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探析
2018-11-24曲海燕
摘要:从能力角度考虑贫困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贫困人口缺少在社会中获得自己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能力。要从本质上解决贫困问题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将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减贫的核心内容。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我国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在健康和教育方面已有较大的改善,但在心理、技术和发展素能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造成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受客观环境影响、福利依赖思想的作用、存在制度障碍以及缺少组织支持,文章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贫困人口;能力贫困;自我发展能力
随着我国扶贫政策的不断调整,开发式的扶贫方式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精准扶贫以来,我国年均减贫1 39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到4%以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强大的政治和制度优势为扶贫工作提供了顶层设计的强制力保障,由政府主导的外部介入式全过程瞄准的扶贫方式也为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2013年~2017年,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这4年中央财政投入的扶贫资金超过1986年至2012年27年投入的总和。在人力支持方面共选派19.5万名第一书记和77.5万名驻村干部驻扎在扶贫的第一战线,如此大规模的资源投入和支持在世界历史上鲜有。“穷人的银行家”也即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尤努斯认为“穷人本身能创造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在外界提供相应支持和援助的情况下,穷人通过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逐步摆脱贫困,形成稳定的脱贫和可持续的发展。目前我国仍有3 000多万名贫困人口,这部分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要确保这部分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的同时也要避免已脱贫人口的返贫,因此,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必须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外援与自立的有效融合,建立长效的减贫和发展机制。
一、 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概述
貧困从需求层面可以理解为个体的收入难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从能力角度理解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则不是收入问题,而是一个无法获得在某些最低限度需要的能力问题。1990年世界银行对贫困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对贫困的认定角度开始从收入转向能力。1998年阿马蒂亚·森正式提出能力贫困的观点,并认为贫困是对可行能力的剥夺。可行能力是一种自由和权利,自由和权利在此主要指免受诸如饥俄、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的困苦,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基本权利。这种自由和权利的存在,可以使个体选择自己满意和有价值的生活状态,如果缺少这种自由和权利,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的过程中无法进行功能性的活动,最终将会处于一种贫困的状态。导致自由与权利缺失的直接原因就是可行能力的剥夺。因此,如果把注意力从排他性地集中考虑收入贫困转到包容性的考虑可行能力的剥夺,就能按照一种不同的信息基础来更好地理解人类生活的贫困和自由。
作为自我发展能力的理论基础,能力贫困的落脚点在于通过个体可行能力也即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进而从本质上解决贫困问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指贫困人口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个体,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外部环境,依靠自身素能摆脱贫困、获得发展的能力。具体可以分为心理素能、身体素能、智力素能、技术素能以及发展素能五个方面。心理素能主要指摆脱贫自力更生的思想意识及向上的价值观等;身体素能主要指体能和健康状况;智力素能主要指教育水平、学习与创新能力及逻辑判断能力等;技术素能主要指专业技术能力和生活技能等;发展素能主要指人际交往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自我发展能力强调依靠内生动力促进自身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排斥外界的有效推动和辅助,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可通过培训和锻炼培养,具有内生性、自主性、可塑性及并发性的特点。在相同的地域和文化环境,面对相似的发展机遇时,农户的决策、行为以及最后的结果往往有所不同,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我发展能力的差异。作为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自我发展能力是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关键要素。
二、 中国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现状
中国在减贫政策设计和调整的过程中对自我发展能力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递进的阶段。1994年发布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提到扶贫开发的主要形式时提出优先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在贫困县通过兴办企业来改变县级财政的困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此时关注的自我发展能力主体是地区而并非个人,强调通过企业的发展增强地区的发展能力,尚未看到贫困人口作为减贫主体的重要作用;2001年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强调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作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并将其作为扶贫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此时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开始凸显;2011年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将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指导思想,从指导思想的高度对其予以强调;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将坚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基本原则。随着国家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逐步重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主要集中在健康方面和教育方面。与此同时心理素能、技术及发展素能方面仍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1. 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改善的方面。
