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行为动因分析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
2018-11-25易铭裕
易铭裕
(武汉科技大学 体育课部,湖北 武汉 430081)
科学和规律的体育锻炼对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帮助,并且有益于预防非传染性疾病[1]。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缺乏体育活动(即成人每周150分钟的适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剧烈有氧运动的最低限度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全世界死亡的第四大危险因素[2]。《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调查公报》(简称公报)显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相比2007年明显增加,但是,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分布不均衡,除了50岁及以上人群外,其他年龄阶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相对较低。“影响学习”和“没兴趣”是6~19岁儿童青少年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前两项主要原因,而20岁以上人群中,“没时间”和“没兴趣”是其不愿锻炼的首要两项原因[3]。
以上数据呈现了一个现实问题,即人们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因是什么,而另外一部分人群选择不锻炼的动因又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察锻炼动机如何影响体育锻炼行为。锻炼动机一直以来是运动心理学家和研究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上个世纪90年代,关于锻炼动机的研究理论主要有三种:自我效能或社会认知理论、目标理论和跨理论模型。这些理论的优势是提出了与行为变化有关的重要认知问题,如能力的觉察和可感知变化的预备状态。然而,这些理论没有考虑到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兴趣或意愿,也没有认识到社会环境如何优化或阻碍动机的发展,以及支持可感知的锻炼能力[4]。有一种理论能解释在体育活动环境下不同类型的动机问题,而且还将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的心理需要有机地整合其中。这个理论就是自我决定动机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SDT不仅解释了动机调控行为的特性,还简化了动机发展过程,使人们能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并且坚持下去,或者退出[5]。本文梳理了目前SDT在体育锻炼领域里的研究成果,并对SDT理论框架内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SDT的基本原理如何在体育锻炼领域中发挥作用。
1 SDT的概述与发展
SDT是在White[6]和deCharms[7]两位人文主义学者对动机开创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的一种解释人类如何适应社会环境,并如何解决所面临问题的辩证、有机的元理论。SDT包括4个分支理论: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简称CET);有机整合理论(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简称OIT);因果定向理论(Causality Orientation Theory,简称COT)和基本需要理论(Basic Needs Theory,简称BNT)[8]。CET是SDT中最早形成的分支理论。CET主要以具有典型自我决定特征的内部动机作为研究对象,描述了社会环境状况对内部动机调控行为的影响。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指从事某项活动是因为活动本身能给个体带来满足感。当人的行为是由内部动机驱使时,他们会体验到快乐、个人成就感和兴奋感[9]。维持和增强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是能力和自主需求。支持能力和自主需求的环境因素有利于形成内部动机,而那些削弱能力和自主需求的任何因素则会破坏内部动机的形成,最后,CET认为内部动机过程最可能在有归属感的环境中存在。除内部动机外,很多社会行为不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如人们为了健康维持低脂肪、低热量的饮食习惯。OIT描述了非内部动机(即外部动机)驱使的行为如何被内化及整合到个人行为模式中,以便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外部动机具有两种鲜明且对立的特性,即自我决定性和控制功能。有更多控制功能特性的行为参与和精神健康及自尊的不良状态有关,而有更多自我决定性质的行为参与和行为的持久性及良好的精神健康状况密切相关[10]。COT理论主要有3个主要概念,即自主定向、控制定向和非个人定向。自主定向是行为的选择和调控与自身意愿保持一致,有些人更倾向于找到和跟随行为偏好的内在指标,即内部因果感知点(Perceived locus of causality)。具有这样特性的个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个人目标组织行动,更多由内部动机驱动,主观能动性强;控制定向是指行为与外部指示和准则保持一致,具有外部定向特征的个体将外部事件可能引起的压力作为认知和行动的关键因素;非个人定向是指行动的结果超出了个体所能期望的范围,他们相信行为调控的来源是不确定的外部因素[8]。BNT阐述了与动机、行为及行为结果有关的能力需要、自主需要和归属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当心理需要在一定环境下得到支持时,内部动机和动机的内化更易形成;与之相反,社会情境阻碍或忽视个人的心理需要时,内部动机、动机内化和积极的体验都会逐步衰退[8]。SDT的四种分支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动机提供了一个全面、有效和完整的理论框架。
