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南鞭杆探微

2018-11-26广

武术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茶马陇南古道

田 广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会因为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风格各异的流派,其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均受到了地域条件、习惯生活方式及历史变迁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了特色各异的武术种类,带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地域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古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甘肃陇南这一地域承传着棍术的奇葩——鞭干,鞭杆为木制短棍,一般三尺五长,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泼辣迅猛,变化多端,微妙莫测,单双手并用。在陇南传承久远,即使在农村不会练武的人也能演几招鞭法。主要有金丝缠腕鞭、紫金鞭、黑虎鞭、缠海鞭、闩子鞭、扑堂鞭、五虎群羊鞭、拨草鞭寻蛇鞭、滚龙鞭、白虎鞭、黑虎把洞门鞭、三十六鞭、四堵墙鞭杆子胥鞭、霸王鞭、赤龙鞭、十二棚鞭、太子游四门鞭、虎卧中堂鞭、扫地鞭、六合鞭、五毒鞭、五虎下西川鞭、白虎挡道鞭,单鞭救主、扭丝鞭杆、铁门扭丝栓鞭杆等二十余种。所以有“棍术鞭杆行陇原”的说法。对这一武艺流行最广、传播最远,独具中华武术特色的兵械很有必要做些与地域特点,历史时期武术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分析。

1 陇南鞭杆产生渊源

1.1 秦及羌文化遗韵

《史记·秦本记》记载,秦祖先“在西戎,保西垂”。西周中期孝王时,“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其后被周孝王“赐姓赢……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赢氏祀,号曰秦赢。”据考古发现非子所居“犬丘”就在甘肃陇南西汉水流域礼县。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戌边对抗西戎。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赐以原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之地(今陇南礼县一带)。上古时的礼县、西和西汉水流域延川一带包括山上都比较平坦是天然的牧马场,气候湿润,水草丰茂,大地山川一片葱郁,适合六畜生长,而且,礼县盐官古今有井盐。秦非子牧马的中心就在礼县盐官一带。人畜的生长需要盐,而且马饮了含盐之水肥美,有力量。据《西和县志》(朱绣梓编著)记载:“盐官城内卤池,广阔十余丈,池水浩瀚,色碧味咸,四时不涸,饮马于此,立见肥壮。”秦人以畜牧战马起家、强大而立国,由牧马鞭逐渐演化成鞭干,虽没有史书明确的记载,但这种可能是有的。劳动创造了人类的一切,棍及棍术也不例外。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渐适应了大自然,学会了利用自然界的工具石器、木棒等,秦人在这一带养马繁衍生息,用木棍作为赶马的工具,放马而使用“赶马鞭”,由于后人对先祖挂怀而称为鞭干。

陇南是远古氐、羌人腹地,古时氐、羌人的活动核心地带。据赵逵夫先生考证,氐人就发祥于陇南西和的仇池,《山海经》中“形天葬首”的常羊山即今西和的仇池山,[2]在魏晋时期在陇南建立了仇池国政权。《魏书.氐传》称“西方流人以仇池丰实,多往依附”,说明了在仇池建立氐政权强盛。《北史.宕昌传》记载,国土“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席(籍)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阜 ,人二万余”。这里就是说的古宕昌国,宕昌国是羌人政权。所以氐羌文化深深根植于陇南地域。2004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西汉水上游一带考古发掘中发现,这一带也是寺洼文化的中心地带,[3]寺洼文化是游牧文化代表的形态。羌人在放牧时为了使自己和羊群不受到狼等动物的威胁,他们的手中常常拿握着一根短棍,练习攻防的自卫之术。由于这种短棍的长度和放羊鞭的长度相近,久而久之牧羊人手中的短棍就逐渐演化成鞭杆。

1.2 自然地理条件和商贸古道的影响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史稿》和《中国通史简编》里就明确指出:“武都地方,氐羌杂居,是一个对外的商市。巴蜀茶叶集中到成都,再运到武都卖给西北游牧部落。成都和武都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北方和中原大部分地方不产茶,北方、中原和游牧民族饮用的茶叶大多数从南方产茶区贩运而来,而茶马古道就是古代西部最主要的茶叶运输线路,是因茶马互市而形成的一条重要商路。茶马古道是与著名的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一样重要的古代中国西部国际商贸之路。茶马古道西南向西北延伸路段,形成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陇南与滇、藏、川、陕、甘地区紧密联结在一起,使陇南地区成为川陕经甘肃入青藏和中原的必经孔道,也是一条地地道道的马帮挑夫的商旅之路。

