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尿毒症来临

2018-11-24常晓

人人健康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尿毒症尿液毒素

常晓

瓊瑶这位当代知名作家,可以说是一代人心中的记忆,其创作的许多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剧搬上银幕,令人耳熟能详。

不久前,琼瑶老师对外晒出一封献给丈夫平鑫涛的信。信中称,卧病在床的平鑫涛又患了尿毒症。医师跳过联系她,得到平家子女同意后便替平鑫涛插尿管。听闻平鑫涛因尿毒症被插尿管后,琼瑶崩溃不已。看着平鑫涛日渐肿胀不堪的手,她内心痛苦地呐喊:“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会为你心痛吗?”

《一封无法投递的信》是琼瑶写给丈夫的告别。很多人看到后,不由发出感慨:疾病而前人人平等,不管身份、地位和身价,不分贫穷富贵。

那么,这个尿毒症到底是个什么鬼?它有治好的可能吗?

对于尿毒症,估计很多人并不陌生。尿毒症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可谓是触目惊心,常被称为“第二癌症”,可想而知其对于患者造成的影响是多么严重。所以,对于尿毒症的治疗,一直都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尿毒症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病种,它属于肾脏疾病的总和,更确切的说是肾脏衰老的木期表现。据我国医疗机构统计,尿毒症每年新增病例约30万,其中约80%的死亡率,死亡人数高达近25万人。并且正在走向年轻化,10岁到30岁尿毒症患者占到了尿毒症患者总量的40%,在我国,因尿毒症需要进行透析或者肾移植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就有130多万。

如此看来,尿毒症虽不是什么绝症,但它的致死率却是极高。下而,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对健康极具危害的“第二癌症”。

医生眼中的“第二癌症”

“尿毒症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触目惊心的。”本刊医学顾问、第二军医大学长征肾脏病医院院长、肾脏病科专家梅长林介绍,当今社会有非常多的人因为不正常的生活习惯导致肾病,尤其是现在尿毒症正在走向年轻化。“肾是人体制造尿液的唯一场所,人体通过尿液排放使有害物质排出体外,肾脏通过调节酸碱平衡、水盐平衡来使得机体健康。一旦患上了尿毒症,可能就会导致我们的肾脏功能完全丧失,我们的身体就会因为无法进行新陈代谢而导致毒素和垃圾的堆积,使身体变得非常不健康,严重的会引起器官衰竭,甚至生命受到威胁。”

“我是一名尿毒症女孩,我的梦想是将此漫画拍卖1亿元,成立公益微笑基金。”不久前,一则帖子在网络迅疾传播,打动了无数网友的心。发帖人是家住重庆的26岁女生朱娅。

今年5月,尿毒症从天而降,朱娅不幸被确诊。她用11张漫画展现自己从患病前期到最后确诊的过程,把自己与死神的抗争经历全部描绘出来,让大家了解尿毒症,并知道如何进行前期预防。不仅如此,她还为网友画肖像,为自己筹集做肾移植手术的费用。白T、长裙、丸子头……刚做完腹液透析的朱娅脸色有些惨白。朱娅说,被诊断出尿毒症后她就知道,一直透析,或许最长能活十几年。但透析随后可能出现晕厥、断气等突发状况,身体抵抗力下降也可能发生其他病变。如果要当回正常人,只能换肾,但50多万的医药费让她望而却步。

朱娅一直保持着微笑,她想通过自己画的笑脸筹钱,换肾做手术。朱娅说,如果是为自己,她早就想放弃了,但看到妈妈这么辛苦把自己养大,就觉得要对得起她,哪怕身心受到摧残,也要坚持活下去。“我不想妈妈担心,我想继续微笑着活下去。”

