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篮球与武术的教育价值看十九大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2018-11-26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武术篮球体育

田 锐

十九大习总书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的高度,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高度,要求教育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篮球和武术是群体项目和个人项目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和深远的教育意义。探索二者对十九大精神的践行可以为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1 十九大习总书记对当前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期望

1.1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强调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2 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要求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1.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2 篮球项目和武术项目的教育职能对比

2.1 各自的教育意义

2.1.1 篮球项目

篮球项目是一项外来的群体体育运动形式,主要通过比赛中个人技术能力的发挥以及战术打法的应用来达到得分致胜的目的。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协调性、弹跳能力、爆发力以及群体协作能力,是当前学校体育开展较为广泛的,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大众体育项目。

2.1.2 武术项目

武术项目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开展比较广泛的,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肢体文化表达方式,是我国近些年来大力推广的传统文化振兴项目,具有传统性、文化性、民族性、对抗性和审美性的特点。通过武术项目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思想道德教育、传统审美教育以及对抗、竞争性教育。

3 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困境

3.1 学习内容和教育目的的脱节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采用以项目为区分的班级授课制度,各个项目包含诸多的教育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的开展主要以技术学习和“项目推广”为主要目的。整个课程的教学和规划中教育意义不够突出。在篮球课堂中,专项技术教学、战术打法教学以及教学比赛是贯穿于整个篮球教学全过程的;在武术教学中,单一技术、动作组合以及整套动作的演练是诸多高校武术教学的主要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突出了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却忽略了课程传授背后的教育意义。比如,篮球教学的战术打法教学中,学生学会了某些战术打法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体会、掌握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协作能力,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去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武术学习不仅要学会某种拳术、器械的动作,教师还要引导他们从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美感、节奏、思维方式,让学生通过武术项目的学习懂得传统的荣辱观和世界观,并在教师指引下让他们学会在文化冲击背景下如何做好自己,做一个新时代的社会的人和民族的人。

3.2 各个项目之间缺乏协同性

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学习的开展,各种项目之间缺乏协同性,这就导致了对学生教育的片面性。通过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要突出教育的目的性,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要增强项目之间教育的协同性,整合各种项目的教育优势,突出教师的教育职能,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新时代的高校体育教育。

3.3 课程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课程评价结果是当前学生课程学习最关心的内容之一。课程评价项目以及评价标准的设置是影响学生课程学习和学习效果的主要方面。倘若在课程评价设置中单纯地突出单项技术和身体素质的学习效果而忽视了学习的意义所在,就容易让学生一叶障目而单纯地去追求身体的表达能力而忽略了学习的教育目的。

3.4 过于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弱化了教师的教育职能

近些年来,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的侧重点都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摆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这种改革的思想是对的,但往往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最初的体育教学以田径、体操等身体素质锻炼为主的体育教学到现今选项课、选修课、俱乐部等形式的开展,都是体育课程与时俱进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当前课堂不断得到尊重和提高,但学生的“学习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前体育教学中,甚至很多学校把发展学生个性逐步变成了一种“迁就”。

在篮球和武术课堂教学中,单一动作技术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但往往是培养学生的耐性和锻炼学生精益求精的一个重要教学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更倾向于表现自我或摆脱技术练习的单一,而选择更轻松的篮球投篮、比赛或武术的 “打斗”。如果教师不及时做好指引,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而单纯考虑学生的 “个性发展”,就会使教学偏离正确的教学轨道。单纯的考虑“个性发展”也会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膨胀,而忽略了对别人的尊重。

4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十九大精神

4.1 在体育部门引导下综合学习十九大精神,将十九大精神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去。体育教学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针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拿出有效的教学创新,并在体育课堂实施。

4.2 突出体育课堂的教育目的。在学期之初或者每隔一定时间段,相关体育或教育部门应对体育教育目的的开展和实施作出评价以督导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课程开展不至于偏离方向。

4.3 增强体育课堂的教育容量。时代发展至今,体育课堂逐渐走向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单一项目教学的教育模式。在今后的体育改革中应以教育目的为指引,转变为篮球等群体性项目和武术等个人项目同堂开展的课堂形式,进而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实践。这种教育容量的增加,不是单纯的指一堂课中上不同的体育项目,而是指代教育内容和形式从实际出发而做出的改变,这种改变都要以教育的宗旨和目的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4 丰富体育课堂评价体系。在篮球课堂评价中不以单纯的技术考核为全部,武术也不以动作学习的好坏为最终目的。而是以所学动作技术为出发点,更多地去评价课程学习对学生的意识成长、意志品质、人生观世界观、个人竞争精神的体现以及社会融入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武术篮球体育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武术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