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8-11-24梁晓燕

北方文学 2018年26期
关键词:音乐课程教学

梁晓燕

在元古时期,音乐起源于以声带为乐器的“歌唱”,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和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们创造出来乐器。1816年,约翰内波穆克梅尔采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节拍器,人们真正有了“乐器”的概念,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而早在五千年前的中国,中国最初的帝王——黄帝时期,诞生了第一位音乐家“伏羲”,他弹奏五十弦的琴,治愈许多人的心灵。春秋时期,孔子提出“诗,书,礼,乐”的理论,音乐的理念根深蒂固的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后来在中国朝代变幻中,各朝各代皇帝也宫廷音乐改变为舞乐,即诗、舞和音乐融为一体。人们对音乐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音乐不在是只有达官贵人娱乐的方式,音乐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一个人是否才华横溢的标准,音乐融入到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中!

一、音乐的现状及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现代生活中,音乐已经不在是过去娱乐方式的唯一方式。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对孩子们的音乐素养的培养,也是少之又少。学校更注重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理念太少。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对音乐学习也抱者轻松,得过且过的态度,觉得没有什么用。在这么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体悟到,学生本身虽然对音乐教学没有什么想法,但是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悟音乐的魅力。音乐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总称,但是音乐却能给人很多不一样的感受。所谓的音乐疗法和冥想记忆法凭借的都是音乐本身的魅力,只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音乐这种作用,归根究底一个人在掌握知识最z早的阶段就是在孩童时期。但在这个时候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家长对学生的期望都在于考好成绩,上好大学,却忽略了孩子本身的素质培养,这些教育理念与方法对孩子终究是有害无益的!

随着国民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的理念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现在大多数家长认为全方位发展是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的方式之一,掌握一技之长更是能在人才市场中脱颖出现,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所以现在对音乐的学习已经不仅仅是靠在校园中一些基本知识的普及,有大多数学生已经系统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的网络。这对于在许多音乐老师来说是非常乐意看到的一种现象,这表示大多数人对音乐给予一个人的影响也有了深刻的了解,音乐不再是从前举足无重的角色,音乐也被重视起来了!

二、音乐教育课堂教学新模式

笔者认为如果在课堂上教学顺应学生的想法,只是用一些简单而无营养的音乐作品是无法唤醒学生内心对音乐的喜爱和热情的。应该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首先应该与学校教学办协商,在安排音乐课程上,一周至少有一节,并且保证尽量不要被其他任课老师占课,保证学生有最基本的接触音乐的机会。第二是音乐老师应该选取许多著名的作品,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片段,并对截取的作品进行延伸教学。将作品中耳熟能详的旋律,用钢琴简单弹唱,让学生模唱感受到音符的跳跃。之后将截取的音乐片段中的旋律,换成音符,让学生有主观对音乐的看法,了解每一个音符所代表的音高,把握好音准。最后将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诸如大小调,大小和弦让学生有一些基础的认知并能有最简单的运用。

同时基础音乐知识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的空想,也不能只是照着讲义照本宣科,每一个老师在教育中都应该深刻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对音乐教育的独特理念。不能长时间单调的讲解音乐基础知识,进行枯燥的音乐技能训练,用我教你唱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学习。音乐教育与传统课程相较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道受业,它更是一种人的教育。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如何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教育人,培育人才是最真的目的。

三、举办并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大量的理论课程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魔力,还会加重学生厌弃音乐课堂。平常大量的教学课程,实际上就已经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如果像音乐这种轻松愉快的课程也大量注重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无非是雪上加霜。所以笔者觉得学校在一定的基础上,可以在每学期举办艺术节活动。只有让学生树立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正确思想,这样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参与兴趣,才能发挥音乐技能教育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的价值!这样同学们在活动中可以得到真证表现自己和实现与发挥自我的机会,体验全方位,多层次的音乐交流方式,从而进一步开放学生的创造力。特别是在初高中的学生,在这个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叛逆期,繁重的功课让学生感受到的是天性的束缚,用一些艺术活动,放松学生的心灵,同时又切实的感受并享受音乐,还能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也能让学生逐渐克服上场紧张,怯场等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参加艺术实践还可以让学生对现实社会的经济政治环境有更深刻的了解,还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就好似“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覺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相互合作意识及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责任心,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中的竞争与合作,才能锻炼了学生适应现实社会的应变能力,又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音乐基础知识不仅仅是通过刻板的应试教育或枯燥的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是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主动学习并展现自己对音乐的不同看法,在教学中采取实践教学的方法,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只有通过诸如类似的“升华”形式,学生们对音乐,学习乃至人生发展才能有自己的想法,展现这个在花样年纪中青春向上的样子,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音乐课程教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