2 锻炼动机
2.1 锻炼动机的分类
动机是SDT里最重要的概念之一。SDT将调控锻炼行为的动机分为三种类型,即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无动机(Amotivation)。内部动机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源于内在满足感的获得。例如,发展技能、自我挑战和兴趣。内部动机有两层含义:内部动机涉及个体的内在驱动力,而非外在驱使或引导;行为带来的奖励是来源于行为内部,即被行动所激励的内在自发状态。驱使行为的内部动机是心理需要,而非生理需求,提供能量支持[11]。公报中,“喜欢、好玩”、“强身健体”和“消遣娱乐”三种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都属于内部动机的范畴。外部动机泛指各种工具性行为,即驱动行为的是所期望的结果或外部环境,而不是行为本身。当参与者通过外部动机驱使参与体育锻炼时,他们会表现出“我必须”,而不是“我想要”进行体育锻炼,并且缺乏自主性,没有真正喜爱这项运动,也没有从运动中获得内在满足感。他们将付诸的行动看作是一种结束的方式,以达到获得奖励、避免惩罚和改善体形等为目的,最后很难坚持下来,甚至退出[12]。公报中,对6~19岁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调查显示,“升学考试”、“家长让练”、“为参加比赛”和“减肥塑身”这四种原因都应归纳为外部动机。无动机是指缺乏行动的动机,或没有行动的意图。从公报的数据看,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是无兴趣,或认为体育锻炼有碍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感到自己在运动方面能力不够,自己的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或者觉得体育运动会带来不期望的结果。许多研究证实无动机与负面经历和后果有关[13]。
2.2 外部动机类型
在SDT里,外部动机有四种类型:外部调节(External Regulation)、内摄调节(Introjected Regula-tion)、认同调节(Identified Regulation)和整合调节(Integrated Regulation)。这四种类型从外在控制特征到自我认可和自我尊重,再到具有自愿和自主性进行区分。外部调节是行为的执行受到外在的强化影响,如避免惩罚或获得奖励。例如,一名初三学生努力进行中长跑训练是因为想顺利通过中考体育考试。这里,动机来源不是行动本身,其因果感知点来自外部事件。因此,这种动机类型取决外部监控的可持续存在以及存在的强化。外部调节是SDT中具有高控制性和低自主性的外部动机类型。内摄调节指行动者执行活动是因为要获得他人的赞同或避免他人的反对意见。与外部调节里他人用奖励或惩罚控制行动者的行为不同,内摄调节是用内在情景控制行动者的行为[14]。例如,对于一位参加有氧课训练的女士,她的参与动机有可能是内摄调节。她会因为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而感到自豪;相反,如果她没有做到,就会感到羞愧和焦虑。从另一角度看,内摄基于自尊相关事件和自我涉入[15]。外部和内摄调节都代表了动机的控制形式,行动者被压力和事件所控制。认同调节是指个体认同其所从事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相比外部动机的前两种形式,认同调节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例如,一名锻炼者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是能促进健康和增强活力。虽然他或她被外部动机驱使(行为具有工具性),但行动表现出自主性和自我认可。当锻炼行为的调节被同化,然后纳入到个人整体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中时,这种动机的调节形式就被称为整合调节。这里,锻炼价值与锻炼者追求的其他价值和需要相一致。因此,个体不仅表现出更高的自主性,而且动机调节形式还稳定地融入到人格中。
2.3 动机的自主连续体
大量实证表明,动机的调节形式典型地表现出自主性由高到低的一个连续体。具有最高自主性的动机类型是内部动机,然后依次为整合调节、认同调节、内摄调节和外部调节。Ryan和Connell首先验证了这种连续体的假设,他们的研究证明了动机评价的准单纯模式[16]。在这个连续体中相邻的动机调节类型之间有最高正相关,而随着相隔的距离增加,动机类型间相关性会随之减少。这种动机类型的基础结构在很多跨文化邻域研究中也得到支持[17-18]。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动机类型的连续体不是一个发展的连续体,也不是一个阶段性模型,而是一个有关自我决定或自主性的概念连续体。某种行为调控不一定要从外部调节开始,然后转移到整合调节,而是可以从连续体中任一位置开始,这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环境会促使行动者获得某种新的动机调节形式。例如,在自主支持的环境里,一名健身初学者或许很容易认同训练的价值观,并积极地投入到训练中;相反,一名有经验的健美操爱好者非常重视训练,并将练习健美操视作自己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其教练用外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指导训练,于是她的动机调节形式或许就会转化为外部调节。事实上,SDT的研究发现个体间动机取向存在差异,但同时SDT也可以预测个体内动机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2.4 外部动机的内化