陇南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联系西南、西北和中原的重要商道:北出天水,可与丝绸之路相接,通过河湟谷地,进入青藏高原;通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天山南、北路,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西亚和南亚。东出康县和两当,可通陕西,进入中原;也可南下四川、云南,通往印缅和东南亚。所以,陇南自古就是商贸活动的重要地区。宋明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来自四川,陇南在历史上是川茶北上后换取马匹的必经之地,在当时全国茶马交易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朝廷设在陇南的茶马场、卖茶场、批验所和巡检司等场所和机构,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居全国前列。研究蜀道的学者程文徽先生认为,川茶一般从成都启运,北上集中到汉中与当地的陕茶分别进行加工后再运到陕西略阳,然后进入徽县,要么运至秦州,以此为集散地分运到陇右、内蒙古以及关中各地,要么直抵陇南各茶马场。陇蜀茶马道承担了四川、陕西、湖南等地同甘肃、宁夏、青海及内蒙古等地茶马交易的主要任务。陇蜀道在宋代茶马交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代是我国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黄金时期,也是陇蜀道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陇蜀道承担了运送茶叶和输送马匹的主要任务,是当时最重要的茶马商道。两宋时期的战马主要通过陇蜀道供给,最高纪录是一次向前方军队供给三万匹马。为此朝廷在阶州(今武都)、成州(今成县)、文州(今文县)、宕州(今宕昌)、西和州(今西和)设有茶马场,由国家直接管理进行大规模的茶马交易。

1.3 商贾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在过去,陇南交通极不方便,商人贩运商品全靠人背蓄驮,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是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脚户和肩挑背负的苦力“背脚子”。专门用牲畜从事长途贩运业务的人被称为“脚户”,而靠人力肩挑贩运商品的人被称为“背脚子”,在陇蜀茶马古道上大的客商会雇佣脚户的马帮来贩运茶叶等商品,而小的客商则雇佣背脚子去背茶或其它商品。背脚子的商旅生活非常艰辛,西和春倌说春的《茶叶春》就有对背脚子生活的真实描述:“葛麻布,缝卡拿,茶客出在西礼家。鸡鸣寺,紫阳茶,固金坝里客背茶。背脚子,盘茶山,脚起泡泡汗流干。上七下八平十一,一天要走六十里。进到店里睡不倒,脊背磨出了血泡泡。一直背到甘省地,伸展脖子长出气。背到街头解了袋,茶叶摆到街上卖。称二两,称半斤,称茶的多数是有钱人。没钱的人儿看一眼,逢年过节喝一盅。贾胡窑,花儿沟,茶罐烧在窑里头。黄泥捏的罐罐多,四八集上买一个。细茶盅子景德镇,价钱贵着不敢用。喝茶多是老汉家,儿孙孝顺才喝茶。”从这则西和民谣里,我们可以看出背脚子的艰辛、茶叶的贵重,北方人饮茶的习俗,以及背脚子的贩运生活。

陇南由于高山峡谷,自古交通不便,多是山间小路,道路崎岖艰险,其交通以徒步较多,走山路时棍子也可以作为拐杖之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行商作贾,对货物的运输全靠人背、骡马驮,人们背负重物时棍子可以作为“打柱”用,其实就像拐杖,它的更大作用是用来“歇脚”,在山路坡陡休息时必须用“打拄”把货物支起来才能休息。在赶骡马牲口时用棍子作为赶牲口的工具。在这种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这种短棍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繁多而频繁且实用,又可以用来防身,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武术器械短棍——鞭杆。在实际运用中形成实用的单招手法,后经过前辈武师的组排编练,便形成套路。由简到繁,由少到多。在陇南有一句俗言:“陇南人生的硬,出门不离一条棍。”这也充分说明陇南的交通多为山岭沟洼道路,不仅山道盘蜒,行路不便,而且早期时常有虎狼歹人出没,所以,大凡出门之人都会随身携带一条短棍。

2 陇南鞭杆的特点

2.1 古朴实用,学练简易

陇南鞭杆很朴实,就是一条短木棍,鞭杆的制作为木头,主要以白腊杆或材质韧性好和抗击性强的木材,不像其它地方的“鞭杆”有“把”和“梢”的讲究。鞭身长度为三尺五或二尺五,鞭身粗度约为约 3-3.5厘米。短而圆,无刃、无锋,双头并用,单双手互换,携带方便,成为人们喜爱的民间武术器械练习项目。

陇南鞭杆的产生,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劳动中不断总结经验的产物。它既不是十八般兵器之一,只能算作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与劳动工具结合起来,在人们生产劳动防卫的产物。陇南在古代及近代也久负盛名的茶马古道,行走在商贸古道上的马帮、脚户和肩挑背负的苦力“背脚子”用鞭子和棍子赶马,用棍子作拐杖,遇劫匪的时候,人们就经常用赶马的棍子进行对抗,久而久之,这种短棍就成了鞭杆,并在数代前辈们的实践、探索、钻研、不断总结下,发展成一项集健身和技击并重,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武术项目——鞭杆技法。陇南鞭干是防卫的产物,所以棍法古拙朴实,简单明了,一招制敌,没有花式,一招一式,非打即防,极富攻击性。在套路的编排上,一个或几个攻防动作组成一段(一环),一段来回打两次,成为“对口式”,这种组合形式出现在陇南鞭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套路中,这样的编排套路是把每段中一两个打防招数反复练两次以达到动作熟练的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有些有五段的传统套路,打“对口”才能回到原位置。陇南鞭干四段者,有滚龙鞭、缠海鞭,五段者有黑虎鞭、白虎鞭、紫金鞭,六段者有闩子鞭、扑堂鞭、拨草寻蛇鞭等。以四、五、六段为主要组合形式,套路大都短小精悍,简单易学实用。

