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2018-11-23王文霞

卷宗 2018年31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张之洞教育思想

王文霞

摘 要: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实业家。他不仅在实业救国方面贡献突出,而且在文化理论创新和教育救国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幼时儒家思想的熏陶以及晚清特殊的历史环境,对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张之洞改革教育体制、创办新式学堂、推行教育实践,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键词:张之洞;教育思想;教育实践

1 张之洞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1.1 历史环境的影响

时代的变革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推动时代的变革。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当时特殊的的历史环境。在英国的军舰尚未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前,东西方文化基本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强大。张之洞作为首批睁眼看世界的朝廷重臣,自知使命之艰,责任之重,于是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创学院、办实业、练新军,他认为“世运盛衰”的本质在于学术,而学术的重点则是培育人才。因此,张之洞从人才的教育抓起,让旧时代的人跳出传统的束缚,博历广闻,增长才干,以此来达到力挽狂澜,自强求富的目的,改变清朝腐朽衰败的局面。[2]

1.2 家庭环境的推动

张之洞的学问与思想,离不开幼时其父张瑛的循循善诱。张瑛早年勤学苦读,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在朝中为官,张家是典型的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张之洞出生在贵州,由于贵州多山,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连书籍都成为奢侈之物。但张瑛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特意拿出自己的大部分俸禄购买书籍,并为了子女阅览方便,就把书籍放到了他们平时读书学习之所。张之洞五岁开始翻阅经典,八岁时,四书五经已烂熟于胸,而后,他又开始作词写诗,文笔颇佳。[3]从后来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以及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来看,他小时候所读的各种儒家书籍和所受的文化的感染,都对他以后所从事的教育产生了特别深厚的影响。

2 张之洞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主张“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核心。1861年,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写到:“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最早提出了“中体西用”这一观点,到19世纪90年代,发表类似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而表达方式越来越明确,并逐渐定型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流行语,直到1898年,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旨集中阐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中学为体”就是清政府治国理政仍以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和封建文化为主体,不伤筋动骨,不改旗易帜,不全盘西化;“西学为用”就是深入学习西方近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用其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使清政府变强,以维护中国两千余年来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教育方面要首先承认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这是“西学为用”的前提和基础,而后再向西方学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来弥补“中学”的缺点与不足。虽然“中体西用”在当时人尽皆知,而且得到了一些人的接受与支持,但仍有许多人抱有其他看法,甚至并不赞同。早期的洋务派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自强”“求富”的口号,在前期的洋务派看来,中国与西方相比,缺的只是火枪、火炮、机器和工厂。而当洋务运动发展到后期,张之洞作为学习西方的主力军,对当时中国的认识就不止于“器物”方面了。他从“自强”、“求富”的基础出发,上升到了“求智”的层面,并且大胆学习、敢于实践、创办新学,引导社会进入全面的实践层面,并在实践的引导下,实现了制度革新、理念探索和文化转型,这也展示了一个文明演进的历程—实践,这就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4]

2.2 主张建立学堂和培养师资

要想培育出新型人才,就要培育出新型教员,无论哪个时期,师范教育都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在张之洞的新式教育思想中,师范教育也同样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早就清醒的意识到要想普及广大民众的文化教育,就要先建立更多的学院,但是,学校多了,那么对于教师的需求也就多了,这就需要建立一批师范学堂以培养大量教师。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学务纲要》,张之洞随之指出解决各学堂师范问题是发展教育的核心。“师范学堂,意在使全国中小学堂各有师资,此为各项学堂之本源,兴学之第一义。”[5]张之洞认为要想创办好师范教育必须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对教育类和教师技能类的课程加大关注度,显示出其师范的性质;二是要在师范学堂里增加小学堂,让师范生先在小学堂里实习教小学生,积累经验;三是规定师范生享受免费待遇,提高教员的社会地位,让其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以便营造出一种尊重老师的氛围;四是规定师范学堂的学生毕业以后,要最少教书六年。

2.3 提倡士子留洋求学

张之洞还提倡留学教育,因为只有身处西方,才能真正的了解西方、认识西方、学习西方。在张之洞看来,留学一年所学的东西,远远大于读“西书”五年所学的东西。因此,专门派遣人员出国留学,便成为张之洞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途径,成为其中体西用、改革学制的关键一环。关于留学教育,他主张:第一,“游学之益,幼童不如通人,庶僚不如亲贵。”[6]第二,他认为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因此,他特别重视留日。第三,要扩大留学教育的范围,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的内容不仅是文学、军事方面,而且还包括采炼铁矿、修建铁路、培养工匠以及设立警察局等。第四,他主张把留学教育纳入封建教育的轨道,制定各种留学章程,以约束留学生。

2.4 主张学制改革

在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下,张之洞首先意识到先进的教育制度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所以他提倡效仿西方建立一套自己的近代学制。在晚清改革期間,清政府派张之洞等人编制出《学务纲要》,推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包含基础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较完善的新学制。他认为,专门之学是专心研究一门学问,而公共之学,是大都只要求知道其大概意思,不需要深入地钻研。学制的推出,证明晚清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是中体西用在清朝存在的具体事实。除了推出新学制,张之洞还认为上课所需的教材要由国家召集搞教育的专门人员编写,而且所学习的内容要从简单逐渐深入,并且要通过考试对学生所学进行检测,这样的话,对于老师而言,要认真讲课,对于学生而言,要努力学习,不能偷懒。另外,张之洞主张学生要自己出学费还有伙食费,地方的乡绅要筹款建设当地的学堂,他认为办学所需的经费这样解决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加努力以学到更多的