按照有机整合理论(OIT),人们本能地趋向同化和内化社会规则[19],但这种内在的趋向性必须有环境支持才会发生。更确切地说,人们接受并内化一种新的行为调控,其内化程度取决于行为背景下人们感到归属、自主和能力的支持状况。就内化的支持来讲,有机整合理论的一个前提是个体必须体验到能力感,无论行为是被何种动机类型(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或内部动机)所驱使。否则,个体就会表现出无动机。如果驱使行动的动机类型为内摄调节,个体不仅要感到有能力完成,还需某种程度的归属感(至少要有归属感的愿望)。对于通过认同和整合调节控制的行为,不仅归属感和能力感的支持是必须的,他或她还必须体验到自主感,即自我选择和自我认可。任何形式的控制因素都会损害动机的内化基础,因为它们阻碍了自主需要的满足。因此,动机的内化源自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即能力感、归属感和自主感[8]。
大量研究支持了有机整合理论的这一构想,并从动机结构、前因和影响作用的角度进行了验证。Hagger及其同事[20]检验了一种跨情景模型。在该模型中,体育课上的鼓励氛围被认为能影响到课后休闲活动的动机。自主支持的教学法与自主动机成正相关,自主动机又增强了参与活动的意愿,从而预测行为。该研究显示了一种情景下的激励信息植入是如何影响到内化过程,并形成可持久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Parish 和Treasure[21]考察了参加体育课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研究表明,在体育活动随年龄增大而减少的发展情景中,对任务教学定向的感知与体育活动中自我决定感正相关,而对强调成绩的氛围感知与自我决定感负相关。结果支持了当目标是增加体育活动量时,任务定向的教学氛围比以成绩为中心的教学氛围更重要。
3 基本心理需要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
SDT提出,不管是内部动机,或更多自主形式的动机调节类型,社会环境为动机自主性的产生提供了特定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指的是基本心理需要,包括三方面:自主感(行为来源自我的感觉)、能力感(在某种环境下有效掌握具有挑战性任务的感觉)和归属感(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能产生有意义的联络的感觉)[11]。在健身锻炼领域中,体育锻炼或多或少地有助于心理需要的实现[22]。Pedro J Teixeira等学者对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与SDT 的研究作了系统性综述。在综述中,研究者将基本心理需要和体育运动的关系研究分为两类: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和多变量相关分析法。对于能力感的满足(这是绝大多数研究选择的心理需要评价指标),收集的文献显示,一致支持能力感与体育锻炼呈正相关;对于自主感,双变量相关分析中,没有研究显示其与体育锻炼呈负相关,而在多变量相关分析中,其结果具有混合性;对于归属感,分析结果在双变量分析中具有混合性,但没有研究发现其与体育锻炼呈负相关。作者认为,归属感的这种低相关性可能与锻炼氛围有关。当锻炼者从事个体运动项目时,归属感的获得就显得不那么重要[23]。
综上可知,心理需要的实现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当心理需要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下得到支持时,内部动机的产生和动机的内化更容易实现;与之相反,当一种社会环境阻碍和忽视心理需要的满足时,内部动机、动机的内化和积极的体验就会被削弱。因此,心理需要的满足有助于人活力感的增强和健康的促进[24]。例如,对于参加健身课爱好者来说,能力感的体验会因预先设置的健身目标的实现或失败而产生差别;在减体重课程中,学员之间人际交往的感知(即归属感)会因人与人之间的氛围不同而有所区别;自主感或控制感也会因锻炼环境中交流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差别。锻炼者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感的个体差异主要是由需要支持来解释。当锻炼者基本心理需要在一定环境里得到支持时,无论个体是否重视这种心理需要,锻炼动机和健康状况都会得到改善和增强;反之,锻炼动机和健康状况就会受到负面影响。Wilson和Rodgers报道[25],从朋友那里获得的自主支持感与内部动机及认同调节呈正相关。
4 结论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SDT)提供了一个认知的平台,为我们阐明了体育锻炼行为的诸多问题。它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参与体育运动并持之以恒的原因及进程,还能指导我们应用和干预,以改善人的体质健康状况,提高生存质量。目前,欧美国家关于动机的研究非常活跃,SDT的研究是其中的热门领域,但SDT的研究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作为研究运动动机的框架性理论,SDT的研究还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1] WHO.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EB/OL].[2010-02-10].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 y/factsheet_recommendations/en/.
