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特征与启示

2018-11-25彭国强

体育教育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发展

彭国强

(南京体育学院 体育系,江苏 南京 210014)

美国作为世界大国经历了一定的成长历程,体育产业作为经济社会的一个构成元素,同样要经历一定的发展历程。美国体育产业是伴随现代工业文明进步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环境是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发布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当前适合我国体育产业成长的社会文化基础依然薄弱,体育产业落后于同期社会发展水平。美国作为世界上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分析其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对于培育我国体育产业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借鉴。

1 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1.1 社会清教思想影响下的体育产业实现初步成长

清教主义是早期美国社会的主流思想,美国体育产业深受清教思想影响,清教徒精英人物在美国体育产业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世纪中期以前,清教不仅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清教成员还多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精英群体,代表了多数工商业、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受传统宗教主义的影响,美国社会中清教主义者通常掌控着国家的主要领域,管理着经济、文化和社会主体产业等多个核心部门[1]。清教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是美国的一种社会精神文化,在美国社会,清教主义在社会思想领域长期保持影响力,在资本主义扩张时期成为推动美国发展的精神动力,同样推动着体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早期致力于开拓体育产业的大批体育人士多属于上层社会的清教主义者,他们在效仿英国体育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引进英国赛马经验模式,发展职业体育联赛,开发体育的产业价值。具体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发展职业体育联赛产业,挖掘体育产业市场第一桶金。早在19世纪初期,美国上流社会的清教徒就试图通过体育竞赛进行产业经营。1829年,赛马比赛中,清教徒Caldwalder改变赛制以吸引更好的马匹参加比赛,并向所有的观看者收取入场费,采用商业手段去管理和经营赛道,职业体育产业由此发端。之后,轻驾车赛事因其合法性问题最终失去了观众的信任。1858年,22支纽约地区的业余棒球队组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支业余棒球联盟,为成功定位联赛产业制度打下了基础。1876年,芝加哥怀特长袜棒球队所有者接管了棒球协会,在应对俱乐部成员随意参与职业赛事以及俱乐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问题上,通过建立一个体育联盟,将职业体育的权威保留在联盟层面,而不是球队层面[2]。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创建和维护国家棒球联盟的产生和发展。基于共同的财政风险,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职业棒球发展的定位。

第二,引导公共体育消费,寻求适合国民性格的体育产业发展。早期的美国,清教主义推动了社会个性解放,促成建立现代劳动、职业和财富观,不仅以宗教理想勾勒出了国家未来的目标,而且奠定了美国早期的主流体育消费价值观念,铸就了美国消费型体育的特性。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早期,工业机器为美国人创造了一个更加城市化的社会,在此社会背景之下,大量的闲暇时间需要得到合理的填充,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产业型消费趋向。这一时期美国国内的普遍观点是各州政府提供休闲设施、计划和服务。1892年在波士顿成立了第一个城市体育公园系统(Metropolitan Park System),1905年成立了美国森林服务系统(U.S.Forest Service),1916年成立了国家公园服务机构(Nation Park Service)。同时,两种类型的体育公园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兴建:一是小型工人阶层住宅附近的城市体育公园[3];二是郊区大型的体育公园。伴随体育休闲设施的兴建,美国体育休闲产业和体育休闲市场得以不断开发。正如1995年《世界金融》助理编辑迈克尔·奥兹涅断言:“在美国,体育并非只是一种简单的商业活动,其已成为高速增长的产业之一,与现实社会中经济的各方面盘根错节、无法分离”[4],美国体育产业嫁接在社会消费经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初步成长。

1.2 社会“中产阶级”助力下的体育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19世纪末,美国开始转型成为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大量出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得更多的美国人步入了“有钱又有闲”的中产阶级队伍。大规模稳定的体育消费群体成为推动美国体育产业快速成长的基础。一方面,在此社会背景下,中产阶级的闲暇时间需要得到合理的填充,而且呈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趋向,作为一个由体育迷和体育参与者所组成的社会,自然迎来了体育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实力的增长给中产阶级以极大的自信,一些人士相信美国的“共和试验”已经成功,并开始思考美国的产业共和国建设。美国中产阶级意识到要大力发展迎合新时期美国需求的产业经济,把以体育为主的休闲、消费、娱乐型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崛起的重要力量。在体育产业方面,对于如何实现体育产业快速发展采取了两套举措:一是沿袭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律,推动体育产业门类的快速扩大,继续为国家成长提供经济支撑;二是将体育融入战争,发展与战争相关的体育产业,最终赢得战争,为国家跨越式成长助力。

