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农业项目财务管理现状与建议
2018-11-24刘玲
刘玲
摘要 以安徽省五河县农业项目财务管理为例,结合当前县级农业项目财务管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的建议,以期为县级农业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县级农业项目;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建议;安徽五河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291-02
五河县是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1 429 km2,人口67万人,辖14个乡镇、216个行政村(居委会)。全县耕地面积8.87万hm2,年产粮食约70万t,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五河县坚持农业固本战略,不断加大农业项目投入,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增加农业项目投入的同时,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却存在管理不够科学、资金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如何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和促进农业发展更上新台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1 当前县级农业项目财务管理现状
总体上看,县级农业项目资金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近2年,随着项目工作不断规范,项目预决算越来越科学,项目审计工作越来越严格,对项目资金管理的水平也迈上了新台阶。但由于农业项目既具有项目工作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给资金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项目监管意识不强
管理学上有句话:“没有监督,就没有质量的保障。”当前,在项目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立项、轻监督”的问题,即管理者只重视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而轻视项目管理,对项目建设更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立项只能保证此项工作是有意义的,能够预见到它的价值所在,即预见是否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益。但有益的工作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便无法保证工作成效,甚至出现损害农民利益、伤害农民感情的“半拉子工程”“伤心工程”。因此,加强项目监管,保证项目按照既定目标有条不紊地推进,让项目对农业生产的效益不断释放,才是项目建设最重要的環节。关于如何管理和监督,简而言之,就是要明确资金用途及获得的实际收益。但实际实施中在县一级的农业项目申报批准后,往往出现执行与管理脱节的现象,对于项目如何执行缺乏后续监管,执行效果与质量效益无法保障,以致相当一部分项目完工后达不到预期效果,无法产生预期效益,项目建设效果大打折扣[1-2]。
1.2 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
要搞好管理就须制度先行,缺乏严格、可操作性的制度,管理就会无章可依,从而出现漏洞。为了加强农业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制定了多项财务制度,包括《工程招标制度》《财务管理办法》《财务资金报账制》《采购制度》等,保障了制度的科学、完善。但问题在于制度执行乏力,有的制度执行不彻底或选择性执行,有的制度出台后根本没有执行,形同虚设。由于制度执行不到位,在农业项目资金管理上存在把关不严、管理松弛等不按财务制度办事的现象,造成了部分资金闲散安排不当,浪费了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存在资金滞留现象,下级单位需要资金开展工作,但上级却工作拖沓,耽误了时间,影响了进度,使农业项目资金未发挥应有的效益[3-4]。
1.3 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发现,县级部门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未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仍然将日常事务与会计核算作为主要职能,未将工作职能转移到事前预测与计划、事中监督与控制及事后分析与总结。有的财务人员只具备传统的会计核算能力,缺乏必要的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未完善专业知识结构,缺乏及时解决财务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有的财务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运用计算机处理财务工作的能力不足,在运用信息技术管理财务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与此同时,个别财务工作人员的文明素质水平也需要提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资金监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将工作重心放在项目立项、项目争取和项目推进上,认为这些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不费心”,易于量化和审查。把项目工作简单化,成了“要钱”争取项目、“花钱”建设项目的过程。而监督则需要更多的实地考察、科学计算、质量保障等,工作难度与复杂度较大,若缺乏坚定的政治性、原则性与公正性则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2.2 缺乏专业监管人员
项目资金的使用牵涉到的人及相关部门很多,遇到的问题也千头万绪,需要有专业人员来处理。但目前在县级部门中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现象严重,有些项目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负责项目资金的事前预测与计划、事中监督与控制及事后分析与总结等工作,资金监督和管理不到位,资金使用出现诸多问题,无法保证农业项目高质量地完成。
2.3 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
有的部门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部门负责同志仍然习惯于按上级领导的意图办事、按计划办事、按照自己的喜好办事,官僚主义作风让财务制度执行大打折扣。有的部门负责人习惯于个人决策,无视制度规定,必然造成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实施力度不够,甚至挪用农业资金,错误地认为农业资金少给一点、迟给一点或者项目少一点都无损于大局,其结果是给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3 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的建议
3.1 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对农业项目财务进行全方位管理
全方位的管理就是除了监督项目执行进度外,还要监督项目质量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结合项目管理过程的特点,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一是“动”。管理部门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进行项目日常化管理。对项目进行动态检测、动态监督,按照立项的计划,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开展实地考察、收集和分析项目执行情况。监督项目的执行进度,考察项目的执行力度,全方位地对项目执行中的风险做出评估和预防。明确项目在不同时间段应该完成的任务,完成的任务和预期要达到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否真正能够服务于农业生产。同时远距离地监督、观察,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二是“静”。管理部门选取合适的时间、节点,对项目进行阶段性的检查、汇报,查看项目进展情况。静态地观察项目在某个“点”上的质量和进度。项目资金管理的“动静结合”,“动”就是要考察几个重要的节点的动态状况,“静”就是要明确其不同节点上的静态状况。使用“动”与“静”相结合的方法,多方位地保证项目的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此期间还要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按照农业会计制度核算农业项目资金,使农业项目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效益。
3.2 注重项目信息化管理,确保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的安全高效
搞好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推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必须从原始凭证的数量和质量把关,抓好会计分录的具体处理,认真做好账薄的登记、报表的出具、财务报告的评价等,目的是为了使财务能准确反映项目的真实情况。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发展触及到各行业、各部门的各个神经末梢,缺乏财务信息化建设便无法真正提升或者有效提升財务管理水平。随着农业项目的资产规模和发展规模的逐步壮大,农业发展的管理已进入科学化、精细化的时代。农业项目的财务部门也必须将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财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要积极推进和完善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财会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业项目财务管理水平的支撑作用。财务的信息化建设要本着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这样不但可以为财务人员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记账工具,而且还可以引入一套规范化的工作标准和科学化的工作方式,从而更有利于防止违规记账的现象发生,也是堵塞管理漏洞的必要措施。
3.3 加强多方沟通协调,推进财务管理的统筹化建设
农业项目的完成离不开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大力协作,财务管理也必须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和协调,否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农业项目的有效开展。政府是农业项目的指导者,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及有前景的农业项目扶持等都需要政府的全局规划与安排。财务管理部门要在资金管理工作中积极接受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争取理解与支持。要加强财政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及时和财政部门进行信息方面的沟通,尽量避免阻滞现象和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积极要求财政部门将农业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国家农业资金管理办法及时、足额、顺畅地落实到位,保证农业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财务服务于农业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最大公约数”作用。
4 结语
总之,农业项目财务部门既是农业项目资金的直接管理者,也是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者,只有切实加强农业项目资金财务管理,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和保障农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农业项目高效实施才能更好地服务农业、发展农业,才能使老百姓更好地得到实惠,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
5 参考文献
[1] 陈彤.关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分析:以彰武县为例[J].农业经济,2013(2):34-35.
[2] 叶邦银,吴艳璟.“村账乡(镇)代”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基于江苏射阳县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4):52-55.
[3] 陈共荣,刘丹雷.贫困县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6):70-74.
[4] 潘自强,俞桂球,楼君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新机制:浙江省新昌县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启示[J].农村经济,2008(2):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