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的绿色教育生态分析
2018-11-24林青侯红英
林青 侯红英
摘要:本文从绿色教育生态的视域分析高职会计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养成和提升,在剖析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基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思考会计专业职业技能教学的初衷、职业精神培养以及两者融合的新路径。
关键词:职业精神 融合 绿色生态
一、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辩证关系
(一)职业技能。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职业技能是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参照,通过鉴定的方式来衡量的。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
对于高职阶段的专业学生来说.职业技能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学生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掌握专业职场的必备技术和能力。专业技术的培养有赖于学校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技术示范带领、实训指导:以及学生在课堂实训过程中的反复练习、调整、完善、提高的循环中方能良好掌握专业技术。
(二)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从事这种职业就该具有精神、能力和自觉。社会主义职业精神不同于其他社会制度下的职业精神,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就是职业领域内社会主义精神的特殊要求。第二.它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使职业利益同社会利益、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起来,各行各业可以形成共同的精神追求,即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等。
(三)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辩证关系
两者在内涵与外延的融合。职业技能之一的专业能力中有一项会影响职业人一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即个人职业人格。人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将越来越被重视,职业精神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赞赏,爱岗敬业、工作负责、注重细节的职业人格会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和推崇。这种个人职业人格实际上就是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每个职业人身上的投射。职业精神需要在职场中不断的体验.在体验中不断提升。而职业精神的培养和雏形必定是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生根发芽。
二、会计职业精神的行业特殊性分析
(一)会计行业的职业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从事会计工作,以前是需要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拿到从业证书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三门课程,其中必考科目即《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如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消后,初级会计师考试进行了新的改革.原《经济法》科目的考试大纲内容做了一定的修改,加入了《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科目中的很多考点。可见,无论会计从业的准入和职称考核如何改革,国家财政部和会计行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要求从未降低过,甚至是要求越来越高。
(二)会计行业本身的特殊性。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寄语,更是对会计职业人的精神要求。会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报表的真实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外各利益关系主体的利益。若因疏忽或有意隐瞒而未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甚或有贪污或其他类似行为;或与管理当局相配合,以虚假的财务报表共同欺骗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2007年的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雷曼兄弟破产。会计师事务所伙同作假,出具无风险的审计报告,掩盖公司财务问题,让纸包不住火是。爆发金融危机。
三、高职会计专业两者融合的绿色教育生态分析
(一)重技能,轻精神的绿色生态转变。绿色生态分析是在教育生态学的指导下,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教育活动,营造和谐、共同发展的生态系统。以往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培养仅仅是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及一切行为方式都必须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比如很多学校仅仅开设《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经济法》等课程,课堂的教学也侧重于对考证的关键知识点和考点的啃读和研究。并未关注学生职业人生的成长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重技能,轻精神的问题。从绿色生态的角度分析,会计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融合,应以学生的未来职业和人生为出发点,努力贴近学生的职业成长需要,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开展养成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在使自己影响深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亲身经历理解职业精神的价值并获得成长,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立足点。
(二)两者融合的绿色生态思考。职业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以及职业内部的相互作用,强烈影响着人们的情趣、爱好以及性格和作风。其中包含着特定的精神涵养和精神情操,反映着从业者在职业品质和境界上的特殊性。可见,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素质。在高职的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中,给予健康的绿色教育生态对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就我自己的学生来说,在与学生教学相長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上的木桶效应。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在复习初级会计的考试,普遍跟我说:老师,初级会计实务对于我们来说不难,老师上专业课很多考点都讲过,自己稍微再巩固下,七八分肯定是没问题的。初级经济就属于看完就忘的状态。其实这是因为学生对于涉及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这些职业精神的内容没有具象的记忆点,无法像技能点一样的深刻理解。这也是因为在日常教学时老师对于职业精神的教育教学的忽视造成。对于木桶效应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长板引领发展,给短板搭建多元化的成功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