第一,建立职业体育完备的商业体系,扩大国内产业内需。伴随着中产阶级群体的诉求,以竞赛表演为主体的职业体育得到快速发展。1920年,波士顿红袜队的职业棒球队员向球队老板要求加薪,造就了今天球员经纪的雏形;1925年,Goodyer轮胎与橡胶公司为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进行营销,开创了体育赛事赞助的先河[5];1939年,广播公司向全美直播了第一场职业棒球比赛,开创了电视媒体主导体育产业传播的新纪元;1951年,NBC第一次向全美直播了高校橄榄球比赛,在中产阶级的助推下,美国职业体育逐步走上了商业运作的轨道。可以说,中产阶级推动下的职业体育产业成为20世纪美国社会产业经济的一道风景线。

第二,推动民间体育休闲服务产业的发展,迎合中产阶段群体的多元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美国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威望,政治、经济、社会、体育等方面成为欧亚各国的典范。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游泳池、足球场、宽敞的体育馆和大竞技场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带来了体育设施的大发展和体育工作人员的增加。与此同时,民间体育休闲服务产业不断兴起,政府也开始日益关注休闲体育的发展。1906年,由美国41个城市共同发起的公共休闲纲要,到1920年,成员城市增加到46个,越来越多的州通过法律引导休闲体育产业发展,1925年到1935年间,城市体育休闲设施增加了四倍;20世纪中期,政府提倡为呼吸“新鲜空气”开展的野营活动,吸引了城市中大批中产阶级人群到农村郊游[6]。与美利坚民族勇于开拓、冒险、竞争、自强自立、敢于同自然搏斗、崇拜英雄、崇尚力量的民族性格相适应,美国在中产阶段庞大队伍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形态各异的休闲体育产业,进一步增强了体育产业的实力。

第三,加速体育用品与制造产业发展进程,完善体育市场产业链。20世纪初,美国拥有了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到1930年美国经济危机结束后,社会中产阶级队伍人数骤增,美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美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对体育产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拉动了体育用品产业需求。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及健康意识的增强,极大地拉动了体育用品的需求。二是促进体育用品数量增多。休闲体育用品业迅速发展,如运动服装、球类器材设备、运动器械器材、健身器材、娱乐用品等。三是促进体育用品质量提高。人们在体育活动中不仅提升了休闲品味,而且对体育用品的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1905年全美体育用品生产者协会(SGMA)成立,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批著名运动员以中产阶级的身份投身于体育产业相关领域[7]。

1.3 社会霸权文化渲染下的体育产业走向外延式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具有世界其他国家无与伦比的实力,也使美国认识到通过参与国际事务以塑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来保障美国本土的安全。二战结束后,作为上帝的选民,美国“天赋使命”的思想进一步发酵,逐渐走上了称霸世界的道路。对苏联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文化上渗透,全面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最终演变成为“冷战思维”。在这样的社会霸权文化影响下,体育产业也被卷入了“文化冷战”之中。体育产业不断向全球扩张,通过体育物质产品的富足实现美国文化的渗透。通过不断强化职业体育赛事商业进程、休闲体育市场开发、体育用品与制造业全球覆盖等手段,借助体育赛事市场将体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美国职业体育更是在国际舞台上扩大了文化影响力。

第一,拓宽职业体育商业领域,确保竞技体育观赏业的主导地位。在社会霸权文化影响下,体育自身的文化特征使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使其无法避免地与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美国政府进行冷战的商业工具。冷战结束后,体育产业受“冷战思维”的影响继续外延式发展,职业体育商业领域也成为了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商业娱乐化的快速发展,商业行为渗透于体育产业的各个环节。政府基于满足新兴阶层的体育文化消费需求,媒体推波助澜以期在体育产业中分得一杯羹,共同利益驱使促动了美国体育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营造出了一种强势文化氛围。全美广泛流行的在线流媒体比赛视频,开启了体育媒体产业的新平台,进一步开拓了体育商业领域;NBA为主体的职业赛事不断在全球扩张,在全球实行赛事营销战略,不断把赛事产品输送到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从而获取巨大利润。体育产品制造业和零售商的并购增强了产业竞争力,推动了美国体育产业的全面成长。

