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交际素养的不足与提升
2018-11-23钟璐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口语交际教学研究也不断受到重视。但是,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语文教育观念的影响,口语交际教学似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教师口语交际素养就是需要提升改善的因素之一,师高弟子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优化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教师口语;交际素养;提升
1 教师口语交际素养的不足
1.1 部分教师口语交际能力不强
有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口语交际教学时是全部使用普通话,而少数教师因为个人语言习惯会在日常教学中偶尔使用方言。口语交际的交际性和互动性就决定着师生之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交流互动。然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是否标准规范直接影响到学生口语交际是否标准规范。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能说普通话”作为语文课程总目标之一,各个学段的目标也都涉及让学生学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对于教师自己和学生本身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教师如果自身有一些不文明的交际习惯,如说话不看对方的眼睛、说话带各种口头禅和语气词,时间一长,学生会受到教师这种不良习气的影响,学生也可能养成同样的习惯。同时,教师口语交际能力的不足,会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日常的沟通交流,比如教师布置某项任务时,语言表述不够准确精炼,赘述过多,这样会使学生无法把握教师说话要点,影响任务完成效果。教师口语交际能力不足同样也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训练,从而影响口语交际教学效果。例如,口语交际教学需要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无奇,不具有感染力,无法使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口语交际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决定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口语交际能力,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1.2 部分教师对口语交际内涵认识不清晰
口语交际教学相较与其他教学来说兴起较晚,教师能接触到的关于口语交际资料仅限于教材、课程标准以及教参等教学资料。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因素,口语交际的教学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较多教师对口语交际的内涵模糊不清。教师对口语交际内涵的认识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的教师将口语交际教学理解为听说教学,有的教师认为口语交际就是说话,平时注重学生语言规范就是口语交际教学。对口语交际内涵认识的偏差会导致教师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过程中只注重训练学生的倾听和说话能力或者仅仅注重说话能力的培养,容易忽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定位不清,教师的教学设计就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师只能参考教参和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无法针对性设计科学细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可能导致课堂活动枯燥乏味,事倍功半。
2 教师提升口语交际素养的途径
2.1 注重口语交际理论知识学习
扎实的知识基础会使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更有方向,更加得心应手。教师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基础和教学实践经验。教师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能够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地位、明确口语交际的内涵、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和类型和了解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等方面。所以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自身口语交际理论知识的欠缺部分,及时地补充欠缺的板块。首先,教师需要大量阅读国内外口语交际理论书籍、期刊和论文作品,对口语交际的基本理念有比较系统清晰的认识。其次,教师须深入钻研全国新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内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评价,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对于课标中不明确的地方应及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学习。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参加相关教学培训交流研讨活动的方式补充口语交际理论知识,通过观摩优秀口语交际公开课的方式汲取经验,并运用到自身课堂教学中。通过这几种途径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们的理论基础可以在教学中逐渐扎实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2 重视教学语言的文明规范
语言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纽带。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的每一句话或者每一个行为都有可能被学生学习模仿,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学生口语交际的规范程度。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自己的口语交际教学语言的规范化,尽量避免地方性语言的杂糅,以避免影响到学生对普通话语法的正确认知。其次,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身口语交际能力,注重课堂上口语交际教学示范语言的规范,不应出现表达含糊、大量赘述等现象,同时也要避免使用不文明话语和各种口头禅,注意语言美。
2.3 加强教学语言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应注重教学语言的设计,力求语言简洁准确、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要正确把握教学语言的语调和情感。单一的语调和情感很难营造出生动形象的语境,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教师恰当使用不同的语调和饱含情感的有趣的语言,可以给学生创造富有立体感的画面,使学生可以迅速进入教学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其次,教师要注重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副语言”的使用。例如,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认真聆听的动作和一个鼓励的微笑,能够使师生沟通更为顺畅,不仅能够凸显出教师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也能给学生树立榜样。窦桂梅在《教师要有语言意识》中指出:“教师就是第二本语文书,从某种意义上说,站在讲台上,你就是语文。只有教师掌握了语言表达的语调情感等关键因素,学生才会‘润物无声,自然习得。”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表达的意愿强弱、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积极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做到规范性、准确性、形象性的最大化。
2.4 不断积累,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能够直接体现这一点。教师的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表达神经,促进学生言语和思维的相互碰撞。这需要教师在学习口语交际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了解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比如文学、音乐、美术、科学等。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一本“百科全书”,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能够有自如应对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开阔的眼界,有利于教师对教材口语交际内容的深入加工和再创造,也有利于挖掘更多口语交际话题呈现在课堂中,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胡文杰.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师雪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3]李佳贞.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際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钟璐(1990-),女,汉族,江西万安人,万安县高陂镇高陂中心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