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下独立学院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18-11-24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商业会计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会计专业考核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与国外优秀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国际通用型人才,有利于培养熟悉会计学专业国际化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级会计应用型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加入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的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以下简称ISEC项目)。ISEC项目旨在促进国内高校通过引入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推行优质课程教学模式,使参与项目的高校更新办学理念,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目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ISEC项目开设了国际会计、国际金融、国际物流等专业,各门专业课程均由商务学院的现有教师讲授。除了达到ISEC项目教学评估、取得教学资格外,任课教师还必须遵循ISEC项目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拟定符合项目教学要求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评价方式。

一、ISEC项目对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

ISEC项目属于嫁接型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即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各方高校,充分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中方通过开设外方制定认可的课程,达到学分互认,学生获得双方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该项目主要包括“2+2”模式和“4+0”模式;即学生本科前2年在国内院校完成通识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在进行英语强化课程学习后,符合条件的学生第3—4年可以在国外的合作院校完成项目后续课程的学习,完成学业的学生可同时获得国外高校学士学位和国内高校的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学生也可以在国内高校按照ISEC项目国际化课程体系完成全部4年的学业。

ISCE项目课程体系按照国外高校的课程体系进行安排,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英语强化课程。按照项目规定,第1—4学期主要安排通识课程、英语强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第5—8学期主要安排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拟定,教学大纲的设计必须充分体现明辨性思维和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教材应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或中英文教材,中文教材只能作为辅助教材,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英文原版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任课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体现ISCE项目的核心理念——明辨性思维,包括增加课堂的案例教学和学生讨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的考核也从单纯的笔试转变为多种方式考核,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等。

二、ISEC项目下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引入外方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要考虑教师和学生的适应性

ISEC项目的办学目标是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包括国际通行教学标准、英文原版教材和英语(双语)教学;但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必须考虑中外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差异,独立学院还要特别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多数国外高校提倡通才教育,采用模块化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包括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实践性教学课程模块”。中方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多为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并在各课程中强调实践教学内容。因此,在按照项目要求进行课程教学时,独立学院应分阶段地将国外教学理念与中国人的教育学习思维习惯相融合,改进后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一方面要体现国际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一方面还要考虑教师能否成功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授好专业课程,并且还要考虑学生能否适应这种教学模式,顺利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时要注意国内外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过渡

按照ISEC项目的办学要求,中方高校应按照国际化的教学标准设置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并采用外方高校推荐的英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在会计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经逐渐趋于一致,但是会计实务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与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而且独立学院的会计专业本身也有比较成熟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例如,国内外“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国内的“基础会计学”教学内容基本属于财务会计基础,强调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实务操作,重点是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的应用和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手工会计实务的模拟实训;国外的 “会计学原理”(accounting principles)包含的内容更广泛,包括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基本理论介绍,会计业务主要以商业企业为例。

因此,在拟定ISEC项目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时,应将两者充分融合,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角度考虑国内外不同教学内容的处理,为满足学生出国需要,采用国外教材,讲解国外的内容和体系,同时,还要突出讲解国内的会计实务,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外会计实务的差异。

(三)在引入国外专业课程教学考核方式时要考虑其实际操作性

在ISEC项目通识教育和明辨性思维的教育理念下,项目要求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摒弃笔试单一的考核方式,应从多方面考核教学效果,考核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课堂讨论情况、笔试等;其中笔试比例不应超过40%。这与国内独立学院的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可以提高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各种方式的操作性可能受到教学环境的限制,比如课堂表现及讨论情况衡量标准较难确定,也很难留下证明性的材料。因此,会计专业课程考核方式要提高各种考核方式的可操作性。

三、对ISEC项目中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处理好国际教学理念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关系

1.按照ISEC项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ISEC项目中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沟通能力的会计学高级管理和应用型人才,基于该人才培养目标,应将国内外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材进行充分比较,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调整现有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以适应国际化的教学理念。ISEC项目提倡的通识教育和明辨性思维都应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中有明确的体现。例如,在教学大纲中细化预计学习成果(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s),使学生了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会计技能,同时根据每项学习成果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 (Assessment Criteria),还应在教学大纲中列出阅读书单。

2.以改进的教学模式为基础,适当地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如前所述,国内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差异较大。例如,外方的“会计学原理”课程专业内容多但比较浅显易懂;与此相反,我国的会计专业课程从基础阶段到专业阶段强调严格的系统性,因而“基础会计学”课程专业内容少但比较深,难于理解,还包含了会计凭证、账簿等我国的会计实务操作。项目要求应选取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教材只能作为辅助教材,但笔者认为会计专业课程应选取中文教材和简单的英文原版教材同时作为授课教材,按照我国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授课,英文教材作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以我国的会计实务为授课重点,并对比介绍国内外会计实务的差异,指出与中文教学内容对应的英文教材,使学生既能掌握国际化会计学基本理论,又能顺利通过国内各类会计证书考试,避免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出现看不懂英文教材,又听不懂课堂内容、或专业课程变成英语翻译课的尴尬局面,进而影响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全面吸收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与独立学院同类别的普通专业相比,ISCE项目下各专业的单个教学班级人数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为容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案例讨论、任务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教师作为引导者,融入到学生中,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但由于独立学院的经费有限,任课教师到国外院校参观学习的机会较少,很难了解到国外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因此项目组织者应定期提供国外专业课程的教学录像,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国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以便应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

(三)按照ISEC项目专业课程考核要求,改革会计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

为了遵循ISEC项目的教学理念,项目要求采用过程式考核方式,每一门课程至少使用3种以上的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除了期末的笔试外,日常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情况、课程任务完成情况等。目前,独立学院ISEC项目会计专业课程的期末笔试成绩占40%,日常教学过程成绩占60%,这种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明辨性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充分体现国际化的教学理念。

但是,作为项目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笔者认为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提高平时成绩比例,使得学生对期末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够,与普通会计专业学生的成绩相比,ISEC项目下学生期末笔试成绩非常差,势必影响学生以后的会计证书考试。因此,在改进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时,应该辩证地应用多种考核方式,不能单纯地为了达到项目要求而盲目地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打消学生“只要天天上课,就能通过考试”的错误想法,向学生明确教学过程考核的评价内容和要求,使学生平时成绩更为客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ISCE项目是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参与项目的国内独立学院必须考虑中外专业课程教学的差异,国外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手段、课程成绩评定等方面都不同于国内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因此,独立学院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主体,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关注焦点,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不断改进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完成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的适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而培养出具有国际化、全球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会计专业考核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