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上谈兵”的标准化要不得

2018-11-24包冬冬

劳动保护 2018年1期
关键词:纸上谈兵隐患标准化

文/本刊记者 包冬冬

2014年局安全生产法究修订者首次将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写入法律条文者成为企业法定职责。但是这项法定职责落实得如何?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否还有“纸上谈兵”的现象者生产现场隐患是否“依旧如故”?

自2011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至今,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7年年初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达标企业累计达到150余万家,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得到夯实。“但也出现了一些‘纸上谈兵’谈得很漂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他们表面上轰轰烈烈地在搞达标创建工作,实际上,生产现场隐患仍旧不少。”这是本刊记者在采访俞胜章时,他说出的一番话。

纸上谈兵的方法各不同

俞胜章,高级工程师,在企业基层从事多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6年来参与过300余家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专家评审、复评工作。他介绍:“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个好东西,希望通过标准化的管理,规范企业安全管理。但是,我去过的300余家已经达标的企业中,有30%在达标后,没有持续改进不说,甚至在倒退,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在‘纸上’达标,而生产现场隐患却很多。”

俞胜章举例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曾经一天内去的2家企业,主要看它们达标后持续改进的情况。其中一家是某国内知名民营机械制造企业,另一家是中韩合资机械制造企业。国内这家企业的自评报告、复评报告做得非常漂亮,当时在场的专家都认为,这家企业可能成为该地区标准化样板。而那家合资企业的书面材料相较逊色很多,有人提议,这家企业是否就作为该地区标准化的‘反面教材’。但是,当我们到这2家企业的生产现场一看,情况是‘猴吃麻花——满拧’(歇后语,意为完全相反,根本不一致)。我举3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满拧’的原因。第一,这家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是全厂禁烟的,结果在‘禁止吸烟’的标牌下面,以烟头为主的垃圾堆,有1吨多重。这绝对不是短时间内堆积出来的。第二,我打开生产现场的一个配电箱,看见里面结满了蜘蛛网,根本没人管。第三,我走进更衣室里,看见室内横七竖八、随意悬挂的衣服。其中有位专家,用这样一句话点评了这家企业的现场——‘整个一个原生态’,没有标准化工作进行过的痕迹。自评报告和复评报告就是做了纸上文章,应付了事。”

俞胜章本以为中韩合资企业连纸上文章都做得不到位,何况生产现场?但是,他说:“去看了生产现场,很意外。现场管理十分规范,制度、人员设置等几乎挑不出毛病,就是自评和复评报告写得实在不好。”

接着,俞胜章又介绍他在2017年上半年看到的一家企业。他说,“2017年上半年,我随队来到一家已有百年历史的啤酒生产企业进行安全执法检查。这家企业已经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在看这家企业的评审材料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是在现场,却发现了3个较为严重的隐患。一是企业内由于生产需要低温制冷,有专门的液氨车间。液氨车间要求使用具备防爆性能的电器,我问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如何管理防爆电器,多长时间维修一次。结果这名管理人员一问三不知。二是我们在检查应急救援器材的时候,发现2个正压式呼吸器中的1个钢瓶没有气。三是与液氨车间紧挨着的配电室,安装了一个普通的钢门,钢门上方还用了普通的玻璃,何谈防爆。”“查出了这么多问题,检查组当即要求企业的负责人第二天一早到所在地的安全监管局接受约谈,并立即整改。”

俞胜章说,“这只是我这些年参加过的安全检查中的2个例子,都是纸上功夫下得足,现场状况很糟糕。再有,最近我看到一家很‘厉害’的企业,将标准化工作中的岗位达标清单打印出来有600多页。我就问,您平时安全检查,会拿这600多页的材料吗?如果出了事儿,有时间翻这个清单吗?连管安全的人都不重视这个材料,还有人会重视吗?”这位本打算炫耀这份厚重材料的管理人员,没做回答。

为何“谈”得心安理得

为什么这些企业执意要“纸上谈兵”搞标准化呢?

俞胜章说,“我认为,有几个原因。首先,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存在不足。我反复研究了评分细则,以我多年在基层干安全的经验来看,这个细则还是不够接地气,静态的安全管理分值多,动态安全管理的分值少。举例说,目前的评分细则中,强调制度、机构设置、投入等静态指标,这没有问题,但忽视了动态安全管理,就是对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现并整改隐患的要求,这是有些欠缺的。”

“第二,在很多区县,安监局购买第三方服务,帮助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乐享其成,并不是主动提升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就为了一块牌子。2017年,我曾到一些企业进行现场咨询,发现了令人纠结的一幕。有些区县安监局,为了帮助辖区内的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拿出购买第三方服务的经费,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达标。有的企业苦于没经费,遇到这好事,当然就是雪中送炭。有的企业没有积极性,也就权当拿块牌子。在我咨询过的部分企业中,我发现,就有积极性不高的企业,负担不仅减轻了,还减过了,真是‘上热下冷’。这样的企业根本不想借着这个机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就为了拿块牌子,少了麻烦。如果安监局不购买第三方服务,积极督促帮助企业,积极性不高的企业是不甘花钱达标的。”

“第三”,俞胜章说,“前面说的那家准备了600多页材料的企业,就是某些中介机构为了收钱干的事。中介机构通过整理出来的材料厚度,证明工作量之大,才能换得好价钱。至于在生产现场好不好用,中介机构不负责。”俞胜章也追问过这家准备了600多页岗位清单的企业,是否为中介机构所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否认。

重视标准化改进中的管理要素

怎么办?

俞胜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建议,“对于企业,首先要重视每年的第一起事故或者未遂事件,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的会议或活动中,贯穿、学习标准化的考评要求,具体到考评细则中要求的某一点。同时,找到同领域内安全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与事故企业进行对比,尤其是事发环节的对比,重点介绍水平较高的企业在事发环节的预防措施,明确这些措施在预防事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脚踏实地地做了标准化创建工作,与‘纸上谈兵’的标准化创建,区别一目了然。”

俞胜章说:“其次,隐患的产生有人、物、管理的因素,实际上管理的因素是关键性的。没有搞不好的安全,只有不到位的管理。安全管理到位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都可以解决。我研究了2017年实施的GB/T 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还是将设备的安全状态作为标准化的评分重点,管理的比重仍然不够。建议还是应该更重视安全管理的作用。”

“另外,对于安全监管部门,隐患的自查自报还是不妥的。自查是可以的,但是自报的隐患肯定是无关痛痒的。建议重视企业隐患的整改率,对整改不到位的隐患问个究竟,实现不留死角。”

对于俞胜章提出的上述问题,全国很多省市都发现了,并发文或落实工作中一再强调。如2017年3月,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在《关于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期满复评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一些标准化达标企业并未真正开展自评、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导致部分已达标企业长期存在着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特别是有的已达标企业还存在着重大事故隐患”,并要求严格开展标准化企业期满复评工作。

猜你喜欢

纸上谈兵隐患标准化
纸上谈兵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标准化简述
纸上谈兵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交通运输标准化
“纸上谈兵”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