第二,推动体育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化成长。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其中的体育用品业逐渐分化为运动服装、运动器材、运动鞋等多个品类。在美国社会霸权主义的影响下,一些美国体育联赛和职业俱乐部已超出了原始的属性范畴,把体育比赛、体育服务等产品上升为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体育品牌,从而不受国界的影响而不断推广,促进了产品的国际化进程。此外,现代高科技的进步促使体育产品制造业和零售业获得飞快发展,为扩大产业市场、增加产品竞争力,各类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和零售商加强了企业间的并购。体育全球化进程推进了小型零售商合并出现了大型运动用品店,如“Nike公司在全球开设了上百个店面而强力介入零售业。Galyan's Trading公司开创了世界最大的运动用品店,不断开发体育产品的性能,通过建立高尔夫、棒球、射箭、赛马等多个产品免费练习区以及儿童游乐园、饮食街等来吸引顾客,不断扩大美国职业体育产业的世界影响力[8]。

第三,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实现体育用品制造产业的外延式成长。“霸权文化”根本在于将自己的意愿及对于自身利益的解释以强权手段加之于世界其他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了体育产业市场扩张的重要动力。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符号和审美消费为主的后现代消费社会范式的崛起,促使体育商品附带的体育文化信息成为促进消费的主要手段之一,美国大力扩大体育产品市场,20世纪70年代,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WFSGL)成立。20世纪80年代,美国体育用品业产生了两大巨头:耐克和锐步[9]。20世纪末,美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市场,在国家对外战略的影响下,体育用品与制造产业在全世界多个地区得以快速发展。

2 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特征

2.1 美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融入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宗教在维系美国社会的道德秩序、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稳定社会结构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美国体育产业成长的目标任务上看,在美国社会,社会机器以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在运作,社会市场一切都和经济有关,受经济的制约。体育产业也不例外,美国体育产业的成长过程中蕴含着宗教元素,美国体育的商业文化始终与宗教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宗教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是组织上的支配或参与,而是通过向国家立法、行政部门的决策人士宣传宗教理念,使其在决策过程中能够采取宗教组织的价值取向。艾森豪威尔总统曾说过:“我们的政治制度如果不是建立在一种深刻的宗教信念之上的话,它就失去了意义,至于哪一种信念我倒不在乎”[10]。可以说,整个美国社会制度都深受宗教主义的影响,宗教信念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宗教对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体育产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体现,其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与美国整体的社会发展相联系,因而深受宗教价值观的影响。

2.2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两翼

从“工业化”对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上看,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大量动力机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得维持人们生存的生活必需品得到极大丰富,更多的民众可以分出时间从事体育休闲活动,导致体育休闲产业机构和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普通大众所能接受的体育休闲消费物质产品及精神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体育休闲消费更加蓬勃地发展。从“城市化”对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上看,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和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又相辅相成。一方面,城市化是体育产业及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基础;另一方面,体育产业也可作为城市化的重要引力和后续动力,由于城市化的形成首先是人口的聚集,所以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人口密度也高。人口密度高,一方面使得体育产业需求聚集在特定地域,容易达到支撑体育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需求规模,并促成产业链形成;另一方面使得单位时间内的体育休闲娱乐、竞赛市场需求相对密集,在美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期,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城市化进程明显。从体育产业成长与“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上看,自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众对体育休闲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剧增,政府对体育休闲的重视经历了由公共健康——战争需要——身体素质,再到民族精神与闲情逸致的价值观的转变过程[11]。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体育休闲消费成为美国民众的主要消遣方式,美国休闲娱乐产业稳定运行且更加成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深远影响,联邦和州政开始不断地以相对稳定的产业政策引导体育产业深入发展[12]。整体上看,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的体育产业已经从高度自由竞争模式转向政府干预型的混合成长模式,不断地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更新、调整相适应。

