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8-11-25刘利华
刘利华
(山东省汶上县实验小学,山东 济宁 272500)
小学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但是在多种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具有竞争特征和需要肌肉用力的运动中,可能会出现伤害事故。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造成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减少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率的主要对策,以期为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据我国教育局、卫生部门统计,当前造成中小学生死亡的第一原因为意外伤害事故,其中有60%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体育活动当中。一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仅会造成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纠纷问题。所以,减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外伤害事故已经逐渐从教育问题上升至社会性问题。各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明确体育教学中造成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制订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1 小学体育运动中造成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 运动器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运用的运动器材、运动设施或者是运动场地中存在不安全因素,是小学体育教学中造成意外伤害事故最为主要的原因。部分学校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所拥有的运动器材较为陈旧,没有及时进行修补与更换。例如,篮球架老旧不稳、跳箱山羊破旧,都可能导致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危险。另外,部分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较少,导致学生的体育运动在教室前后、高台等位置进行,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问题。
1.2 没有给予特殊体质学生以充分的重视
在已经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特殊体质或者患有特殊疾病的学生不能参与激烈的体育运动,若学校在知道学生情况或者应当知道学生情况却未阻止其参与相关体育运动,造成意外安全事故则需学校承担责任”。同时,还要求学校应当在学生入校时进行严格的体检,就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解。但是大多数学校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却未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入校体检形式化,或者仅仅简单记录检查结果,却没有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未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以防止这类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
1.3 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恰当
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乏教学责任心,没有对伤害事故以足够的认识与重视,疏忽教学关键环节,采取放羊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另外,部分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时没有严格遵循相应的教学程序,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情况与心理情况,所制订的教学计划难以适应实际教学需求与运动需求,导致一系列伤害事故的发生。
1.4 学生本身的因素造成伤害事故发生
部分患有特殊疾病或者体质较为特殊的学生由于羞于启齿没有在入学时及时将自身的身体状态告知教师,隐瞒个人病情,导致体育运动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并不需要承担责任。另外,部分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未遵循教师的课程安排,缺乏安全意识,不听指挥自由活动,造成学习过程中或者运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尊心意识,针对不会或者难以完成的体育活动,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私自练习,造成运动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发生。
2 防止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的相关对策
2.1 加大在体育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
体育设施是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所以学校应当提升对体育设施的重视,加大体育设施方面的投入,这不仅要求学校需要采购质量较好且具有安全防范的设备投入教学当中,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的设备检查制度,定期就体育运动设备进行检查,发现老旧难以使用的设备应及时更换,而当设备出现故障则应当及时维修,消除设备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学校还应当注重专业化的体育教学空间设置,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开展体育活动,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时出现伤害事故。
2.2 提升对特殊体质学生的重视
体质特殊或者患有心脏病等特殊疾病的学生从事激烈的体育运动极有可能发生危险,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各小学应当在学生入学初期严格地按照教育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体检。并且,建立完善的学生个人信息档案,就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严格记录,判断学生是否能够进行剧烈的运动,并结合体育教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予以这部分学生以区别对待,制订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获得体育锻炼的同时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当注意的是,不能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较低就完全放弃对学生的体育训练,而应当制订简单、低密度且负荷量较小的体育锻炼方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3 在教学工作中提升教师个人的法治观念
部分教师在没有遇到学生出现伤害事故之前,往往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做到对保护学生、防止伤害事故出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学校应当注重针对教师的普法教育,增强教师法制意识与观念,了解自己在防止意外安全事故方面承担的重要责任,并将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利用法律制度对教学行为进行规范,保护学生的同时也是保护自己。
2.4 加强安全教育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伤害事故防范教育是十分缺乏的,且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不能认识到伤害事故发生的严重后果,学生难以防范伤害事故。所以,学校应当注重安全教育工作,召集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安全事故防范能力。同时,为加深学生的印象与重视程度,学校还可收集部分真实伤害事故案例,在安全教育课堂上进行播放与讲述,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性,对自己负责,配合教师进行体检,并主动利用防范措施保证自身的运动安全。
3 结 语
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造成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体育运动器材质量不过关、特殊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未得到足够重视、教师教学方式不恰当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与体育教师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注重器材安全因素。要重视特殊体质学生,结合教学与法治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等,通过这些方式尽可能地降低体育教学中的意外伤害事故,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