如果说朱娅的坚强让人感动,那么刘志强(化名)的患病经历则算幸运。30岁的刘志强是广东阳江一家医院的骨科医生,一次夜班后觉得头晕,眼睑水肿,后被诊断出已是慢性肾脏病CKD5期——尿毒症。幸运的是,5个月后,他的体内已经移植了新的肾脏,术后半个月,他已经可以出院回家。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像刘先生一样,对慢性肾病的关注并不多,原因是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并不是那么明显,而且很多病症没有特异性,患者容易把这些症状和其他疾病混淆。正因如此,悲剧常都在上演,有时走过医院的长廊,听到患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内心总觉得愧对患者和家属们。”肾脏病科专家介绍,肾病本就是一种难治愈的世界级病症,而在现代医学中,肾病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被医生称为“第二癌症”。

尿毒症最让人抓狂的地方莫过于,它总不愿给患者多留一条路走,除了透析治疗,就是等待合适的肾源。在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今天,如何避免肾病发展为尿毒症,成了刻不容缓的课题。

“肾病种类繁多,发病原因各有千秋,最常见的症状有尿量减少、疲乏无力、恶心呕吐、皮肤干燥瘙痒、四肢水肿、高血压、心理衰竭、抽搐和昏迷等。由于这些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又容易让人忽视,所以总让大家防不胜防。只有远离尿毒症导火线,患者才能避免病情恶化。”

“来访”前的身体“信号”

毋庸置疑,在平常生活中,一提到尿毒症,就有很多人感觉到害怕。确实,尿毒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因为一旦出现了尿毒症这种病症,不仅对肾脏功能有很大影响,若不积极治疗,还会使肾脏逐渐衰竭,危及人的生命。而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透析,这对于身体各器官功能的影响也是较大的。

“一般情况下,很多患者在发现尿毒症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梅长林介绍,肾脏病的发展有4个阶段,分别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

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中,症状是基本不能察觉的。当病情发展到肾衰竭期,临床表现才会较为明显,但是此时肾病已经进入4~5期之间了,且肾功能开始快速衰竭。

如果能在早期(1~2期)发现肾脏病,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能够阻止病人患上尿毒症;倘若发现较晚,在中后期(3~4期)才进行治疗,那么能做的只有延缓患者的肾功能衰竭,让病情晚一些发展到尿毒症期。

“所以在平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表现,如果身体出现一些情况,很有可能是尿毒症来临前发出的信号,应当要提早发现,提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信号1:夜间起夜频繁

在平常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如果在睡觉之前,饮用了大量的水分,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起夜频繁的现象,特别是上厕所的次数特别多。并且还会出现尿频、尿不尽的情况。但是如果在睡觉之前并没有喝很多的水,还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我们的肾脏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应当要立即去医院进行就医检查,排除肾脏疾病的发生。

信号2:尿液不正常

在平常生活中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尿液,如果尿液的颜色不正常,出现红褐色,或者是更深的颜色,或者是尿液中含血的话,都是不太正常的。可能是肾脏功能出现问题而引起的,使一些血红蛋白进入到尿液中。而如果是有泡沫的话,那很有可能也是心脏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使整个身体中的水循环变得异常,而且还经常会出现水肿的情况。

信号3:血压升高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而且排除了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那么很有可能是肾脏功能受损而导致的。如果我们的肾脏出现了一些疾病或者其他情况的话,就很有可能使血管中的血压升高,出现高血压的情况。因此,如果在平常生活中出现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应该要多加注意,看看是否是肾脏受损而引起的。

信号4:精神乏力

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可能因为没有休息好,或者是长时间精神压力太大,经常出现疲乏的情况,但大多对这种问题并不是特别的在意。其实这往往就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忽略的信号。因为当身体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很有可能是肾功能不全所致。所以,如果长期存在这样的问题,休息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恢复的话,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

信号5:皮肤瘙痒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身体排毒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由肾脏产生,随着尿液排出到体外,而另一个就是通过皮肤汗液来把毒素排出体外。一旦肾脏功能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肾功能出现下降趋势,而且还容易导致身体内的毒素越来越多,这样毒素就会通过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无意中加剧了皮肤的不适感。

保护肾脏,别让尿毒症“找上门”

不少人担心自己会患上尿毒症,尤其时下尿毒症发病呈现年轻化走向。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让尿毒症“找上门”?

