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年奇迹之后的增长潜力

2018-11-23林毅夫

财经国家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改革经济

如果想要可持续地发挥增长潜力,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应该辅以需求侧的必要措施。

《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9

本书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明确要在本世紀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宏伟的蓝图,许多具体细节都有待勾画:如何延续40年的增长奇迹?改革应如何推进?外部的不确定性应如何应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什么先决条件,对世界其他国家又意味着什么?这些正是这个新时代的关键问题,也是这本书特别想要探讨的一些新的课题。

新时代固然新,但作为其根本特征的趋势之一早已开始,那就是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渐进双轨转型的过程当中。这一过程的不断推进是促进稳定、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并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为深化体制改革铺平道路的关键。

自1978年转型开始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例如放开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准入以及农村改革等。但是,中国始终将稳定放在优先位置,给予缺乏自生能力的资本密集型大型国有企业转型期的必要保护补贴,而保留了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干预和扭曲。

在转型开始时,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与中国的比较优势相悖,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需要政府的保护补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资本的积累,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现在许多国有企业已经具备了自生能力,保护补贴由“雪中送炭”变为“锦上添花”,应该取消以避免由此形成的各种扭曲。只有这样,不断深化改革,中国才能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也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所在。

从多个方面来说,中国已经为未来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过去39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年均9.5%的增长速度,这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目前,中国作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与发达经济体之间还存在巨大的人均收入差距。这一差距代表了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说明中国在许多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还有巨大的后来者优势。2008年中国大陆人均GDP(用购买力平价衡量)只有美国的21%——这一比例相当于1951年的日本、1967年的新加坡、1975年的中国台湾和1977年的韩国。所有这些经济体随后都以8%~9%的速度增长了20年。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设备产业出现以后,出现了一种研发周期短、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的弯道超车型产业,中国国内人才多,并且可以为新产品提供巨大的国内市场,在这些产业的研发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东亚经济体在不存在弯道超车机会时,仅依靠后来者优势就能实现20年8%—9%的年均增长,我国从2008年起还具有20年年均增长8%的潜力应该不是一个过高的估计。

当然上述增长潜力的估计仅从供给的技术面来考量,能实现多少还有赖于需求面的情况,包括国内、国际的需求。国内的需求有赖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到位,国际的需求则取决于发达国家能否从2008年的金融经济危机中完全复苏,不落入“长期的停滞”。

有些人认为,追求GDP增长是一个危险的游戏,甚至认为当前中国面临的腐败、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污染等挑战正是其长期高速经济扩张所带来的苦果。但是,在1978年时印度的人均GDP比中国高30%,现在只有中国的20%,几十年来印度的增长一直落后于中国,如今却面临更严重的污染、收入不平等和腐败问题。简言之,只要潜力允许,让发展中国家不去追求高增长并非明智之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应当不计后果地盲目追求增长,如果中国想要可持续地发挥其增长潜力,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应该辅以需求侧的必要措施。

在需求侧,增长可以通过出口、投资和消费支撑。当出口增长大幅下降时(从1978~2014年的平均16.5%下降到2015~2016年的负数),许多人认为消费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重要驱动力,并认为消费比投资更加可持续。但提高消费取决于提高收入,提高收入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则要求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如果没有投资,就不会有创新和升级,收入和消费增长也将大受影响。因此,中国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用消费取代投资,而应该集中在改善投资效率上,从而让投资支持生产率提高、就业创造和工资增长,这些才是支撑国内消费的必要条件。为此,政府需要解决供给侧失衡的问题,包括杠杆率过高和产能过剩。

与此同时,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则是党的执政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致力于满足人民在环境质量、透明度、政府治理等关系到“美好生活”的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还要看到,中国的经济改革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已经二十多年,却仍然无法恢复强劲增长或完全摆脱通缩;欧盟似乎终于从始于2008年经济危机的衰退中走出,但复苏依然乏力,GDP年增长率只有1%~2%,失业率也居高不下;美国的表现要好一些,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预测其经济增长在2020年前无法恢复到3%。这一状态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发达国家一直没有采取艰难但必要的结构性改革。政府领导人明知结构性改革是恢复长期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却担心其对投资、就业和消费的短期影响所造成的政治反响。在低增长和高失业的时代,这些改革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日本,安倍晋三首相将结构性改革列为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前两支箭分别是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但五年过去了,第三支箭仍然引而不发,日本GDP年增长率也仍然在1%处徘徊。恐怕很多发达国家都会遭受类似日本的长期停滞的折磨,所有这些都容易导致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和政治不稳定。在英国,2016年的脱欧公投带来的是保守党在提前举行的选举中意外受挫。德國总理默克尔也为组成联合政府而屡遭挫折……

面对增长乏力、失业高企和不平等恶化的局面,发达国家的选民自然要投票来改变现状。中国需要为这些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但决不能反应过度。最佳的办法是保持定力,深化国内的改革,提高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并采取明智的、前瞻性的、全局性的政策,从而在“两岸猿声啼不住”时,确保中国能够“轻舟已过万重山”。

《哥伦比亚商学院商业策略课》

[美]伦纳德·谢尔曼 著 李欣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2018-10

作者运用大量例证,解答了如何应对公司高管可能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为什么实现和保持长期盈利性增长如此之难;公司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等等。

《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德]海因里希·盖瑟尔伯格 编 孙柏等 译2018-9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本书集合了15位思想家,分析并试图理解现时代精神状况背后的力量。他们跨越学科和国界来剖解当下的困局,在更广阔的历史情境中定位,探讨未来可能的轨迹。

《历史·声音·学问》

王东杰 著

东方出版社2018-11

本书撷取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的几个片段,探讨近代中国文化的结构性异变,以及崩解后的传统碎片在此过程中发挥的催生、转化与突破作用。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

[美]罗宾·内葛 著 张弼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9

从访谈者到局内人,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录了纽约与垃圾斗争的四百年历史,从曾经的污秽满街到现在的井然有条,追溯了纽约的废物管理历史,也改变了我们审视周遭城市的方式。

猜你喜欢

改革经济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中国经济
“改革”就是涨价吗?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