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创新与应用
2018-11-24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玉林537000)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背景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社会经济形态,它是运用创新成果引领发展,颠覆原有的经济结构链,形成跨行业跨产业融合局面,并创造出一切事物普遍兼容的新态势。在“互联网+”时代下,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化手段进行财务管理,不仅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为便捷的运作平台,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机会和优势,体现其积极迎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表现力;有利于提高财务资金管理透明度,提升资产调控能力,促进各高校间资源共享和财务信息互通,实现高校财务信息的协同创新和共赢的局面;有利于创新财务信息化协同运行机制,建立起一套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动态协同模式,综合提升高校整合能力。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现代社会已迈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全面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信息化的热潮也进入到高校。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已逐渐发展为完整高效的管理格局,其应用的财务软件基本涵盖了预算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金管理等功能,同时也包含了学生学杂费收费管理、教职工工资发放管理、校园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整个软件的系统化程度逐渐完善和提高。高校不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如将财务系统和财务信息查询系统关联起来,使用用户可以在网站上随时登录查询自己工资薪酬的发放情况、财务费用报销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学生缴费情况等。“互联网+”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打破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不断融合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建立新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高校财务工作的服务能力。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校运营模式的更新换代,原有的财务管理系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务管理需求。换言之,高校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仅局限于报销、收费、查询财务状况等内容,而忽视对财务分析、财务控制、财务预算决策等方面的功能。同时,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应对当前经济的多样化发展需求,资金来源方式愈加多样化、预算制度全面性、多校区共同运作等因素,增加了高效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想取得飞跃性发展,就要求软件、硬件、网络技术均成熟、安全和畅通,建立起环环相扣、控制严格的高校财务管理程序,否则将会滞后和阻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
三、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系统模块互通性差,数据挖掘局限性突出
现阶段财务系统的软件模块相对齐全,构建了基本的运作模型,但财务软件系统之间存在的技术路线差异相对较大,财务软件各模块互通性较差,并且随着软件功能的开发,各高校可能为了财务数据的安全性而进行保密,会让财务软件系统与其他软件系统因缺乏信息接口或者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不兼容问题。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管理运作系统各行其道,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出现数据“断层”,数据利用率低下。“互联网+”时代,高校财务数据挖掘方面也面临新的挑战,在挖掘技术上局限性尤其突出,数据挖掘中可能会出现数据的异常和错误,这不但会影响到高校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而且可能会因这些错误的数据而做出错误的管理决策,进而影响财务管理。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和执行分离现象突出
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日渐趋多元化、管理日趋精准化和复杂化,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高校科研经费,以实现其真正价值,成为高校管理者最值得深思的问题之一。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尚不完备,对科研经费预算规划和决算管理尚不到位,造成管理和执行相分离。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管理认识浅薄,将科研经费变成“私人财产”等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对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不规范、数据归集模糊,加剧了科研经费的管控风险。现阶段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三)资产管理制度滞后于实践,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在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愈加重视的今天,为了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力度,在高校可配置资产膨胀的同时,如何管理日益壮大的高校资产成为管理者的一个难题。目前,部分高校对资产使用既不注重绩效考核,也未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更缺少健全的资产管理和使用制度,对资产的监督管理不到位。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资产的购入、调出、出租出借、报废、盘点进行全方位管理。
(四)未集成的信息系统造成资金动态管理困难,财务资金支付和结算手段尚未完善
在互联网环境下,科学管理资金不仅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资金链的最大效用,还将会对高校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目前高校对各项资金核算过程较笼统,专项资金使用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浪费现象。在编制资金预算时,由于使用者和管理者沟通不及时,造成项目资金的申请受阻和财政拨付进程迟滞的现象时有发生,尚不能完全实现资金的使用和监控一体化,决策评价系统仍不完善。这些问题的产生,大多是缘于资金信息跟踪缺乏、动态数据不能及时得到传递和共享。由于高校财务资金支付和结算手段尚不够完善,资金支付和结算业务流程又比较复杂,在资金结算业务量较大的情况下,导致报账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四、“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创新
(一)增加财务数据接口路径,有效使用财务数据挖掘工具
高校财务部门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促进高校财务软件的转型与换代,对财务管理软件中存在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功能加以改革与创新。利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开发高校财务系统间的接口程序,建立一个统一的高校财务数据信息接口平台,使得高校内部之间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数据信息的通信和交换。同时,增加丰富的外部数据接口,进一步提高高校与高校之间财务数据挖掘的自动化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利用 “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提供数据挖掘功能、满足服务、管理、决策于一体的分析与评价方案,设计适合于云时代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同时完善财务数据集成和处理方式,提高数据挖掘工具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对财务数据的利用和数据库的管理效率。
(二)将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衔接,建立有机统一的新式联系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应转变固有的经费管理模式,将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相衔接,建立有机统一的新式联系。将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归集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源头上扼制科研经费预算不合理、管理和执行脱节、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状况,做到科研经费管理的事前规范预算和监督执行、事中合理有效地利用科研经费、事后进行准确经费核算和数据分析。由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发展进程是循序渐进的,当两大系统交接后,仍要根据高校自身事业发展实时更新和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系统,这样系统的建设和施行才会逐步完善。坚持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普遍联合,经费来源和支出数据和财务管理系统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升“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以推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运用高校资产管理大数据网络平台,将管理制度落地执行
高校资产管理大数据网络平台是在原有的高校资产管理模式基础上,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有效集成功能,全面系统地对海量的高校资产数据进行合理性、系统化的分析和处理,从而构建一个适合本校的高校资产管理大数据网络平台。现代化的大数据网络平台能够将高校资产的详细使用情况以及资产的每一次变更等都统一纳入管理,可依据需要随时导出可用信息,满足管理者对资产的决策需求,实现科学的管理决策。高校资产管理人员通过资产管理大数据网络平台对可用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可以合理衡量和评估资产价值,减少高校资产的闲置和浪费等不良现象,增加共享机制,搭建跨院校使用固定资产的共享平台,提高资产使用效能。对高校财务资产管理的业务进行规范,获取有效的资产信息,将资产管理信息合理地运用到决策中,增强高校综合竞争力水平。
(四)进行资金的统一规划,建立动态协同的资金网络体系
建立以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形成一个高端的资金网络体系,以达到资金的预算、使用、管理全方位的高标准模式,这个完善的互联网集成系统会对资金进行实时的动态协同管理。高校管理部门的资金网络体系和财政部门资金管理系统及时沟通,增强宏观调控管理,以确保高校管理部门申请各项资金具备实时性和有效性;加强资金集中管理,进行资金的统一规划,将资金使用情况实时录入到资金网络体系,便于管理部门对资金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监控;制定奖惩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规范资金支出管理,实现动态跟踪,加强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资金网络体系中明确会计核算规则,实现资金的高效运转和资金链良性循环。利用互联网金融与区块链技术,不断对财务资金结算和支付方式进行全新改造,将第三方支付手段融入财务资金支付系统中,建立新型协同的财务资金支付和结算体系。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既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也面临着全新的、多方位的挑战。高校的财务管理必须顺应信息化良性发展形势,使之综合应用于一个深度兼容、开放融合、多数据集成的“互联网+”的服务高校的动态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集群,呈现出所有高校的运行状况和运作趋势,最终真正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新型协同创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