2.2 陇南鞭杆演练特征

鞭杆就是生产劳动工具之一。古时候的人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马。所以要用鞭子或棍子赶马。有时候,在人们走镖、行商、外出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意外事故或遭遇抢劫。这时候人们就用赶马的鞭子或棍子与敌人、劫匪对抗。在对抗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用鞭子对抗没有棍子有效,于是,没到遇敌或遇劫匪的时候,人们就经常用赶马的棍子进行对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些有规律的动作,并且成了人们常用和最为实用的一种武器。在闲暇之余人们会假想御敌,在敌人来时如何进攻技术,如何防守动作,最初就是比较简单的攻防动作,如劈、盖、压、扫等进攻动作,拦、截、拨、架、等防守动作。前辈们在演练中逐渐吸收刀、枪、剑、棍的动作,形成各种各样的套路。在演练要求上,长短互用,双头齐使,刚柔并济,虚实兼备。忽长忽短,吞吐自如,走鞭换把,干净利索。身灵步活,进退自如,起伏转折,快如闪电。鞭不离手,手不离鞭,鞭如黏在手上一般,身械合一。

鞭杆的演练路线由鞭杆握把法、行鞭的步法和身法构成,主要是握把法、行鞭的步伐。鞭杆的握法主要有阴阳把、双阴把、单把,无论何种把法都需手后留一肘之长,一用护肘且利于换把,不可尽头握鞭。步法主要是前进步、后退步、前跳进步、后跳退步,结合身法的步法是右闪步、左闪步、左侧进步、右侧进步等。鞭杆的练习中侧重练习手腕,手腕要活,任何角度持鞭不别扭,而且反复溜鞭,达到鞭不离手,鞭手合一。

3 陇南鞭杆的价值

3.1 历史文化价值

陇南鞭杆在一定侧面反映着地域历史文化的变迁,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在生产、劳动中产生,在生活应用中传承,在外来交流中提高和完善。陇南位于甘肃省南陲,东连陕西,南接四川,西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属秦巴山地、岷山山脉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是我国大陆第二级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地带。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联系西南、西北和中原的重要商道,是一条重要的茶马古道,陇南鞭杆是在这条繁忙的商道上,人们为了防身御敌而产生。陇南鞭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研究陇南段“茶马古道”当时人们活动状况的重要依据。它体现着陇南人朴实的性格特点,鞭杆在演练中没有花棍,绝大部分都是攻防的实招。由于茶马古道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鞭杆在交流中吸收了刀的勇猛,剑的轻盈,棍的灵活,逐渐发展成为二十多种套路。鞭杆反映着陇南在古代重要的商贸历史文化,反映着陇南交通的艰险和陇南人民艰辛的生活状态。研究鞭杆文化,对认识西北各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

3.2 健身价值

鞭杆在陇南是群众基础好,绝大多数人对其有很深的认同感,参与练习的人比较多。鞭杆制作简单经济实惠,便于携带,动作简单易学,朴实无华,都是一些攻防实用招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演练的过程中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人,由于有的鞭杆演练动作刚猛,身鞭合一的要求,这对年轻人的爆发力的练习,身体协调性、灵敏性的发展,脚步灵活性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作用。中老年人练习鞭杆可以选择动作慢一些,架势要求不高的鞭杆技术动作,如练习溜鞭技术、简单的套路技术,达到活动手腕的灵活,锻炼身体的平衡性。鞭杆的演练达到疏通筋骨,提高中枢神经的调节能力。陇南鞭杆是植根于农耕文化,承传比较好的地方大都在农村,而且开展受场地的影响少,积极利用村民认同感的文化,进一步推进陇南农村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也可以把鞭杆技术的演练推广到社区,使人们多一项健身的方式。

4 结语

陇南鞭杆包含着千余年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一定地域历史文化的记忆,反映着陇南厚重的历史文化,陇南交通的艰险和生活在这里人们奋斗的精神。茶马古道促进鞭杆技术的交流和完善,使得鞭杆技术多样,内容更加丰富。鞭杆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应用,具有技术简单、实用、易学的特点。在新的时代把珍贵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让其换发新的青春活力,使鞭杆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武术得到很好的传承,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茶马陇南古道
走古道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茶马古道
陇南记忆
骑行“茶马古道”
圆梦陇南
茶马古道
访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