[2] WHO.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倡议[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
[3] 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EB/OL].[2015-11-25].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22/7331093.html.
[4] Heather Patrick,Amy Canevello.Methodological overview of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based computerized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J].PsychologyofSportandExercise,2011(12):13-19.
[5] Deci,E.L.,Ryan,R.M.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M].Rochester,NY: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2002.
[6] White,R.W.Motivation reconsidered: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J].PsychologicalReview,1959(66):297-333.
[7] deCharms,R.Personal causation[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68.
[8] Deci,E.L.,Ryan,R.M.Handbookofself-determinationresearch[M].Rochester,NY: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2002.
[9] Deci E.L.Intrinsic Motivation[M].New York:Plenum,1975.
[10] Deci,E.L.,Ryan,R.M.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J].PsychologicalInquiry,2000(11):227-268.
[11] Hagger,M.S.,Chatzisarantis,N.L.D.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Exercise and Sport[M].Champain,IL:Human Kinetics,2007.
[12] Ryan RM,Williams GC,Patrick H,Deci E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physical activity:The dynamics of motivation in development and wellness[J].HellenicJournalofPsychology,2009(6):107-124.
[13] Vallerand,R.J.,&Bissonnette,R.Intrinsic,extrinsic,and amotivational styles as predictors of behavior:A prospec-tive study[J].JournalofPersonality,1992(60):599-620.
[14] Ryan,R.M.Control and information in the intrapersonal sphere:An extension of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2(43):450-461.
[15] Ryan,R.M.,Koestner,R.,& Deci,E.L.Ego-involved persistence:When free-choice behavior is not intrinsically motivated[J].MotivationandEmotion,1991(15):185-205.
[16] Ryan,R.M.,& Connell,J.P.Perceived locus of causality and internalization:Examining reasons for acting in two domain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9(57):749-761.
[17] Bagoien,T.E.,& Halvari,H.Autonomous motivation:Involvement in physical activity,and perceived sport competence:Structural and mediator model[J].PerceptualandMotorSkills,2005(100):3-21.
[18] Matsumoto,H.,Takenaka,K.,Tayaka,N.Development of the exercise motivation scale for exercise adherence based o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JapaneseJournalofHealthPromotion,2003(5):120-129.
[19] Chandler,C.L.,& Connell,J.P.Children’s intrinsic,extrinsic and internalized motivation:A development study of children’s reasons for liked and disliked behaviors[J].BritishJ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87(5):357-365.
[20] Hagger,M.S.,et al.The process by which perceived autonomy support in physical education promotes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sions and behavior:A trans-contextual model[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2003(95):784-795.
[21] Parish,L.E.,Treasure,D.C.Physical activity and situa-tional motiv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Influence of the motivational climate and perceived ability[J].ResearchQuarterlyforExerciseandSport,2003(2):173-182.
[22] Wilson PM,Rogers WT,et al.The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in exercise scale[J].JournalofSportandExercisePsychology,2006(28):231-251.
[23] Pedro J Teixeira,Eliana V Carraca,et al.Exercise,physical activ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A systematic re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BehavioralandPhy-sicalActivity,2012(9):78-107.
[24] Ryan,R.M.,Deci,E.L.Overview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An organismic dialectical perspective[M].In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NY:Ro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
[25] Wilson,P.M.,& Rodgers,W.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autonomy support,exercise regulation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women[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04(5):29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