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社会经济影响
2018-11-23高慧
摘 要:汉魏洛阳故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典型代表,有着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遗产文化。2013年入选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基于它特殊历史地位价值和跨区域交叉范围,本体开发和利用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本文从带动效应、综合效应、社会风险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个人一些看法。
关键词: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带动效应分析;综合效应分析;社会风险分析
建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的重要方式,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是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的特定公共空间,遗址公园建设可以有效促进遗址保护、研究展示,为遗址保护提供基本保障,为持续考古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利条件,为遗址精细化管理提供平台,同时有效实现中央财政带动地方、社会资金参与遗址保护。
1 带动效应分析
1.1 政府主导,高度重视
政府对大遗址保护极其重视,成立专门机构负责遗址研究保护、对外开放管理运营及遗址博物馆建设开放工作。
鉴于汉魏洛阳故城独特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国家文物局及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对该城址考古发掘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派出专门机构常驻洛阳,已工作50余年。先后接待国家领导人考察、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内外学术机构调研、新闻媒体采风、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大遗址保护项目督察组督查工作百余次。
1.2 市场介入
目前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没有对外正式开放,市场尚未介入,未来相应配套服务设施也会提升,将动态保护遗址本体及其依托的历史环境,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将保护利用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早日实现对外开放条件。
同时不断借鉴同行取其精华,比如故宫博物院、西安大明宫、殷墟等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成功实践模式,来实现居民、单位拆迁、安置,以及遗址公园建设,从而实现遗址保护与遗址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谐发展目标。
1.3 公众参与
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是遗址公园建设初衷所在。在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中,“民生”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在开放和服务方面体现显著公益性。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实现公共文化利益是最直接目标,但基于公众文化需求层次性,文化性并不排斥娱乐性,其需要融入娱乐性而提高公众对遗址所承载文化信息的感知、认知与体验。2015年以来,先后新华社“中国梦·丝路梦”、央视四套《国宝档案》栏目组、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世纪大迁徒》及省内外电视台等摄制组到汉魏洛阳故城遗址进行采风,极大增强名誉度。虽没有对外开放运营,但通过官网和公众号推广实现公众团体免费预约参观,累计接待人数过万。
公众素质是一个渐进过程,使他们通过眼前遗址去领悟背后所涵盖的历史渊源,怎么阐释、展示以及让公众参与进来的方式很重要,吸取社会公众力量,让公众志愿者参与到遗址服务及运营方面。通过博物馆陈列出土文物、大型遗址沙盘,设置考古讲堂和影像资料放映厅,普及考古学知识和介绍遗址内涵及发掘历程;通过考古遗址现场和遗址本体展示,可以半开放性展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专门设置分区体验专区,尽力按照考古成果进行复原,让整个遗址成为一个大的公众考古试验场所。利用周末、节假日接待各项体验活动,比如采取考古方法模拟复原;家庭组员可以参加与遗址展示内容有关的亲子活动比赛,比如制作体验东汉活字印刷术、体验北魏胡服射技;“从孩子和学校抓起”,变成社会实践大课堂,通过孩子影响他们周边同学和亲人,吸引社会更多力量关注力;公众志愿者参与实验考古,活态展示遗址过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能够加深公众对遗址本身的理解,让枯燥的专家之学变成公众参与的科学体验,而且通过公众参与管理和展示,考古遗址公园就成为联系遗址和周围公众的一个桥梁,遗址公园在某种程度成为当地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
2 综合效益分析
2.1 对遗址考古及保护的作用
目前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将残存的土质遗址封闭保存在保护砌体内,隔断人类活动和自然力对遗址的侵害,同时保护砌体采用传统材料、传统技术和工艺,再现遗址基本结构和布局,展示局部遗迹和出土文物,因其“保持遗存本体及历史环境的完整性”而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遗址公园建设可以将考古遗迹资源有效保护利用,既可供后人长期研究,也可供人参观及开展科普教育,体现教育与展示功能;考古工作是持久战,对于规模较大和具有重大学术意義的考古遗址可在园内设立规模适度科研中心,用于考古资料整理和出土文物存放与修复,同时为适度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条件。
2.2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基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的,遗址公园建设要变封闭式“死保”模式为开放式动态性保护模式,变经济导向的资源攫取式利用为可持续发展导向的综合性利用,遗址所在地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保护模式,无法与当地进行同步开发建设,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是遗址公园必须要兼有的功能。文化性与娱乐性融合是遗址公园文化产品开发方向所在,营利性是遗址公园现实要求和延伸功能,公益性与营利性互补,公益性是前提和基础,营利性是手段,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建设、特别是与改善民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实现“保护一处大遗址,可以让一个城市受益上百年、上千年”。
2.3 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遗址公园旨在将优美的环境与文化历史内涵紧密结合,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周边环境整治有机统一,促进城乡结合部大遗址保护,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城市新景观;其建成可以给当地环境带来改善、部分居民搬迁新居和增加就业岗位,有效面向社会、服务公众、惠及民生,找到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契合点,在强调大遗址保护工作公益性的同时,促进以大遗址为依托的文化旅游和文化消费。让政府、社会力量、民众都参与进来,拉近遗址与公众间的距离,让全民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得以提升,可以成为市民休憩、寻找城市记忆、对话历史文化的宏大场所。
3 社会风险分析
3.1 新兴产业对当地产生的不利影响
如何平衡快速发展的城乡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遗址公园建设启示:跳出“就保护而保护”的狭义理念,追求“文物保护、弘扬文化、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实现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和谐共赢”。
随着考古工作推进遗址规模范围扩大,遗址区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政府财政不足,需要将遗址开发利用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的资源依托,而封闭式保护模式下民众作为遗址所有者利益长期得不到实现,导致类群文化资源珍视意识、遗址保护参与意识缺失。同时遗产保护规划和开发都是政府行为,运营基本以政府拨款为主,通常公众只是以游客身份的参与,致使游览时间短、参与互动实践少。遗址公园遇到一种困境盈利模式的欠缺,比如被视为遗址公园“样板”的大明宫,在政府投入不足和盈利项目不足情况下,可持续发展也存在困难,依然处于“经济培育期”,暂时达不到平衡,但是通过民意调查显示六成人对大明宫的环境状况和群众文化活动是很满意的。
3.2 当地社会对考古遗址公园的钳制效应
可持续利用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利用功能的优化。我们要基于惠及公众原则,既要满足公众文化公共需求,又要从公众支持、资金补偿等方面提高遗址自我保护能力,实现其与保护在目的、手段和过程的协同,实现精细化管理。文化旅游是遗址最直接、最易于实现的利用途径,遗址公园建设虽不同于纯粹市场导向旅游开发,但是旅游者本身就是遗址资源的公众主体,旅游活动是公众感受遗址价值的直接方式,旅游收入是通过遗址利用来取得保护资金支持的重要来源。
基于遗产本体保护的特殊性,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肯定能够给当地经济、环境、人文带来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高慧(1986-)女,文博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文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