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史”的“丰满”与“骨感”

2018-11-24高强

北方文学 2018年26期
关键词:教科书鲁迅故乡

高强

摘要:《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整部书稿以严密的逻辑和以“边缘”包围“核心”的推导过程使得论述呈现出了一种详实论据下的“饱满”以及论点明晰的“骨感”。藤井省三把考据作为重要的研究手段,论述的严密性,在数据、相关人物等方面上得以充分体现。作者以论据推演历史情况进而阐释理论,使文章更加具备史学感官上的真实性,也是使得作者要论述的中心“不得不”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鲁迅《故乡》;阅读史;藤井省三;教科书

《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作为藤井省三鲁迅研究的重要成果,为鲁迅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以阅读史作为切入口,用《故乡》这篇小说在中国近代以来各重要时期的被接受与解读来展现时代特征,完成在文学空间与历史空间上的双重解读。整部书稿以严密的逻辑和以“边缘”包围“核心”的推导过程使得论述呈现出了一种详实论据下的“饱满”以及论点明晰的“骨感”。

与绝大多数日本学者一样,藤井省三也把考据作为重要的研究手段。在得出结论之前,以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起观点的有力论据。然而这部书稿中更令人叹服的是他严密的逻辑。

以第一章第四节《报纸文艺副刊与文学杂志机能》为例,作者首先提及“最早将《新青年》上发表的《故乡》作为名作来研究的是文艺杂志上的评论文章。”之后,笔锋急转,又提出了“比文艺杂志更早对批评制度的确立做出贡献的还有一种叫做‘报纸副刊的媒体”,进而对副刊的缘起与“四大副刊”做了介绍。不止于此,作者借助《晨报副刊》和《京报副刊》的阵地特色与刊物主张,引出新月派与语丝派的大论争,得出“在处于欧洲化——现代化过程中,大众文化社会尚未形成的20年代的中国,报纸副刊成了宣传工具、大众媒体的实验室与试管。”

在这一部分的論述中,《故乡》承担的职责是叙述的引信,进而阐发出作者关于二十年代“副刊现象”与大众传媒的论述。

作者为延续上部分关于报刊的论述,以上海的“新小说”为例,延展出“鸳鸯蝴蝶派”,并借《小说月报》由于“五四”时期之后“鸳鸯蝴蝶派”的衰落而在1920年10月号发行量锐减至3000册,来论证阅读重心由上海向北京的转变。由此文学现象引出商务印书馆将目光转向北京的文学研究会,进而对文学研究会的产生以及其成员组成进行了详细介绍。由此,作者将《小说月报》的转型及主编沈雁冰提到论述过程中,于是引出了后文的论述“就《故乡》这篇作品最早发表评论文章的就是刚刚进行了改革的《小说月报》。”之后通过分析郎损(即茅盾)的评论来论述最早关于《故乡》的评论性文章,得出“业余作家鲁迅创作的《故乡》被业余批评家茅盾在商业性文艺刊物上做了介绍”的结论。

《故乡》又作为了结论性的对象出现,以文学重心的转移、文学研究会等重要文学现象为推导过程,是为了引发关于《故乡》的评论。藤井省三用业余作家和业余评论家来对当时的鲁迅和茅盾定位,阐明“五四”之后重要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基本属性以及作为大众传媒的商业杂志承担起的另一种职能,并且以“介绍”而非“评论”来对茅盾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进行定位,说明了最初关于《故乡》的评论性质并为后文“专业阅读史”的发生做下了铺垫。研究对象《故乡》不但作为援引,又在结论中出现,作者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得以彰显。

