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教学策略研究

2018-11-26冯支波伍广津

运动精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太极太极拳心理健康

冯支波 伍广津



太极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教学策略研究

冯支波1伍广津2

(1.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7)

太极拳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太极拳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稳定、促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减轻大学生的焦虑心理、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促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因此,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要注重太极文化的传授、理论与实践结合、技术与心理训练统一、练习过程中注意引导。

太极拳;文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太极拳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除了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外,同时在习练的过程中也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体育学院会见日本友人松村谦三时说:“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学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无限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1]。”

本文从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以及太极拳的动作习练两个方面进行解读,试图探索出一条新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道路。

1 太极文化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无可替代的身份标志,是国家和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灵魂和血脉。太极文化犹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太极拳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把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作为自己把握世界的原则,体现着传统哲学普遍的和谐观。太极拳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价值理念,在练习的时候,追求“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内三合,外三合相结合”、“内不动,外不发”的和谐原则。

1.1 身心和谐

太极拳视人体为一个大的系统,身体与心理是统一的。“形神统一”即人的身、心内外的统一,身、心内外的和谐。“这项运动最大的特点是和谐,精气神、内外、上下、五脏六腑都让你达到和谐、得到和谐,最大好处就是形神兼备[2]。”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整体。太极拳主张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会神,强调用意识引导动作。注重形体与精神的统一,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训练,达到“身心合一”的高级境界

1.2 自我与他人的和谐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典型代表无论在其技术还是思想的要求上,都彰显着和谐理念,特别是太极拳推手中讲究“舍己从人,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3]。这一法则既是相互较技的推手练习的基础,也是在推手较技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则。推手是一种以和谐为基础的攻防练习方法,离开了和谐,这种练习方法也就不复存在了。太极拳推手不是对抗,不是发力,而是化劲,是保持和谐,体验自我与他者的和谐理念。

1.3 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是太极拳的精髓。太极拳要求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太极拳追求人与自然共存共处、和谐发展。太极拳练习要求在意念上使身体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宇宙、自然、人、物的和谐统一,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贯穿在太极拳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

2 太极拳势

太极拳有十三势,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掤、捋、挤、按是四正方;采、挒、肘、靠是四斜角,也就是所谓的八卦;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是金、木、水、火、土,也就是所谓的五行,合起来就是太极拳的十三势。

3 太极拳的积极作用

3.1 太极拳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稳定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转折点,身体和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情绪过激反应,情绪会有不稳定性,尤其是当他们面临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无处宣泄的时候,更加会引发他们情绪的波动,甚至会因此而引发严重的后果。大学生中最普遍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自卑、羞耻、自豪等。这些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尤其是大学生日常的心情会引发他们行动的动机,而意识是引发动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引导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太极拳练习中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其中的“内”指精、气、神等无形的东西,即心神、意念、意识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练习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形神一致,眼随手动,手随意行,动作均匀缓慢,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动中求静,静中寓动, 结合虚实、刚柔的变化。因此,通过太极拳缓慢柔和的特点、形神一致的要求、“内练”气息的运行等,可以改变大学生急躁、易怒、焦虑的性格,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使大学生变得稳健、豁达、沉静、随和,凡事不容易激动、不容易愤怒,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就会显得成熟、稳重,更能促进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避免因冲动而引发的祸端,更加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

3.2 太极拳可以促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在同一个学校,甚至成为一个班的同学,成为同宿舍的舍友,共同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但由于生活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脾气秉性、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差异,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摩擦和矛盾,这些较多出现在大一新生的群体中,如果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封闭自己不善于调整自己就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太极拳在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是太极文化的中心思想,太极注重意识、气息、动作的协调统一,太极拳法通过放松肢体、调节身心,使形、气、神融合一体,可以培养人的整体意识,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和谐统一。同时太极拳也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拳种,它讲求整体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谐的价值理念。太极拳运动将太极哲理融汇在太极拳架之中,并用太极哲理来要求和规范太极拳的技法,实现太极哲理与太极拳拳理的结合,太极拳讲求人体运动规律与太极哲理内涵的高度融合,也就是拳理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太极拳文化倡导和谐的精神理念。

如果在太极拳讲授的过程中可以穿插讲解关于太极文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能深刻知晓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应用于自我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就会促使学生更好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自己和谐的人际关系网,而不至于产生人际交往不和谐甚至是人际交往障碍。

3.3 太极拳可以减轻大学生的焦虑心理

大学生焦虑心理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焦虑心理的产生来源于多种因素,主要是来自当前社会的种种压力,当然还有来自父母过高期望的压力,生活中矛盾难以解决的压力,学习压力等,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就业压力,当前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经济增长明显,但随着大批毕业生的毕业,就业压力在无形中不断增加。大学生在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就会产生明显的焦虑心理,而这种焦虑的长期累积就会引发心理疾病,所以适当的途径释放自身的压力是必要的。