◆第一种:药不离口的人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虽然药能治病,但是它的副作用却是不容小觑,尤其是服用药物对人体肾脏是有非常大的损害的。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大约有25%左右的尿毒症患者是由于服用过多的药物导致肾脏受伤而引起的,所以说长期药不离口的人也是最容易患尿毒症的。

◆第二种:长期熬夜的人

经常熬夜会使人体原本的生物钟被打乱,尤其是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睡眠质量,使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下降,导致疾病入侵。研究发现,经常熬夜极易引发急性肾炎。若是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可能使肾脏发生病变,从而导致尿毒症。

◆第三种:泌尿系统脆弱的人

很多人在生活中特别不注意保持卫生,尤其是自己生殖器官的清洁情况,所以极易导致泌尿系统受到感染。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最容易受到牵连的就是人体的肾脏,从而就加大了患尿毒症的概率。

◆第四种:血压高的人

在人体血压比较高的情况下,会加大肾脏的压力,从而引发各种肾脏疾病。根据调查研究表明,有42%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曾患有肾脏并发症,而且每年高血压患者最终因尿毒症丧命的人也不在少数。

◆第五种:爱吃高盐食物的人

有些人饮食口味比较重,所以在平时经常会喜欢吃一些高盐食物。其实,经常吃高盐食物对身体健康特别不利,因为人体摄入大量的盐分,很容易加重肾脏的负担。时间久了不注意调理,可能就会容易使人患上尿毒症。

◆第六种:爱憋尿的人

眼下很多人工作比较忙碌,可能会出现憋尿的情况。但是经常憋尿,会使人的肾脏处于高压状态,易出现肾积水现象。时间久了不注意调理,就可能使人患上尿毒症。

尿毒症是一种特别严重的肾脏疾病,一旦患上就会危及人的生命。而目前常规治疗尿毒症的方法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之下,透析治疗费较为昂贵而且治标不治本。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而言,针对尿毒症的临床最好治疗方法是肾移植。通俗讲,就是用健康的肾脏更换机体内已经残破的肾脏,从而达到机体能正常进行活动的目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供体不足这一实际情况,而使得患者们需要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等治疗方法。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对肾脏的保护和调养,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尿毒症。

1.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预防尿毒症,首先要治疗和预防慢性肾脏病。尤其是肾病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血液和尿液内的肾功能指标变化,早期发现肾脏病变,及时干预,使肾脏功能能够长期稳定,不至于发展到尿毒症。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俗话说“治病要从病根起”,身体中的毒素与摄入的食物密切相关,平时饮食不要过多食用刺激性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多注意营养搭配,吃清淡一点,这样可以从根源上减少身体中的毒素。

3.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

尿液中含有大量毒素,若长期憋尿,尿道和膀胱就会感染或吸收毒素,容易引发尿路感染;毒素长时间蓄积体内就会造成肾功能损害,严重时可致尿毒症。所以要及时排尿。

4.避免过度劳累等诱因

临床证实表示,约有70%左右的患者是由于勞累引起尿毒症。人在疲惫状态下,精神紧张、反抗力降低、出现免疫反应等,可能造成上呼吸道感染、腰酸腰痛、腿肿、眼睑浮肿、蛋白尿,甚至导致血压升高、头晕等表现,最终导致肾脏损害。

5.养成监测自身病情的习惯

肾病患者如出现食欲减退、头晕乏力、尿量变化、贫血、高血压等状况,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尽早诊断是否存在肾功能进一步减退的可能,做到早期治疗或预防。

6.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一般情况下,之所以会发生尿毒症,很有可能也是身体受到一定感染所致。而出现感染的情况,大多都是因为不注意身体卫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有没有肾病,都应当注意个人卫生,一定要勤洗勤换内衣内裤,多开窗通风,或者是经常出去旅游爬山,呼吸新鲜空气。

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一旦肾脏受损将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尿毒症,就像一把尖刀,时刻威胁并刺痛着每个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灵。所以,为了肾脏健康,我们一定要改正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切莫等尿毒症来临时才追悔莫及。

猜你喜欢

尿毒症尿液毒素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What Makes You Tired
一类具有毒素的非均匀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跟踪导练(三)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人物
严苛标准方能清洗校园“毒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