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财政将不会为“刺激”扩赤字

2018-11-24万钊

证券市场周刊 2018年41期
关键词:总需求乘数财政支出

万钊

最近越来越多的声音在呼吁2019年中央财政加赤字,有些甚至将其列为首要的刺激手段,笔者判断期望值不宜太高。

理论上经济的总需求主要分为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政府购买三大类,那么中央财政加赤字,扩大政府购买的规模,就会扩大总需求,总需求扩大—生产增加—收入增加—消费增加—需求增加,重复循环这个过程,最后达到拉动经济的目的,这就是经典的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但是乘数效应在实际运用中绝非这么简单。上述的推导是假设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政府税收在传导过程中都保持不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当市场对经济预期比较差的时候,此时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都是下行的,而且由于经济下行,伴随的是财政收入下行。那么此时财政政策就有两种应对模式:

第一,财政收入下行,“以收定支”,财政支出也随之下行,这叫做中性的或者收支平衡的财政政策。这种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是一种“放大器”的作用,因为当财政收入下降,带来的财政支出下降,这无疑是在居民消费、企业投资下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恶化经济状况。

第二,财政收入下行,财政支出保持不变,财政赤字扩大。这种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是一种“稳定器”作用。当经济过热时,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此时财政支出不变,政府储蓄增加,相当于政府替居民储蓄,进而对经济降温。当经济下行时,财政收入下滑,财政支出不变,避免对经济下行雪上加霜。

那么当前的财政收入表现怎么样呢?2018年10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18年的最低增速。这里面也有一些解释,包括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影响,PPI回落对增值税的影响等,股票市场不景气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影响等。

这就意味着,财政收入的下行结果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为了维持财政购买的规模不变,适当扩大中央财政赤字是必要的。笔者认为,2019年,中央赤字率理应扩大,也很有可能会在“两会”上获得上调,但是这种上调主要是为了对冲财政收入下滑而做的被动调整,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极为有限。而且由于居民和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偏悲观,政府购买—总需求扩大—生产增加—收入增加—消费增加—需求增加,这个过程可能无法多次循环,即无法起到乘数扩大的效用。

那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假设政府购买增加1万元,那么企业营业收入就增加了1万元,那么企业就会通过工资、分红等方式,分配给居民,居民收入增加1万元。在理想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加后,会增加消费,那么企业的销售额和营业收入就会进一步增加,那么居民的工资等收入又会增加,消费会进一步增加,重复这个过程。

但是如果居民预期偏悲观,那么居民收入增加1万元之后,居民就会把增加的收入存起来,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收入下降甚至失业等风险,那么此时政府扩大购买就无法起到乘数扩大的效用。

再进一步从金融的角度思考,如果政府通过向银行发债来筹措资金,然后通过政府购买支付给企业,与此同时,银行将政府债券卖给央行来回补资金。此时银行有钱了(准备金增加),企业也有钱了(营业收入增加),但是由于市场对未来预期悲观,银行惜贷,准备金淤积银行体系,企业不投资,对经济同样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西方凱恩斯理论提出的政府投资对冲经济下行,该如何理解呢?其实在中国这些“累活”,过去都是由政策性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来做的,其量级可以参考2008年的“4万亿”。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央赤字率,笔者拍个脑门,赤字率恐怕要达到两位数。

作者就职于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猜你喜欢

总需求乘数财政支出
一组等式,两个规律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建议
论中国当前供需结构性改革思路
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监督的法律建议
宏观经济学中金融市场影响经济的分析
寻找突破角巧解算式谜
秦朝已有九九乘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