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研究
2018-11-26廖志凡
廖志凡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我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经济持续高速度发展,旅游市场以及待开发的潜在市场都十分巨大,相比之下,我国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却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国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方向是运动休闲旅游业勃发的良好契机,运动休闲主题的旅游区建设无疑是旅游业和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就是以若干运动休闲项目基地作为一个区域建设的中心内容,以此为“景点”带动该区域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消费。
1 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的意义
1.1 对产业规划和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宏观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过剩的、落后的和污染环境的产能,发展高科技和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对于体育产业而言,过去传统的体育产业集中在体育赛事和体育用品生产与销售方面,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式发展,目前似乎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学界已意识到,体育产业发展必须升级传统体育用品行业,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和体育信息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调整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1]。 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恰恰是体育产业的消费不足,导致体育产业基于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计算,其发展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随后各省市政府部门也出台了相关配套实施意见。作为政府文件,《意见》只提出了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的问题,以及各级政府应该做什么,但如何做则应该有各级政府和体育产业内部根据当地条件具体策划。当前体育产业发展总趋势是向绿色经济的方向发展,因为在打造绿色GDP的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中,体育产业最具优势,尤其是当下流行的休闲体育运动,它把体育运动与环境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体验运动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中找到快乐和健康。正如体育银行创始人安福秀女士所言,未来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将是“体育+大数据”、“体育+绿色发展”、“体育+大健康”[2]。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产业规划中,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过去的产能如何向新型绿色产能转化,而体育产业规划则没有这样的包袱,一方面,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尽管增长速度很快,但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太多的遗留问题;另一方面,体育产业本身就是绿色产业,尤其是当前仍十分不发达的体育服务业,它基本不涉及什么污染型制造业的成分,相反,有些体育相关企业极度依赖于环境条件,与环境美化、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因此,在产业规划中,将过剩的劳动人口向绿色体育产业转化,不仅能够促进体育产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为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产生的失业人口找到新的就业方向。2017年体育产业的许多新变化已经体现出了体育绿色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许多地方政府规划并开始建设运动休闲城市和小镇等新时代体育。
1.2 对社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休闲方式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人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度过闲暇时间,体现着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对自己人生的理解与期待,其深刻地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又反过来成为一种文化,进而影响社会。积极、乐观、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健康社会所追求的,然而现实中在一个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总会有某些生活方式成为主导或者影响着社会生活的主基调,其中不乏消极的和不健康的内容,正因为如此,反对黄、赌、毒似乎成为我们社会治理中永恒的课题,同时,铸造社会健康、先进的文化氛围在社会构建中意义非凡。运动休闲不仅是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更是营造先进文化氛围的理想社会活动。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受到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影响,休闲运动至今仍是一种社会时尚和某些人偶尔体验一下的新鲜玩意儿,它离进入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很遥远。运动休闲旅游区建设可以利用人们旅游的兴趣把他们引导到休闲运动上来,使他们通过体验这种特殊的自然运动方式爱上休闲运动,进而热爱大自然,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讲,运动休闲旅游区更是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其教育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远比其本身运动的意义要深远得多。
任何文化建设都不能脱离地方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否则便成为空中楼阁。运动休闲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紧密联系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因此,在运动休闲旅游区建设中考虑文化建设的内涵的同时,也要始终保持经济思维参与其中。现代经济思维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的思维,它对运动休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建设运动休闲旅游区首先要与当地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当地的文化紧密结合,突出自身独有的特性,以此来吸引世界各地的运动休闲爱好者前来消费,同时宣传当地特色文化。过去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同时发生的,文化就是在经济建设中体现出来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化的载体。
1.3 对百姓民生与绿色经济的意义
陈小林等学者最早完整论述了民生体育的概念,他们提出建构和谐社会应以人能拥有生命、获得生活、维持生计为第一要义,而体育运动是人们维持健康生命和获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源泉[4]。以此为目标,构建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出发点就应该是民生体育,让体育运动真正能够进入百姓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同时要突出体育运动的休闲、娱乐和促进健康的功能,如此看来,休闲运动正是理想的民生体育。有学者提出,我国大众体育民生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举国体制路径、娱乐休闲建设路径、单位团体建设路径、社区建设路径和俱乐部建设路径[5]。对于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则要依靠举国体制路径,因为它涉及国家的自然资源、土地主权和跨行政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问题。而所谓娱乐休闲路径无非是想突出体育运动休闲化的主题,并非大众体育民生化建设的主体。
