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潜水专业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研究
2018-11-26于志刚刘春梅
于志刚,刘春梅
前言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所谓“精英的教育”向“大众的教育”的飞跃式发展。国务院2015年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要求加快在我国建设成一批世界级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预示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1]。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全球意识,本专业素质较强且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方面。当前对我国高校国际化水平的研究理论常见,而对于我国潜水人才国际化能力的研究却相对少见。基于潜水人才海外实习与毕业去海外就职的特殊性,针对这一情况,结合耗散结构理论进行研究,耗散结构理论源自物理学科,该理论应用于我国潜水人才培养还是首次,以亚洲潜水学院为案例,为探究我国潜水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提供崭新的理论方法视角。
1 亚洲潜水学院基本的概况
亚洲潜水学院在亚洲潜水联合会支持下,由广东省属院校岭南师范学院以及国家体育总局所下属的湛江潜水学校联合创办。于2016年在岭南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是世界首创的休闲潜水人才本科学历层次的教育,立足于休闲潜水方向,以培养潜水人才为主,将逐步扩展到其它潜水等领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以及通晓国际规则又能参与国际事务以及具有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至2017年6月,亚洲潜水学院首届57名潜水方向本科生在以100%、91.2%和100%的比例分别获得CMAS一星以及二星教练证书(国际奥委会唯一认可证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潜水)证书。由于国外潜水就业市场发展的比较成熟,一些潜水方向学生毕业后需要到国外实习和工作,其中12名学生实现海外市场就业。基于潜水人才专业的特殊性,潜水人才的培养需要能够依照国外的风俗习惯,能适应在国外工作学习,在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同时基于国际学术的前沿,提高综合能力 ,培养多种维度的国际综合能力。早在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相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再次引起高度关注。目前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给大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理清了新的思路,也提出了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为我国潜水人才国际化培养指明了方向,为培养潜水人才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2 耗散结构理论下的潜水人才培养内涵分析
2.1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自组织理论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组成的一种系统理论。其结构分为平衡结构和耗散结构,其中平衡结构是无需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就能保持平衡的结构;耗散结构是指通过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才能保持有序的结构。开放的与外界交流的系统,形成的就是进化的耗散结构。系统不能与外界能量进行信息交换的,也就不能形成耗散结构。[3]至今为止许多学者也用耗散结构理论做出了许多科研成果,证明了耗散结构理论除物理领域,应用在其它领域的可行性。顺应跨学科理论研究,结合我国潜水人才培养需要依托高校与潜水俱乐部或其它用人单位,进行内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因此用耗散结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是合理的。系统分析其耗散结构特性及其内部熵流活动,结合我国国情条件下,并从全球视角进行审视潜水人才培养,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潜水人才国际化培养提供理论支持。[4]
2.2 潜水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符合耗散结构自组织演化的四个条件。
2.2.1 系统必须是开放的。
普利高津1969年提出“耗散结构理论”指出通过与外界环境不断交换能量与信息,且在外界条件达到一定阈值时,转变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序的一种新的状态。首先在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下,用ds表示系统的总熵,由系统与外界的熵交换deS和系统内的熵产生diS两部分组成。系统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同时,从外界环境中引入负熵流dSe,当dS<0 时,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系统的耗散运动会减少,这时系统会从无序的状态变会变为有序的状态,此时称之为耗散结构状态。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系统的开放既不能非常小,也不能完全开放。潜水人才毕业后方向为海外市场,因此学习最先进的潜水理论同时深入了解国际社会对潜水人才需求的最新形式尤为重要。通过参加国内外潜水学术方面的交流会议,到外国潜水基地学习交流,通过增加熵流,使人才培训系统内部发生不稳定状态,熵流产生质的变化时,形成新的不稳定性系统。再减少熵流,例如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理念的首要目标也是以发展和更加完善本土化人才培养为目的的。避免盲目跟风,全盘吸收,要以本土化作为支撑点,以潜水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加快地方乃至全国的潜水资源开发。使各影响因子区域稳定状态,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我国潜水人才培养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2.2.2 系统远离平衡态
世界文化资源共享是世界范围内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在耗散结构理论中,开放系统只有远离平衡态才能形成有序的自组织结构,才能对系统涨落有敏感性,当系统产生突变,形成一种新的有序结构。由此可见,远离平衡态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潜水人才在培养进行中单纯的中规中矩的理论授课和潜水练习,得不到质的发展。使潜水人才面向社会教育使之个体社会化。其人才培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计划,整个过程涉及其所在的培养高校以及用人单位等多方面,在整个过程中很多因素是动态且变化的,不但要进行文化传承,更主要是创新和国际接轨。要使教学系统不断远离固有的平衡态,培养学生潜水实践能力和理论科学素养同时,注重潜水人才全球意识的培养,提高多种维度的国际人才综合能力,打造具备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杰出创造性潜水人才。
2.2.3 系统内存在非线性作用
物理学家哈肯认为,系统之所以能进行有序的结构排列,是指在控制参量达到了一定的临界值,在这之后,内部各个子系统产生非线性的相互作用。非线性是一种动力学机制,系统通过复杂性产生和演化,也是连接系统简单性与复杂性的桥梁。[5]各个子系统之间一定是非线性的,子系统之间彼此存在的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就是非线性过程。潜水人才培养的整个系统涉及多方面,不可能是孤立的。在培养过程中,遵循东西方文化存在的多元化和融合性特点。在世界经济文化相互依赖加强的背景下,潜水专业要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加强与西方就业市场的互动,在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中更好的发展。系统内部产生由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存在和进化的非常重要的条件 ,因此,应以非线性的观点看待潜水人才培养的发展,充分接受在其培养过程中,在认知同技术体系构建立过程中,个体知识结构组件能力和个体结构内部与相互之间会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抓住利用这种非线性特征 ,在培养过程中不断形成耗散结构 ,实现潜水人才的国际能力培养。[6]潜2.2.4 系统中涨落作用
涨落在潜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分为系统外部涨落和系统内部涨落,在潜水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受到来自外界各种各样的外来干扰,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地方之间、学校与潜水行业协会之间基于人才培养而建立联系而形成对潜水人才培养系统的外涨落。潜水人才国际化培养不是一句空口号,还要与时俱进,重视给潜水教师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参加国际潜水会议来提高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双语教学培养其跨文化沟通能力。学生的个人思维系统的转变属于内涨落。亚洲潜水学院通过去国外实习,如泰国潜水胜地实习,产生思维上的新接纳,从而有引导学生建立创造性适用于国际化的思维模式。作为一种跨文化的社会学习,学习先进理论知识,汲取先进潜水经验,需要在与不同的思维模式碰撞中共同学习与进步。相对于我国传统的常规式思维模式而言 ,已经产生干扰与涨落。
3 结论
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的趋势将继续发展,现代大学教育打开国门要逐步走向世界已经是趋势所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目前和未来高校人才培养的趋势,在继承和传播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以亚洲潜水学院为依托,努力打造潜水人才成为在国际潜水学术与文化沟通中的桥梁。增强我国整体高校人才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期待我国更多更高水平的现代大学走向世界,这是标志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否走向世界前列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