太极拳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特点,它是身心两个方面的运动。太极拳运动要求动作柔和、松静沉稳、连绵不断、轻柔圆缓、虚实分明、意识引导动作,在躯体运动的同时与心理运动紧紧地结合起来。所以太极拳运动作为一种放松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大学生的某些压力,缓解他们的焦虑心理,使他们的身心得以调节和恢复,对他们的就业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太极拳追求的是一种境界,一种悠然的生活状态,追求的是一种人类自身的性命双修,追求的是一种感悟生命的真谛。如果学生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能够体悟到这种状态跟境界,那么对于生活中的压力就会抱有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心态的放松本身就会减少自身的焦虑。

3.4 太极拳可以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

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种类也更加多样化,心理疾病已经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生活质量,更加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大学生的生命,这需要引起大学校园心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约有 80%的疾病与人的心理有关,而其中有 80%的疾病可以通过心理调节和情绪改善而得到缓解。世界卫生组织在 1978 年 9 月《阿拉木图宣言》中对健康的定义提出:“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善状态”。所以大学生自我的心理调节与情绪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一定时期的太极拳锻炼,在稳定情绪、化解心理紧张、消除郁闷、改善和治疗失眠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太极拳在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方面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练习太极拳能使他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感悟到中国文化“无过无不及”的中正精神,慢慢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松静圆缓柔”的练拳要领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自由的休闲境界,使持续积累的心理紧张得到了释放,有利于大学生建立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太极拳虽然是身体的活动,但透过运动所形成的生理变化亦可能改变自己对生理的知觉,进而影响心理结构,因此透过运动来改变心理特征是十分必要的。太极拳强调放松、自然、意念与动作结合,天人合一,身心一致,思想放松、舒适的境地,对大学生缓解心理上的疲劳状态,消极的心理体验有积极作用。

3.5 太极拳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

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课就是学会认识自己与他人,如果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正确的认识自己与他人,学会理性的对待生活中的挫折跟磨难,这样走向社会以后才会更好的适应社会角色,才能从容的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太极拳以庞大的古典理论体系为指导,引导大学生修身养性,改变大学生的消极状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使大学生淡定自然。太极拳柔和缓慢、立身中正的运动方式,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练拳理念对于调整大学生的心态、端正大学生的行为、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人格修养大有裨益。太极拳在教学过程中是以集体形式开展的,运用集体练习、分组交流、相互观摩等形式,学习者彼此之间自由组合,使学生之间产生亲近感,在运动过程中,可以找到相互交流的手段,特别是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相互交流更加频繁。在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彼此的交流会加深对他人的了解与认识,从而避免偏激,学会关心、爱护他人,增进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

4 建议与教学对策

4.1 注重太极文化的传授

太极文化的讲解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太极拳,从而从内心接受太极拳,减少对太极拳只是“摆架子”的误解。教学者每堂课都可以拿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文化讲解,或者是在学习之初进行一节课的集中讲解,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请相关专家进校做讲座,利用名人的力量,宣传太极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2 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既要传承中华文明,又要调节学生心态,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面对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实践而不注重理论知识与文化价值教学的现状,太极拳教学者也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很多学生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只知道每天练习太极拳的架势,而不懂得一招一式的由来,不懂得深层的理论是什么,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就不会得到深层次的提高。太极拳的教学者应在教学之初就将拳理知识进行讲解,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技术与心理训练统一

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不断激励学生磨炼自身的意志,提高心理素质中的积极性,提高心理抗压能力,提高自我情绪的稳定性,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太极拳教学健身健心的效果,从而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4 练习过程中注意引导

学生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进行分组练习,尽量避免个人单独练习,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人际交流。多留出时间给学生自己交流练习,而不是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授动作要领。在练习交流的过程中太极拳就是一个“桥梁”,学生利用这个“桥梁”进行彼此之间的了解与认识,对良好人际关系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5 结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各大高校倍加关注的问题,教育部也多次下发文件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果能够将太极拳及其文化深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必定会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太极拳在促进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促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大学生焦虑心理、促使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与他人等方面确实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应提倡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调动更多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促使更多学生进入太极拳教学班学习,运用太极拳的练习与太极拳文化的力量,缓解和调节学生的心理,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大学生。

[1]曹革林.太极文化.中国人智慧的结晶[J].中华养生保健2006:4.

[2]于功保.盈虚有象——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9.

[3]王宗岳.太极拳论转引自.人民出版社编:太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8.

[4]齐燕.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J].民族传统体育,2013,8(3):100-102.

[5]赵晓勤,李信就.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身心保健作用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9,22(3):99-101.

[6]刘永峰.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0(6):108-109.

[7]陈善平,张秋君,李淑娥.太极拳教学对大学生A型行为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91-93.

[8]姒刚彦.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3):58-62.

On the Function of Taijiquan i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Strategy to It

FENG Zhibo, etal.

(Guangxi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 Nanning 530007, Guangxi, China)

冯支波(1990—),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太极太极拳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太极+』,未来可期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世界,从此『太极』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太极马扎(三)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