2.3 美国体育产业成长中采用了“霸权向度”策略

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寄托于社会政治基础之上,美国自二战结束就与苏联开展冷战,而冷战的近半个世纪中,美国体育产业却实现了迅速成长。回顾美国体育产业成长轨迹及政府对体育产业的干预历程,一条清晰的“霸权向度”之路便暴露无遗。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20世纪中期开始,美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开展了包括军事、教育、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冷战,体育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附带着美国社会的霸权主义色彩。伴随着美国霸权思想在全球的蔓延,追求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的世界第一成为美国的最大战略目标,美国尤其注重在文化领域的隐性霸权控制,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而成为美国文化霸权的对外措施之一,美国体育产业在社会文化霸权的推动下,被赋予了进行全球职业赛事扩张、全球体育市场营销的责任。从战略因素对美国体育产业成长的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战,许多体育家为美国远征军的重要体育规划打下了基础,仅美国陆军便拥有326个体育场和价值1亿8千2百万美元的运动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1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体育再一次被重新认识,体育产业不断成为增进社会经济盈利的重要方式[14]。后冷战时代,美国不断地加大开发利用体育文化领域的力度。一是美国政府通过组织比赛加强了与各国之间的交流,影响各国民众对美国的情感态度。美国将政治意图隐藏在体育比赛之中,在体育活动中达到影响各国民众心理倾向的目的;二是体育产品附加了有力的体育文化符号,商品的输出在国家层面上实现了文化价值观的输出;三是美国体育明星在世界各国民众中普遍拥有良好的印象,通过明星博取经济利益,传播美国文化,从而达到了扩大美国体育世界影响力的目的。

3 结论与启示

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及国际、国内环境是美国体育产业成长的社会基础。其中,社会清教思想、中产阶级群体、霸权文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对美国体育产业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升了美国体育产业的世界影响力。

中国体育产业目前处于初步成长时期,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必然也要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我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不能照搬美国体育产业成长的经验,我们要全面认识中国体育产业成长需要的社会环境,把发展体育产业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及相应的社会基础紧密联系起来。美国体育产业的成长过程对我们有如下启示。

第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产业发展理念,拓宽体育产业发展的群众基础。人民大众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主体,当前在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背景下,要通过引入健身消费来夯实体育产业的成长渠道,把满足人民的体育消费需要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体育产业资源配置上不断迎合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利用政策引导人民体育消费,提高人民的体育消费能力,将体育消费增长纳入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健身的生活氛围,通过广泛利用现代化科技平台对不同地区的民众开展健身宣传活动,通过健身提升民众的体育消费意识,建立健康产业生态,在“康体结合”的社会背景下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引导健康消费,让体育产业普及全民,通过体育产业人群的增加来拓宽体育产业成长的社会基础。

第二,大力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业态基础建设。体育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产业融合的背景下,要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体育要素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以体育、信息、文化、健康、医疗、人才等多个要素的集聚创新来拓宽体育产业的成长基础,加大不同产业部门的合作力度,在不同产业业态之间架起沟通机制,通过制度促进产业耦合,发挥“互联网+”与体育产业的融合,推进体育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体育产业门类和业态发展,通过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创新驱动机制,培育社会多元消费主体,建设覆盖多个门类和领域的体育产业集团,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的溢出效益。

第三,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创新体育产业成长的制度。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推进体育产业成长的条件,而不断创新的制度机制能够激活体育产业成长的活力。当前,在社会化改革的新时代,要深入推进体育事业单位和体育协会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监管,改善体育产业结构,把体育健身娱乐业和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要调动社会不同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加快体育产业部门的职能转变,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通过权力下放和制度打造,将工作重心更多地向社会市场转移,选择一些市场基础好、群众基础好的体育项目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制度制定来激活社会力量投入体育产业发展,从而为体育产业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14.

[2] Michael,Packianathan.Gross Domestic Sport Product:The Size of the Sport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ofSportManagement,2001(2):12-19.

[3] 彭国强,舒盛芳.美国体育制度治理研究热点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1):78-84.

[4] Gallat.Antitrust Law and public alternatives for professional sports leagues[J].LaborLawJ,2003(3):166-179.

[5] Floyd Jones,Dana D.Brooks.Examining Leisure Sport Management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J].SportManagementReview,2008(11):77-91.

[6] 陈强.美国竞技体育持续走强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86-92.

[7] 王治君.美国体育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6-17.

[8] Mary A Hums.Governance and policy in sport organizations[M].New York:Holcomb Hathaway Publishers,2013:17-19.

[9] 彭国强,舒盛芳,经训成.回顾与思考:美国竞技体育成长因素及其特征[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5):28-36.

[10] Lisa Pike Masteralexi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port Management[M].Jones Bartlett Publishers,2011:15-17.

[11] BAYLE E,ROBINSON L.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performance of national governing bodies of sport[J].EuropeanSportManagementQuarterly,2007(3):249-268.

[12] David Broughton,JenniferLee,Ross Nethery.The Answer:213 billion the question:how big is the U.S.sports indus-try[J].SportsBusinessJournal,1999(12):23-29.

[13] 池建.竞技体育发展之路——走进美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78-80.

[14] 吴亮.NFL“超级碗”的成功及其对我国体育赛事发展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4-107.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体育发展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体育产业之篮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教师发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