呢?下面,简要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2.1 积极践行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倡理念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主要倡导如下理念: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喜爱。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具体可如此践行:
2.1.1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动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发现,很多中学生的运动能力并不强,这一点毋庸置疑。基于此点,中学体育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中学生的整体运动能力,引导更多中学生学会运动。
例如,执教“长跑”时,很多学生跑到一半就会气喘吁吁,很难坚持跑完全程。看到此种情况,体育教师并未生气,而是积极思索问题所在。几番思量后,体育教师决定改变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进行越野跑。在越野跑期间,体育教师积极参与进来,沿途引导学生欣赏周边美丽风景,并和学生谈笑风生。就这样,不知不觉学生已经跑了很远,但却丝毫感觉不到疲惫。通过多次组织越野跑活动,学生的长跑运动能力也不断得以提升。长跑教学期间,体育教师还积极鼓励学生早起晨跑,帮助学生养成晨跑习惯。通过这样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不仅有效提升了中学生的运动能力,更教会了学生如何运动。
2.1.2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很多中学生均缺乏健康意识和行为,这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而言极为不利。为有效践行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中学体育教师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培养中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具体教学及工作过程中发现,部分中学男生存在抽烟恶习,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为帮助学生戒掉抽烟恶习,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休息时间特地与这部分拥有抽烟恶习的学生进行交谈。交谈中这样说道:“抽烟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如今,我国有很多烟民,由于长期抽烟,他们的身体不同程度上产生很多疾病,如肺癌、咽炎等。长期抽烟也会造成肺活量下降。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已经开始抽烟,也许你们只是出于好奇,存在跟风心理。但老师希望你们能尽早戒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体育教师语重心长的教导下,学生很快认识到抽烟的坏处。并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最终班级内所有学生均成功戒烟,养成了良好体育锻炼行为。
2.1.3 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喜爱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要求中学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尽可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喜爱。对于此点,中学体育教师亦应积极践行。让中学生在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引导下,产生更多体育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均会时常提出各种体育学习需求。如有的学生希望体育教师能够提供轮滑学习方面的指导,有学生希望体育教师提供瑜伽教学方面的指导,有学生希望体育教师提供网球教学方面的指导等。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体育学习需求,体育教师均尽可能进行满足。并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体育相关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体育学习指导。在体育教师的殷切指导下,学生亦掌握了更多体育技能,体育学习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在体育教师的教学指导下,更多中学生均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对运动的喜爱。
2.2 积极践行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总体要求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氛围、学习评价等一系列方面均提出较高要求。为有效践行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中学体育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均应积极践行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的总体要求:
2.2.1 科学制定体育学习目标
中国 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追求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基于此种情况,中学体育教师在制定体育学习目标时,应积极对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的学习目标进行深入认真研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制定体育学习目标。如执教篮球时,可制定如下体育学习目标:(1)通过篮球技能学习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通过篮球比赛的组织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团结协作能力。在这样的学习目标引导下,体育教师在执教篮球教学时,便可更加有的放矢的科学运用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包括社会适应能力)。
2.2.2 灵活调整体育教学内容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倡导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受学生喜爱、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在这样的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要求之下,中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体育教学内容。例如,执教篮球时,班级内很多学生表示对花式篮球较感兴趣。针对此种情况,体育教师特地组织学生观看花式篮球视频,并运用自身已掌握的花式篮球技能对学生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花式篮球教学,同学们的花式篮球学习欲望亦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满足。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在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过于死板,过于遵循体育教材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2.3 灵活采用多元教学方式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倡导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基于此种情况,中学体育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改变传统死板教学模式,积极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推动下,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分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均不同程度上在中学体育课堂中得以推广和流行,且上述教学方法均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做到了以学为主。因此在中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多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多元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产生更多体育学习的兴趣。
2.2.4 积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强调师生和谐互动、情绪饱满高昂、场景活泼热烈、气氛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基于此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放弃传统“师权威”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与学生之间积极展开交流。通过有效积极的师生互动,营造出更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为调节课堂教学氛围,从新课导入开始,中学体育教师即应采用多元新课导入艺术进行新课导入。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技能练习后,体育教师可适当安排一些体育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具体体育技能的学习,体育教师同样可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等。
2.2.5 科学实施体育学习评价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更强调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中学体育教师均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已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变。但仍有部分中学体育教师习惯于采用结果性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殊不知,学生个体之间不同程度上是存在差异的,对其统一运用结果性评价显然不公平。诸如,部分中学生的先天体质不好,体育成绩较差,但在体育学习方面却极为努力。对于这部分学生如若单纯对其采用结果性评价方式,很容易打击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3 结语
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实施目的主要为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当前中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践行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极有必要。为更好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践行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应积极践行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倡理念,积极践行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总体要求。如今,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仍未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应用开来,随着对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研究的逐步深入,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定然会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主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