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豆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
2018-11-25李中州
李中州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我们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做了调查分析。
1 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地上部,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成株花期发生受害最为严重。
1.1 苗期症状 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幼苗倒伏、死亡。
1.2 成株期症状 成株期染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叶片染病始于植株下部,病斑初期呈暗绿色水浸状斑后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灰褐色,四周暗绿色,湿度大时生白色菌丝,叶片腐烂脱落。茎秆染病多从主茎中下部分杈处开始,病部水浸状,后褪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常环绕茎部向上、向下扩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潮湿时病部生絮状白色菌丝,菌丝后期集结成黑色粒状、鼠粪状菌核,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充塞其中。后期干燥时茎部皮层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似乱麻,严重的全株枯死,颗粒不收。豆荚染病呈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荚内外均可形成较茎内菌核稍小的菌核,可使荚内种子腐烂、干皱、无光泽,严重时导致荚内不能结粒。
2 发生原因及特点
2.1 田间菌核数量大。大豆菌核病病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在大豆茎上形成圆柱形或鼠粪状菌核,其形状不规则,大小1~4mm×3~7mm,菌核在多雨、潮湿并有光照条件下萌发,病原真菌以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种子也可带菌,但其重要性不如菌核。我区大豆种植面积这两年逐年递增,重迎茬面积有增无减,这样就造成土壤里菌核数不断增多,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致使大豆菌核病加重发生。
2.2 环境因素。在大豆开花期,土表温度高,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大,有利于此病的发生。这两年,7~8月份降雨量大,田间湿度大,这就给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2.3 种子携带菌核。由于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菌核数量有关。如果连年使用上一年收获大豆作为种子,可能造成种子内菌核残留量加大,致使大豆菌核病发生逐年加重。据调查,有些农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连年使用上一年收获的大豆作为种子,且未经过精选。致使种子携带菌核下地,遇到适宜条件造成发病。
2.4 栽培管理不当。种植密度大的地块大豆菌核病發生重。其原因是过分密植会造成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有利于发病;邻近向日葵和油菜的地块大豆菌核病发生重;另外,重迎茬地块大豆菌核病发生重,主要原因是重迎茬造成田间菌核数量积累过多。
3 防治对策
3.1 选用耐病品种。选用株型紧凑,尖叶或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能好的耐病品种。从无病留种田留种或清除混杂于种子间的菌核。
3.2 轮作倒茬。防治大豆菌核病的最基本的措施是合理轮作。大豆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可显著减少田间菌核的积累。发病严重的地块,应与河谷类作物轮作三年以上,避免重茬、迎茬,不能与聚合并的寄主植物如菜豆、马铃薯、油菜、向日葵等轮作,可减轻该病的发生。
3.3 加强田间管理。对发病的地块进行深耕,将菌核深埋在土壤中,抑制菌核萌发,减少侵染来源;派水不良的地块,应平整土地及时派水,降低大豆田间湿度;在封垄前即使中耕培土,破坏萌发的子囊盘;适当地控制氮肥量,增施钾肥。病田收获后,应将病残体收集烧毁,消灭菌源。
3.4 化学防治措施。病害发生后,结合气候条件,加强病情调查,及时药剂防治是生产上唯一有效的控制措施。菌核病病菌子囊盘发生期与大豆开花期的重叠盛期是菌核病的防治适期。喷施50%速克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用药量600kg/hm2。研究试验表明,农利灵和速克灵防效最好,分别为93.4%和91.8%最佳喷药时期为大豆开花接荚期。两次喷药效果明显高于一次喷药,两种药剂混用(农利灵+速克灵)防效明显高于一种药剂单用,扑海因和甲基托布津还有增产作用。除此之外,有的药剂可以减轻病害发生,但却不一定提高大豆产量。
(作者单位:151500黑龙江省兰西县康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