(1)教育。由于教育方面普惠和特惠的政策支持以及资源的大量投入,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全国扶贫重点县7岁~15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997年的92.6%提高到2010年的97.7%,接近全国农村平均水平。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7岁~15岁非在校儿童比例为1.8%,比上年同期下降0.4%。贫困地区劳动力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比,从1997年的20%降低到2010年的10.3%,同期初中及以上劳动力比例提高了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贫困地区常住劳动力接受中短期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的比例,从1999年只有9.3%提高到2016年的27.4%。
(2)健康。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提升。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的自然村比重为44.7%,比2013年增长17%;所在自然村垃圾能集中处理的农户为50.9%,比2013年增长21%,村居卫生条件的改善为身体健康提供了基本保障。与此同时,2016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7.5‰,比1991年的50‰下降了42.5‰,同期孕妇死亡率从80/10万降低到19.9/10万,贫困地区医疗条件的改善为婴儿和孕妇死亡率的下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2016年贫困地区所在自然村有卫生站的农户比重为91.4%,拥有合法行医证的医生或卫生员的行政村比重为90.4%。医务人员以及卫生站的普及使村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大为提高。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中,身体状况为健康的人数占91.0%,基本健康占5.6%。
2. 自我发展能力相对不足的方面。
(1)心理素能方面。心理素能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等靠要”思想难以消除,内生动力不足。“等”就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政策、等项目、等落实;“靠”就是依赖心理,靠政府、靠媒体、靠推动;“要”就是坐享其成,要资金、要条件、要头衔。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贫困人群没有从根本上打破贫困的思想禁锢,难以形成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意识。精准扶贫在一定程度上使这种现象有所缓和,但长期形成的“福利依赖心理”难以在短期内消融。宿命思想以及麻木的生活态度往往使贫困人口禁锢于命由天定、安分守己的意识之中,缺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2)技术和发展素能方面。技术和发展素能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贫困人口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缺少表达自我以及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缺失既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也是身处贫困的表现。首先,缺少决策和技术能力。贫困人口在面对机遇时由于缺少相关的知识储备和判断能力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抉择,从而导致机会的丧失和浪费。或者在做出正确抉择的同时往往由于技术能力不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第二,获取信息渠道狭窄,处理信息能力弱。贫困人口人际网络简单获取信息渠道有限, 2016年贫困地区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外出的劳动力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比例高达39.9%。第三,女性自我发展能力低于男性。2016年贫困地区常住女性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比男性劳动力高18.4%,从未上过学的比例比男性劳动力高8.1%。女性劳动力就业仍以在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比男性劳动力低21.2%。第四,缺少参加公共生活的能力。贫困人口在公共活动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比较淡薄,缺少组织管理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第五,融入市场经济生活的能力不足。小农经济仍是贫困人口主流的生产和经营方式,随着市场化的进行,当穷人进入“市场”显示出由于自我能力不足导致的进入壁垒。
3. 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原因。
(1)客观环境影响。此处客观环境一方面指居住环境,另一方面指人文环境,这两者不是相互分离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由于贫困人口的居住条件相对较差,偏远的地理区位使贫困人口身处闭塞的环境,缺少培养自我发展能力的条件和机会,受周遭环境的影响自我发展受到局限,形成一种链状效应,并随着人际交往和代际传递逐渐固化。与此同时,由于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内源不足和外源不利的条件下制約了自我发展,难以形成自我发展动力。
(2)福利依赖心理。救济式的扶贫方式曾在我国占据了长期的历史舞台,再加上开发式扶贫早期的造血功力较弱,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物资的救助为主。因此一些贫困人口产生了惰性心理,将政府的救助当成理所当然。福利依赖的对象主要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中青年贫困人口,这部分因短期贫困受到救助的贫困人口由于福利依赖心理的产生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贫困对于这些人来说不是被迫的,而是自己选择的。
(3)存在制度障碍。中国扶贫的开展是以国家强制力自上而下推动的,政府主导在现阶段的扶贫工作中十分必要,这也是我国的脱贫工作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政府主导的过程中,贫困户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容易被忽视,一些地区的贫困户在扶贫工作中很大程度上是被动配合,对这部分人群来说是政府“要我脱贫”而不是从根本上认识到“我要脱贫”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如何予以落实还未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此外,在贫困户脱贫和干部考核的过程中并未设定与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相关的指标作为考核过关的标准,缺少制约性的制度设置。
