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建筑设计中立体主义艺术风格的解读

2018-11-24蒋鑫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创意思维立体主义审美情趣

蒋鑫

摘 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法国的立体主义艺术是西方现代先锋艺术的代表,对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从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出发,通过分析现代建筑设计中立体主义艺术风格运用的典型优秀案例,总结归纳出现代建筑设计中立体主义艺术风格应用的创意思维、审美情趣和表现形式,寻找立体主义艺术风格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完美契合点,以期为现代建筑设计发展拓宽思路,为现代设计对传统艺术文化吸收与借鉴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立体主义 现代建筑 创意思维 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1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是1907年至1914年发生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先锋艺术流派。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布拉克等著名的画家。立体主义风格的探索起源于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锥体来表现自然”的创作理论和实践,这实质上是20世纪机器时代、工业文明的社会现实在画家精神中的反映。立体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是1907—1909年的萌芽与起步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单纯的几何形态的追求,重点在于对对象形态的表达,放弃了对光色的分析;第二时期是1909—1912年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形式的分解仍是重点,而且并不注重整体的重组,颜色也比较单一;第三时期是1912—1914年的综合立体主义时期,进入这一时期,立体主义风格逐渐走向成熟,开始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局部的分解,色彩逐渐丰富起来,事物的形态又重新被重视,注重将具体的物体本身与抽象的结构形态的有效结合。

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追求的是一种几何形态的美,运用打散重构的创作手法,来达到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拒绝从一个视点观察和表现事物,主张以多个视点和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事物,把三维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二维空间的画面。传统的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审美趣味被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所替代。受塞尚视觉立体形象观念的影响,立体主义艺术家进而转向一种对心理的立体形象的追求,它依靠的不是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是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成为了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副立体主义作品,该作品打破了传统人物的造型模式,在画面中强调用直线、曲线来表达所构成的轮廓,画中五个裸体少女的形态各异,五官错位扭曲,背景用大面积的色块填充和几何碎块的阴影使画面空间感对比强烈,通过块面的虚实变化保持画面的平面效果,使画面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阿波利奈尔解释这种惊世骇俗图形存在的理由:那就是并非模仿的艺术,它是以创造为目标的构想艺术。

2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是在20世纪初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它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漫长的酝酿发酵的过程,其中经济发展、技术革命、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都起着关键作用。18世纪中叶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工业化大生产,改变了城乡居民结构,城市规模随着大批农民的涌进而不断扩大,如此,对建筑的需求和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钢铁与玻璃新材料的使用,使得建筑进入一个革命时期,现代建筑随之产生。它解决了当时突出的两个难题:一是解决了大部分的现代城市规划、现代建筑与形式、大量的广告传媒等设计问题;二是把以服务少数权贵为主的设计中心转移到以为普通大众服务为主。现代建筑的真正发展,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德国的包豪斯对现代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奠定了现代建筑和现代设计的思想、实践和结构基础。现代建筑是反古典建筑风格,运用新材料,延长建筑寿命,融合智能化所设计出来的现代化产物。

3立体主义之于现代主义建筑

3.1解构与重构的创意思维

立体主义艺术家追求的碎裂、解析、重组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形态为展现目标,以多角度的视觉来观察和理解事物,将多个视点并置于一个画面中,以此来表达完整的物象。这种对传统的反叛,对新事物的探索,对事物的解构与重构和多维空间呈现的设计思维给现代建筑的设计创意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例如,西科德医学大楼就是借鉴了毕加索的肖像画《reading》的构图和视觉效果,整个建筑立面是借鉴《reading》的构图形式,宛如一名少女手捧一本书坐在椅子上,把两者放置在一起,有一种神态相似的既视感。每一个构图都像是一幅戏剧性的画面,抽象化的创作,使得许多视角都能被表现出来,二维与三维的空间关系发生了改变。立体主义艺术家是根据自己情感和意识去创作,在创作过程中需要突破各种束缚,各种传统美学与道德的限制,甚至是打破建筑、雕塑、艺术之间的边界,他们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创造完全个性化的语言系统,充分地表达自我真实的一面。立体主义这种看似是背离常规的设计思维,其实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这种反常合道的设计思维表面上看似荒谬,却是真实的描绘,这种似是而非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内心思考的经验糅合,以达到反常态的情景。现代主义建筑在立体主义这种反常合道的设计思维的影响下,努力打破理性秩序的视觉习惯,不断地借用立体主义绘画的创作手法,赋予建筑新的涵义,让人们重新审视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关系。

3.2几何、拼贴、交错的审美情趣

立体主义艺术风格以及派生的构成派和风格派摆脱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再现对象的方法,是将事物几何化抽象化,用最原始的几何图形去分析、理解并表现对象,表现的是抽象的几何美感,这种审美观念被现代建筑传承和发展。不管是中西方的古典建筑都注重对建筑的装饰表现,而现代建筑否定了任何无用的表面装饰,转向对建筑的空间造型语言的掌握。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曾经说过:“我在几何中寻找,我疯狂的寻找着各种色彩以及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菱柱的升高和彼此之间的平衡能够使正午的阳光透过立方体进入建筑表面,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他设计的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整个建筑使用了最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平整的白色外墙来表现,建筑表面没有任何装饰,唯一可以称得上得装饰部件就是为保证光线而设计得长条形排窗,建筑的构图灵活均衡而不对称,设计手法简洁,造型简练,很好的体现了几何形体的美感。

立体主义绘画所创造的拼贴和交错手法对现代建筑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立体主义突破传统的绘画模式,将实物引入到绘画作品中,不同材料的物体进行叠加组合,形成了新的绘画体系。现代建筑设计在拼贴手法的继承和使用上不仅表现在形式方面的拼贴,还表现在对于文脉的拼贴,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文脉进行拼贴,拓展了建筑的意义,使建筑造型表现和文化内涵更加多元化。拼贴手法所表现的非和谐、非统一逐渐成为当代艺术界的典范,这种新型的艺术创作手法改变了人们的艺术认知方式和审美观念。拼贴和交错的手法使建筑的形态、空间处于一种交错并置的形式,使建筑的空间形态富有动感和表现力、更具自由。詹姆斯.斯特林设计的斯图加特新州立美术馆是立体主义拼贴手法的典型代表,它的平面布局是一个圆形建筑在U形的主體建筑的正中间叠加一个圆形建筑,在建筑的形式中处处体现着材料和结构的拼贴,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在于对文化的拼贴,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名流与大众,纪念性与反纪念性等,许多看似不能并置的元素被糅合在一起,将拼贴与交错的美感呈现给观众。

4结语

立体主义提倡的多视点观察和理解事物的视觉方法,对事物的解构与重构的创意思维,看似反常却合道的理性思维,这些都使得传统的建筑形式逐步瓦解,建筑思想不断被突破和革新,建筑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观念和建筑的功能使用有了新的认识。立体主义给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也为现代设计像传统艺术学习和借鉴提供了方法和途径,掌握立体主义精髓,可以为现代设计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七一.立体主义绘画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李云波.立体主义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创意思维立体主义审美情趣
立体主义绘画的先驱
立体主义迷宫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标志设计教学中创意性思维的拓展
平面广告中的创意思维方法探析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