论述的严密性,在数据、相关人物等方面上得以充分体现。在《书店网的扩大与<呐喊>的传播》这一章节中,藤井省三由《呐喊》作为北新书局“乌合丛书”中的一部,以其出版状况与扉页标明的印数作为论据,说明当时《呐喊》的发行情况。作者借助几个参考版次上的图书印数进行数列分析,最终对二十四个版次的总印数进行了一个保守估计,推导出当时《呐喊》的总印数远远超过十万册。接下来作者又对商务印书馆的分店情况进行了细致的统计,从直观上展现当时全国各地书店的增加趋势,并引用铃木将久的博士论文对当时的邮政系统进行了介绍,最终得出“叙述故乡的丧失的《故乡》这一文本形式以及其广泛流通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由于20年代媒体社会的出现。”

作者在数据运用以及考据方法上具有极强的个性化意识,层层递进的形式让各部分的分论点“自然发生”且严密合理。《故乡》在《呐喊》中的流通状况旨在说明二十年代媒体社会出现为中国文学带来的重大变化。

后文郁达夫与郭沫若关于《呐喊》的阅读情况为介绍“朋辈推荐”这一当时重要的流通途径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事例论据,进而引出了下文“北京大学生回乡”这一传播方式。为介绍这种方式,藤井分析了中国学者蒙树宏的《鲁迅札记三题》中关于陈小航向学生推荐《呐喊》作为课外读物的片段,以及刘嘉编纂《中等模范文选》即云南省城出版的国语教科书的收录《故乡》的事实。进而作者得出“围绕以互相毕业生为媒介的流通,国语科与教科书这个大问题就浮现出来了。”

作者借助重要人物与作品来论证20年代媒体社会出现时的文学作品流通情况,不但如此,以最后一种重要流通情况为后文的主要论述重点以及全文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引出,严密的逻辑性使文章各章节之间与子、母结构之间形成了一个“套盒式”的结构,且在论述过程中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前进,因此说理显得异常“丰满”,而主线又十分清晰,一以贯之。

在这部书稿中,藤井省三以一种“边缘”包围“核心”的方式来对所要表达的中心进行分析,在大量的准备工作与严密分析之后,渐渐浮出水面的结论却也以“不得不”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一特征,充分表现在作者以时代和历史事件进行反推导的过程、以论据推演真实历史状况这两方面。

第二章开篇,作者以1976年毛泽东去世、“四人帮”被逮捕,“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这一历史事件展开话语,并着重书写退休老教师许志行于1978在《语文学习》上发表的关于青年时期毛泽东砸湖南长沙的学校里热心讲授《故乡》的文章,借以阐发作者对于1978年教育部阐明语文教学与语文教科书的重要性的推断。这段史实加推断的描述,为后文关于国文教材的整体论述做出铺垫。同样,作者在后文中借助古文课本的印刷和学生人数来推断1923年—1937年读者超过一百万依旧是借助“边缘”来对“核心”进行包围,这种侧面的包抄使得文章结构在螺旋中逐步紧凑,分论点从而渐渐清晰,借助时间的主线的发展,为读者梳理《故乡》的阅读史,进而对时代、思想政治的发展与变化进行反映。

以论据推演历史情况进而阐释理论,使文章更加具备史学感官上的真实性,也是使得作者要论述的中心“不得不”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有效途径。

以作者论证“农民当中究竟有多少人具备‘想象国民国家”这一问题的论证过程为例,作者以狭间直树的研究成果,选取1933年作为时间阈值,以农村人口四亿三千六百万比中国总人口即五亿三千万,得出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0%。为了得出农村地区人口的大概识字率,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主要以农民构成的八路军三五九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938年识字率统计,以表格直观地展现出数据,并得出结论:“9%以上的人不成其为《故乡》的读者”,在侧面得出当时中国绝大多数农民不具备“想象”国民国家的能力。

详实的论据在历史真实事件中具有极强的信服力,这样的推演使得论证过程更加平稳且富有张力,正是这一特点,使藤井省三的这部书稿呈现出个性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日本]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M].新世界出版社,2002.

[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猜你喜欢

教科书鲁迅故乡
故乡的牵挂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月之故乡
鲁迅《自嘲》句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