知识。

3 张之洞的教育实践

3.1 呼吁废除科举,从课程入手,改造传统书院

随着时间的推进,旧式教育已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书院制度是晚清时期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但当时的书院,“有名无实者十居八九”,即使是仍在开办的书院,也是没有什么成就。面对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学校教育的固化落后,科举制度迂腐陈弊,张之洞大胆进谏,提出整顿、改革传统教育的主张。第一,他大力主张改革甚至廢除科举制度。1903年,张之洞等人在朝廷上提出减少科举名额。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再次上奏朝廷,请求从1906年科举制开始,所有的乡试和会试都要停止举办,科举制度就此停止。废除科举的请求正式得到清廷政府的回应,于是在整个中国教育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就被废除。第二,他还号召改革旧书院,创设新书院,变革书院课程。1898年,张之洞对旧式书院进行改革,在书院中把“中体西用”的理念用实践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在被改造的书院中加入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还加入了外语科目,这些被改造的旧式书院成为后来的新式学堂。

3.2 兴办各类学堂

张之洞明白学堂与教书育人紧密相连,只有扩学堂才能增进人才的培养和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张之洞一生创办了影响无数人的学堂。张之洞兴办的学堂主要有两类:一是洋务学堂,主要包括翻译、实业、军事等学堂。张之洞从十九世纪中晚期开始,兴办了关于翻译类的学堂,如广东电报学堂以及江南编译局等。又创办了实业学堂,如武昌的农务学堂和武汉自强学堂。除了实业学堂和翻译学堂外,张之洞还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学堂,重要的军事学堂主要有江南陆军学堂、武备学堂、广州鱼雷学堂等。这些军事学堂为清廷政府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壮大了清廷的海军力量,也为我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二是师范学堂,主要为了培育教师教员。张之洞创办了湖北师范学堂和三江师范学堂。1902年又在武昌设立了湖北师范传习所,在原来两湖书院的地方创办了两湖师范学堂,这些学堂的创办,为中小学校培养了许多老师。

3.3 派遣留学生

张之洞也同其他洋务官僚一样,十分重视留学教育。由于新式学堂纷纷设立,新式企业陆续创办,新式人才处处缺乏,留学生身价顿时百倍:“留学生至,各督抚顶而戴之,如获拱璧。”[7]在这种浪潮的推动下,张之洞进一步加快了选派留学生的步伐。关于张之洞的留学实践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体现出来:

虽然,张之洞在开新学,派留学生的姿态是积极的,但他所主张的选派标准、培养目的都是从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立场出发的,如果留学生逾越规矩,张之洞立即板起面孔,大加约束。1903年,张之洞奏请制定《约束游学生章程》和《奖励游学生章程》,对言行激烈的学生,采取退学、勒令回国等手段,对于循规蹈矩的学生予以举人、进士出身等奖励。

3.4 参与学制改革

张之洞参与起草并制定“癸卯学制”,建议改革并废止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这是其晚年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的贡献。1902年“壬寅学制”停止以后,张百熙,荣庆上奏朝廷,请求派张之洞会订全国学务章程。第二年清政府下旨“即派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将现办大学堂章程一切事宜再行切实商订,并将各省学堂章程一律厘定,详悉具奏。”[8]清廷当即旨准:“京师大学堂为学术人才根本,关系重要,即派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将现办大学堂章程一切事宜再行切实商订,并将各省学堂章程一律厘定,详悉具奏,务期推行无弊,造就通才,俾朝廷收得人之效。”[9]1903年,张之洞与张百熙、荣庆制定新的学制《奏订学堂章程》,因为这一年是农历癸卯年,所以又称为“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根据张之洞等人的奏订制定出了《癸卯学制》,此学制内容广泛,关于其内容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体现出来: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使清朝晚期到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睁眼看世界的优秀人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张之洞力主改革选拔人才的方式,促进了中国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的转变,开创了近代教育学制的先河。张之洞作为一个洋务大臣,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注重学习西方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仿照西方的教育制度对清朝的教育制度做出了必要的改造。可以说学制改革方面,张之洞起了领导作用,从他开始后,中国的早期近代新式教育模型开始出现。

第二,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在清朝末年,在张之洞等人的倡导下,一大批新式人才涌现出来,他们积极向社会各界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因为要想使国家强大,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清政府废除沿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大力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先进的知识。随着风气渐开,清末,出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新式人才与传统的旧人才相比,他们主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大多都怀有一个报效祖国的壮志,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民主思想并进行革命运动。广大学生的革命活动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尤其是出国留学的学生回国后向国内广泛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

总之,张之洞关于要想强国必须率先发展教育的主张是在他处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这种主张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开辟了近代教育新天地,为教育的发展演变注入了活力,但这种教育思想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位出发,带有封建性。张之洞的教育改革符合历史的发展潮流,是促进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力。

参考文献

[1]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0:52.

[2]李玉.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18-22.

[3]李玉.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4-8.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25-327.

[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98.

[6]张之洞.劝学篇·游学[M].吉林:吉林出版社,2011:132.

[7]宋秀元.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79:993.

[8]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6:499-501.

[9]胡钧.张文襄公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3-4.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张之洞教育思想
再论晋抚张之洞之口外七厅改制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张之洞被“教育”
张之洞军事思想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