按照中国城市人口的规模,许多城市功能应当积极向城市周边扩展以扩大百姓生活活动圈,从民生体育的角度讲,城市内的运动资源显然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党的十九大一再强调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那么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恰好能够缓解城市运动休闲设施建设的压力,同时能够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绿色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学术界曾经盛谈卫星城建设议题,旨在以此来缓解城市人口压力、产业压力、就业压力[6],然而卫星城又是一种城市建设概念,其无异于多建城市以分散人口,为此必须大兴土木来新建又一个功能齐全的生活聚集区。其实,当前重要的在于分散人口的活动空间,同时保持环境的原生态,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很可行。
2 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的实施
2.1 科学务实的区域规划
国外有太多的运动休闲区域建设的范例,比如:加拿大蓝山滑雪胜地、瑞士少女峰登山胜地、加拿大圣·劳伦斯河漂流胜地等等,这些胜地是以自然资源所在地为核心的,胜地区域本身没有太多人为建设的痕迹,尽量地保持了原生态的环境条件。而周边依托这些项目基地则形成了许多小镇作为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另一种运动休闲娱乐旅游区建设形式是主题公园,这些主题公园较多地考虑了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在选址上尽量照顾了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有些建在城市内,有些则建在离城市不远的地方。人们最为熟悉的主题公园有迪斯尼乐园,奥兰多水世界等。主题公园与运动休闲胜地的区别在于,后者不用考虑自然条件,而且它的建设要大兴土木,人工造景。有研究对美国主题公园建设选址原则进行了总结,发现他们考虑选址的因素包括:位于交通主要干线附近,有二级道路可以作为辅助或紧急出入口;视线开阔,可以向经过的汽车司机展示标志性景点;有足够的水、电、污水处理设施;附近居民不反对;充足的土地[7]。根据我国情况,我们应该更多地借鉴运动休闲胜地建设的一些做法,积极利用自然资源,把运动休闲旅游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运动休闲自然资源无非森林、湖泊、山峦、河流等等,任何人们喜欢的自然风景都是运动休闲的资源所在。我国森林资源比较丰富,虽然有段时间的乱砍滥伐损毁了很多森林资源,但经过治理、保护和人工造林,我国森林面积已开始显著增长,据2014年2月公布的第八次清查结果,我国森林面积为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8]。而根据地理杂志发表的调查结果,我国中国境内(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共有 1.0 km2以上的自然湖泊 2693 个,总面积81414.6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9%, 分别分布在除海南、福建、广西、重庆、香港、澳门外的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大于1000 km2的特大型湖泊有10个(平均 2271.2 km2/个), 分别为色林错、纳木错、青海湖、博斯腾湖、兴凯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洪泽湖、呼伦湖[9]。至于山峦,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可作为登山、攀岩的自然资源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喜马拉雅山更是全世界登山爱好者的圣地。可以说我国是运动休闲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缺的只是合理规划和利用。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可以根据这些资源的分布进行规划布局,以利用、保护、环境教育为主要目的,以开展运动休闲活动为次要目的进行国土资源层面上的规划,这是一项超级大工程,对这些资源的勘察、评估需要国家一级政府部门牵头,地方政府配合,组成由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运动休闲方面的专家小组,拉网式地进行实地考察,制作出运动休闲资源地图供决策部门参考。
2.2 明确产权归属与投资主体
自然资源属国家公共财产,我国土地公有制制度更决定了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必须以国家为主导,私营企业参与的主基调。然而土地和自然资源属国家并不影响私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来建设旅游区,因此,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的投资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个人或私营企业。众所周知,在美国和加拿大有许多国家公园和州立、省立公园,人们可以在这些公园里露营、徒步、划船、钓鱼等等,这些公园的产权和管理权属于联邦政府或者州、省政府,对公众则是免费开放或象征性收费。这些国立或者省立公园虽然也是人们运动休闲的场所,但它们不应属运动休闲主题公园或者旅游区,因为它们没有一个突出的运动休闲项目,人们来这里可以是露营,或者烧烤聚会,其活动与运动无关。另有一些休闲区则是依照运动项目而设的,比如:滑雪基地、帆船基地等等,这些运动休闲场所则大多由私营企业投资建设,但土地产权有些属于国有,有些属于私有。作为投资主体,有些是先买地后建设,有些则是从国家或者私人手中租下地之后在建设、经营,甚至有些是土地所属、投资主题、经营主题都完全分离。总之,美国、加拿大的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的产权、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形式多样,五花八门,灵活多变。
我国土地公有制限制了私人拥有土地和自然资源,这倒使得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的产权变得简单了,无论什么规模和项目的旅游区,其最终产权属于国家,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只有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的问题。当前很多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都是地方政府投资兴建并经营的,也就是产权、投资权、经营权均属国家,比如:崇礼滑雪基地、青岛帆船运动基地等等。这种产权、投资主体单一的形式显然不利于这个产业的发展,因为它打破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市场监督与投资经营均属一方,同时,抹杀了市场竞争的活力。当前有许多待开发的运动休闲资源,为满足人民运动休闲的需求,国家必须明确拿出方案,严格规定产权、投资权、经营权等一系列规章,以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
2.3 务实高效的管理运行
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首先要定位它的服务对象和经营性质,是服务大众还是服务少数所谓“高端人群”,是以盈利为主还是服务社会为主。过去我国曾兴起高尔夫球、保龄球、网球等现代休闲运动项目,但其“高端人群”的定位使得这项项目始终没有盛行起来,相关产业也处于不温不火难以发展的境地。党的十九大把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定位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之上,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自然应当定位与服务大众,以社会公益为主,以盈利为辅的总原则之上。为此,其管理应当交由专业的非营利机构管理运行,在盈利满足运行成本之后,剩余部分上交国家,而国家利用这部分资金主投一项固定的社会公益事业,比如城市公共运动设施、幼儿教育或者其他事业(比如:加拿大向人民收取的房屋地税专项用于12年免费义务教育)。
3 结语
运动休闲主题旅游区建设就像许多国外的主题公园一样,它利用某个休闲运动项目的影响力来吸引大众来从事休闲运动,以此方式来进行度假、休闲,因此这个区域建设既有运动功能,又具有旅游度假的功能。同时,它既高度依赖环境条件,又可以唤醒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具有很强的环境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赖光金.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结构调整方向[J].老区建设,2017(8):52-54
[2] http://pe.pedaily.cn/201712/424507.shtml
[3] 马宝壮.经济思维影响下的运动休闲文化建设[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4):33-35
[4] 陈小林,王正伦,周瑜.民生体育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8
[5] 刘伟,刘慧玲,李伟峰,等.大众体育民生化建设路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32(6):25-29
[6] 吴晶. 现代卫星城的功能定位分析[D].石家庄:河北工业大学,2012
[7] 郝美田,李静.国内外主题公园发展研究动态[J].西部林业科学, 2012,41(3):119-123
[8]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6_10_02_376073.shtml
[9] 马荣华,杨桂山, 段洪涛. 中国湖泊的数量、面积与空间分布[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41(3):39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