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策*

2018-11-26

运动精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实验体育专业

李 冬



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策*

李 冬

(黄淮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

实践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的关键构成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水平的关键方法。完善和构建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机制和体系,是当前的重要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需要从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市场导向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社会体育;实践教学;构建;对策

在教育改革实践中,需要总结经验,从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和社会发展情况出发,结合不同层次、类型、地域的实际状况,持续完善和构建符合学校发展理念的新思路,以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本文分析当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探索构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提出相关的意见。

1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缺乏专业特点

一些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内容缺乏专业性,都是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重新筛选和搭配而来的拼盘,专业特点不突出。一些课程内容,例如短跑动作技术分析、血尿素测定以及血乳酸测定等等,缺乏实用性,与社会体育专业的实际应用环境并不相符,所以学生缺乏相关的主动性和关注度。

1.2 实验内容缺乏逻辑性

社会体育专业的实验课程包括体育健身理论、运动营养学、体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都具有对应的实验内容,这些课程包括综合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运动处方实验,缺乏相关针对性,实验内容耗费人力物力的程度比较大,而且内容简单乏味,相应的实验效果比较局限。这方面的实验课程比较鸡肋,看起来像是美味的拼盘,但是知识对知识内容的粗糙搭配,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

1.3 教育实践环节和创新活动脱节

高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的实践内容和相关的服务环境、对象脱节。例如,体育赛事项目策划、人群体育活动建议、慢性病运动干预指导、国民体质数据分析等,这些核心内容都是蜻蜓点水一样的教学,缺乏对核心课程的重视,难以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2 构建和完善的主要指导思想以及原则

在指导思想方面,需要关注国家对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就业和能力发展需求,关注市场和社会的发展。学校需要持续完善完善和强化实践教学,持续构建和探索人才培养规律,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原则要求方面,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系统性原则,关注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课程的独立性。第二,多元化原则。不仅需要确保课程的多元化,还需要关注能力培养的针对性。第三,适用性原则。确保实践能力培养教学的适用性。第四,渐进性原则。凸显教育的阶段性和渐进性,确保学生可以持续发展,避免揠苗助长,提升实际课程教学的科学性,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策

3.1 改进实践课程结构

在优化课程结构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自身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能力和知识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在实际培养中,需要关注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作用,持续优化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对于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和要求,需要系统设计和统一考虑,逐步提升并且加强前后的衔接。学校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课程的特点,逐步调整和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围绕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来调整和优化相关内容。在实际拓展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具体内容的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和脱节问题。从科学研究、体育管理和经验、群众体育指导能力发展、社会调查方法、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基本运动技能等方面入手,关注实践教学的多个环节,加强管理、评价和组织,这样可以构建具有出发特点的实践教学的模式。在教育中,持续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在日常教育中贯穿实践活动。学校需要加强和体育公司的交流,持续关注市场的实际需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体育调查,并且在俱乐部担任职务,也可以组织体育文化科技周,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3.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一个专业的办学水平以及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师资队伍的能力决定的。如果缺乏专业教师,同时教师的知识能力无法满足当前的行业要求,就会制约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专业进步。在建设师资队伍流程中,需要关注学科建设,并且把建设科研以及教学当作中心,建设双师型队伍、提升学历层次,关注教师素质的发展,加强对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这样可以显著提升教师教育水平,通过融合内部培养、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持续完善人才使用工作机制,建设符合当前体育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许多学校有着特别的师资建设方式,相关教师具有市场经营和管理的经验。学校可以要求商学院的教师负责一些课程的教学,也可以聘请体育公司的管理者参与教育,这样可以构建专兼结合以及专职为主的师资队伍,可以提升课程的教育水平。

3.3 加入多层次课程实验

第一,基础性实验。其中包括体育保健、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等代表课程。例如,肾脏、心脏、肌肉、关节的解剖,人体运动和安静时的汗液成分、尿液成分,对于心肺功能的检查和分析,对于人体运动损伤的检查实验。这些基础性的实验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了解的,也是学生发展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以及知识的关键,通过这方面的培养,学生可以切实提升自己的体育实践能力水平[1]。

第二,综合性实验课程。这方面的实验系统性比较强。学生必须具备一些基础知识储备才能了解和完成相关的实验。其中包括运动负荷评定、平衡能力、骨密度以及体成分评定的内容,可以了解人体的动态状况,学生需要了解影响自身运动能力的多种因素,并且利用相关实验的分析、汇总和数据研究来得出相关结果。这方面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综合调控实验流程,为学生下一步的实验学习奠定基础[2]。

第三,设计性实验课程。这方面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操能力以及理论应用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社会体育专业涉及到的知识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其中包括动作设计、赛事筹划、户外运动组织、运动拓展、健康评价、膳食配餐方案以及调查等等实验内容。这方面的实验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并且对于学生社会经验的要求比较高[3]。

第四,创新性实验。在这方面的实验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相关科研项目,教师需要给出研究课题和方向,相关的研究内容需要学生自主选定,相关的研究成果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前景和社会效益。例如,对于体质监测软件的功能改进,在亚健康评估和预防中加入运动、运动和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等等,这方面的实验课程可以为学生的实践创造良好条件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并且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创造环境和设施条件(创业基金、场地器械以及实验设备和仪器)。通过引入创新性实验,可以让学生获得能力的快速提升[4]。

3.4 构建有效实践学习平台

社会体育专业包括体育创新思维、体育综合素质以及体育基本技能等三个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学校需要构建实训基地、创新教育基地、校内实验中心等等设施,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依据社会体育专业的特征,需要建设实验室来培养学生,开展每年一次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以及国民体质监测。可以组织开展大型运动会,进而监控学生的身体体育能力,结合运动损伤康复以及推拿按摩的理论,拓展课堂教育内容,确保学生的方法和技能有所提升。同时,需要加强对社会共建以及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确保学生可以参与到项目运作管理中,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群体竞赛活动以及校内外赛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5]。

3.5 使用多样化培养途径

和常规的理论教育对比,实践教育的方法是比较多元化的,学校需要具备完善的实践教学环境,满足实践教学的相关要求。在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过程,需要拓展培养导向,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实训教育,落实实践教育目标,引入集中化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职业倾向以及专业发展方向,设置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块,结合分散教育和集中教师的方式,开展相关实训教育。在整体教育流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尽可能开发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以及社会实践等等,把相关科研活动的成果纳入到学生最终成绩评定标准中,给予学生学分层面的奖励。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实验室,进而完成课题研究,在团队中磨练自己的能力,避免学生实习期“混日子”问题的出现,这样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发展速度[6]。

4 结论

在高效社会体育专业教育中,实践教育是关键性内容。教师需要结合课堂内外的多个环节,创新和构建实践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在完善教育体系的流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素质发展以及知识结构储备需求,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以获得满意结果。

[1]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1-84.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司函〔2001〕4号)[Z].2001.

[2]曲洪刚.职业素质培养下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5,23(23):45-47.

[4]田雨普.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困惑与抉择[J].体育与科学,2009,30(6):68-70.

[5]付坤,李静,高青,等.高校工科类专业创新实践教育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 35(7):221-255.

[6]刘小河,马洁,管萍,等.自动化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 31(10):27-30.

On the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 to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College Social Sports Speciality

LI Dong

(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 )

黄淮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

李冬( 1983—),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保健。

猜你喜欢

实验体育专业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我们的“体育梦”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