(4)缺少组织支持。贫困人口在社会中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难以形成合力,再加上其本身的脆弱属性,在面临威胁和风险时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在接触新事物时也会存有顾虑。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放的环境必然会对所有人产生影响,这也是贫困人群所不能避免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发言权及谈判权极其微弱,贫困人口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缺少可以代表其利益的组织,以个人微薄之力谋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外界帮扶减弱或退出后,贫困人口由于自我发展能力的不足,缺少独自面对市场和发展的能力,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计,很容易恢复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仍然具有较大的脆弱性,一旦遭遇意外极容易返贫。
三、 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建议
随着我国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贫困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在关键的历史阶段,更要以新的理论和观念来解决贫困问题。目前我国贫困人数和贫困发生率的下降主要来自于暂时性贫困的减少而非慢性贫困,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是解决慢性贫困的根本途径。因此,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定要解决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1. 提高贫困人口在扶贫工作中的参与程度,通过干中学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扶贫政策的宣传、贫困成因的诊断、扶贫项目的选择、实施及脱贫成效的考核都应该让贫困户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使贫困户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贫困,为什么要摆脱贫困以及如何摆脱贫困。扶贫先扶志,脱贫意识的形成要在参与中培养,在参与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需要过程性的建设,参与到自我脱贫的各个阶段可以让贫困人口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锻炼,循环往复的在学习和锻炼中提高各项发展能力。参与是能力建设的核心,因此应该通过体制机制的设计强化贫困户作为主体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激发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尊重扶贫对象的创造精神,在实践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2. 以项目为载体向贫困户赋权,给予贫困户更大的自主权和主导权,增强贫困户对项目的拥有感和责任感。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党革命致胜的法宝,面对新时期的脱贫攻坚战也应当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群众最了解自己的需求,在政府和外界组织的支持和指导下可以充分发挥贫困人口的主导作用,将扶贫资源精确的瞄准到贫困户的迫切需求,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贫困户对扶贫项目的拥有感和责任感。
3. 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社区脱贫小组,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其中,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脱贫。贫困户作为弱势群体,在公共生活中缺少相应的发言权和谈判权,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争取有利的资源。脱贫小组可以以致贫成因为分组依据,同组内的成员具有相同的贫困属性,这样的分组方式可以使外界在提供帮扶和指导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脱贫小组的成立可以使贫困户有一定的归属感和平等感,组内所有成员有共同的脱贫目标,在脱贫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脱贫小组由小组成员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为贫困人口通过参与公共生活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创造了机会。
4. 重视非政府组织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专业功能。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扶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扶贫工作带来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投资发展银行等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多年的扶贫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的扶贫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除此之外,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非政府组织可以对我国的扶贫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评估,因此,可以考虑对非政府组织予以正名,将其纳入到规范的扶贫体系中,承担相应的组织功能,在扶贫过程中与各级政府及贫困户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對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的建设提供技术与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国宝.中国精准扶贫的进展和前瞻,选自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 阿马蒂亚·森.王宇,王文玉,译.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 阿马蒂亚·森.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 阿马蒂亚森.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 黄鑫鑫,安萍莉,菜璐佳,等.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研究——以东北粮食主产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5,37(9):1825-1833.
[6] 乔家君,赵德华,李小建.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差异比较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24(8):350-356.
[7] 刘七军,李昭楠.精准扶贫视角下连片特困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07-1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扶贫的实施进程及脱贫绩效研究”(项目号:17BJY111)。
作者简介:曲海燕(1991-),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村发展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贫困与发展。
收稿日期: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