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体育学科素养培养途径研究

2018-11-26辛艳军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7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运动阳光

羊 羽,辛艳军

(合肥市第八中学,安徽 合肥 230071)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体育课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以学生的体质健康为核心要素,注重挖掘体育学科的内在价值。而学科素养的培养则是关键,也是持续发挥体育教育价值的重要因素。在开展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中,要将侧重点放在学科素养的培养层面,保证将“阳光体育运动”全面贯彻与落实,为高中体育教育价值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1 现阶段我国学生体育素养整体状况

根据文献资料的调查以及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现阶段我国学生体育素养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质水平层面。结合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学生心肺功能、体育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耐力素质层面更是下降趋势十分明显。从这种情况来看,我国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水平令人担忧。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当中发现,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之前,约有66%的学生参与锻炼的时间不足一小时,并且有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这成为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直接原因。(2)体育知识及技能方面。受制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偏远地区的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层面的知识相对匮乏,并且对于一些全新体育理念的理解不够充分,导致对自身的体质健康以及学科素养产生严重影响。而即便是在教育环境较为良好的地区,也同样存在一些体育教学不合理以及学科素养不充分的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涉及到参与体育运动不做准备活动、运动后不放松、空腹运动等等,这都会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意识的全面养成,导致趣味性以及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为有效解决上述2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依托“阳光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便捷性,改善学生体育素养整体偏低的问题。

2 “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价值

自“阳光体育运动”理念提出之后,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则得到了新的推动力,其所展现出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对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以健康的身体去参与到正常的课堂学习当中。并且“阳光体育运动”当中对学生每天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做出了具体安排,使得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达到自我健身与锻炼的目的,保证自身具有强健的体魄。(2)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相较于传统的体育运动内容,“阳光体育运动”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出了系统的调整,使得传统体育教学得到更新,学科素养的培养侧重点与针对性更强,这使得高中体育教学环境得到改善。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其中,培养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意识。(3)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高中体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而言效用明显。但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对于体育的参与意识以及学习意识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利。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来提高学科素养,最终为自身全面发展做出贡献,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 “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体育学科素养培养途径

“阳光体育运动”自提出到实施已经取得了突出效果,如何充分运用“阳光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优势,做好体育学科素养的培养显得十分关键。本次研究则从“阳光体育运动”视角出发,寻求与探索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途径,从多角度着手,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3.1 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时间

想要彻底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需要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足够充足,这也是实现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基础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重视程度,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方面要做到齐抓共管、健康教育,做好专项督导工作,使得学校可以更好地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所要求的锻炼时间的目标。之所以从该方面作为切入点,主要是存在部分高中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占据与挤压体育课堂时间的行为,从而使得学生无法达成参与锻炼1小时的目标。通过督导检查的方式,能够规范学校体育教育行为,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当然,保证体育运动时间仅仅是一个方面,还需要从多角度着手加大对于体育教学资金方面的投入,有效改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在实现教学管理的基础之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样,学校也需要联合多个部门做好体育宣传工作,将“阳光体育运动”真正与校园文化走向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为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3.2 明确阳光体育运动主方向

“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体育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明确主方向,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将其作为主要的体育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时间是保证体育学科素养培养的基础,优化教学设计则是核心内容。这其中涉及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内容,包括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在育人目标上,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系统的调整,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以及课时等,都需要明确全新的目标,最终确保这些目标能够实现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以及体育品德。教学内容上要针对体育必修以及选修内容作出取舍与权衡,找准与明确锻炼的侧重点,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的全面优化,展现出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要以引导性、探究性的教学内容为主,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展现出学科素养培养要求。而对于教学评价的内容,则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来展开,包括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等,让评价内容覆盖整个学科素养培养过程。通过这样的体育学科素养培养主方向的确定,指明未来研究侧重点。

3.3 做好阳光体运动的指导

结合新课程标准当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在“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要做到各单位的总体部署,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以及素质等情况作出调研工作,保证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作出全面监测与调研,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并确立科学依据。高中阶段,为全面践行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可以适当地运用以往学生的体测数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包括身体力量、爆发力、耐力素质等多项指标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在课内、内外体育活动当中采取相应的运动措施与手段,以针对性的方式来实现体育科学指导。例如,一部分高中坚持学生进行晨跑与课间跑,以此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响应阳光体育运动的需求。而一些不具备大型场地的高中,则主要组织一些踢毽子、跳绳等活动,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针对调整,实行区别对待,形成以健康为主导的“运动处方”。做好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工作,形成针对性的学科素养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体育学科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3.4 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拓展外延

体育学科素养的培养仅仅依靠体育课内环境显然无法实现,还需要做到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已经得到改善,能够全面适应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但想要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还需要从多角度着手,做到课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以学校为核心建立各项体育项目社团,并安排专职教师在各个社团开展活动,并确保可以持久开展。这样的方式实则是对传统课堂的外延过程,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科素养提升空间,在良好的活动模式下形成锻炼习惯,真正增进学生的健康,从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为体育学科素养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运动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体育运动
走,出发!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走在阳光路上
呆呆和朵朵(13)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境与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