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40例

2018-11-25刘强张彩娴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穴位贴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刘强 张彩娴

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8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8),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连续治疗7d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及最终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咳嗽、咯痰、喘息等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P<0.05)。结论 针对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治疗可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穴位贴敷;临床症状;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3.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7-0061-02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均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由于该病临床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多采用止咳、祛痰、平喘等方法对症处理,但临床疗效欠佳,对原发性病灶尚无特异性治疗。因此临床选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为必要。部分研究发现,中药穴位贴敷法在临床改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延缓其肺功能降低,改善其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积极作用[1]。本次研究笔者选取了78例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法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8),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5~77岁,平均(50.6±7.9)岁,病程1~12岁,平均(7.1±1.8)a,疾病类型:支气管哮喘17例,慢性支气管炎23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16~79岁,平均(51.2±8.1)岁,病程1~12岁,平均(7.4±2.2)a,疾病类型:支气管哮喘16例,慢性支气管炎2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②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③临床具有不同程度咳嗽、喘息、咳痰等表现;④年龄>14岁,病程>1年;⑤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局部或全身皮肤感染;②存在严重恶性肿瘤、心脏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屬于严重过敏体质。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止咳、平喘、抗感染、化痰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贴敷配方:白芥子21 g,细辛21 g,延胡索12 g,甘遂21 g,冰片5 g。将其研磨成粉并用生姜汁调成膏状备用。取穴:双侧肾俞、肺俞、脾俞、心俞、天突、膈俞、中脘、膻中,其中咳喘明显者去脾俞加定喘俞,4~6 h/次,1次/d。2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接受1个疗程治疗。

1.5 观察指标 ①参照相关文献中临床症状评分标准,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咳嗽、咯痰、喘息)变化;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1.6 疗效标准 根据2组患者临床症状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控制,且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且急性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所得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20.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临床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咯痰及喘息为主要表现,具有高发病率、反复发作、高病死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而传统常规止咳、平喘、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疗效欠佳,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式及时控制病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其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而部分研究发现,该类呼吸系统疾病属于过敏反应,因此临床治疗宜以消除过敏原,降低机体过敏状态为主要原则[4]。

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在祖国医学中均归属于“哮证”范畴,多因患者正气不足,阳气虚弱,痰饮内伏,外邪侵袭,肺卫不固所致,以肺卫不固为病机,治疗宜以宣肺散寒、化痰定喘为原则[5]。而本次研究中药用白芥子镇咳平喘;细辛散寒化痰[6];延胡索行气活血;甘遂泄水逐饮;冰片开窍辟秽[7];生姜则温肺化饮,诸药共奏镇咳祛痰、解痉平喘之功效,同时穴取肺俞以调补肺气,心俞以行气活血,膈俞以补血化瘀,天突、膻中则可理气平喘[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积极作用。

同时部分研究发现,穴位贴敷作为中医外治法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穴位与药物想结合,刺激穴位內传经络、脏腑以调理脏腑气血,加速药物吸收,以有效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发挥明显的防治作用[9-10]。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P<0.05)。结果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表明穴位贴敷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将穴位贴敷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有利于有效改善患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因此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赵心慧.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4):57-5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1):132-138.

[3]阿布都卡地尔·阿布力米提.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指南[J].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6,26(4):102-103.

[4]罗淑文.中药穴位敷贴治療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20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2):146-147.

[5]宣丽华,虞彬艳,徐福,等.不同刺激强度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7):1807-1810.

[6]丁元廷,王玉文.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5(17):2289-2290.

[7]焦亚丽,孙君雷.不同部位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6):83-84.

[8]谭延琦.中医辨证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180-181.

[9]左力,孟阔.中药穴位贴敷理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6):617-619.

[10]王峰,夏罗敏,钱晨,等.穴位贴敷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对比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5):530-533.

(收稿日期:2018-03-30)

猜你喜欢

穴位贴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