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驱动形式
2018-11-26
汽车文摘 2018年1期
目前大范围实现电驱机动性还不太现实。通过中度混合动力化提升效率是可以理解的。驱动之路不是平淡大道,而是富有合理理念。我们经历着驱动系统变化超有趣但又随时变化的时代。每天面对“未来驱动”和与之相关的法规也处于不确定状态,新的市场在迅猛发展。按照德国具体情况计算目前注册的4000万车辆,每年需要142.3TWh机械能才能实现电驱机动。解决电驱机动性不只是纯电动车,还有其它途径,例如通过氢或合成燃料。转换过程能量损耗也是非常大的。电气化驱动形式和高效内燃机也是首选项。
如果全身心投入转化这些目标,只是交通和车辆驱动就会对联合国巴黎大会达成的气候目标协议做出贡献。例如4缸发动机闭缸技术,配备手动变速器车辆混合动力化,以及针对驱动和能量再生广泛采用48伏-模块,米勒燃烧过程,通过气门电子技术在部分载荷可简单实现效率提升,这些技术已经在宝马车上大部分得到体现。喷水技术,稀薄燃烧技术,电子增压或皮带启动发电机和可变压缩比技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合,这些解决方案对于市场增长迅猛的中国也会常用到。但并不是所有措施都适用,例如稀薄燃烧过程具有潜能可以挖掘,但与燃料质量密切相关,只有某些区域可以采用这一燃烧技术。可是喷水射技术将来会得到更广泛应用。有些专家看到联网数字化趋势,大大推动用户在驱动系中采用机械电子系统机会。谈及48伏-系统,P0-和P2-结构更适合用于满足未来CO2排放目标,期间P0-和P4-结构首先适合于电动四驱,P2-概念设计有可能只在城区发挥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