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菲利克斯·瑞恩德尔斯(Felix B.Reinders):以更优化、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式使用水资源
2018-11-23
本刊记者 王 慧 轩 玮
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菲利克斯·瑞恩德尔斯(Felix B.Reinders)
当前,全世界正共同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水资源循环周期中,全球水圈中的水资源总量是恒定的,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人口增长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唯一驱动因素。现在全世界有78亿人口,到2030年将增加到91亿,到2050年则会进一步增加到98亿。尽管不同专家对世界未来人口数量的预测数字略有不同,但不管怎样,全球人口的巨大数字连同诸多其他因素对水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导致了现在全球较为严重的缺水问题。
我来自南非,南非在过去几个月经历了非常严重的缺水问题,开普敦市已经连续三年出现干旱,市民的人均生活用水量仅有50 L/d。正常情况下,人均生活用水量应为200 L/d,若再算上虚拟水,全球平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3400 L/d。所谓虚拟水,是生产产品与服务所需消耗的水资源量,比如早晨喝一杯咖啡,生产它消耗的水资源就有140 L。由此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虚拟水的量是非常大的。要解决全球缺水问题,类似虚拟水的这些因素都必须要考虑到,在不同的用水场合,包括工业、农业、矿业及城市家庭等,都要以更优化、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式来使用水资源,包括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制造出相应的工具,以及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事务、应对挑战、解决问题。
科学领域的深入探索与技术研发也是我们应对诸多水问题的重要助力。回顾水利建设的几千年历史,再看当前世界各国水利建设现状,我们会发现: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人采取的水利工程建设方式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其中有很多很好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人们是用非常负责任的、优秀的、智慧的方式来建设水利工程的。一些国际水组织将 “探索并共享科学建设水利工程的方式”放在纲领中非常重要的位置,并设置专门的委员会关注如何以更加健康、更加科学的方式去建设水利工程。
要解决全球缺水问题,在不同的用水场合,都要以更优化、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式来使用水资源,包括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制造出相应的工具,以及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事务、应对挑战、解决问题。
国际上一直有关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讨论。水是人类的生命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水利工程是必需的,人们需要它们多方面的功能,比如水库的防洪、供水、发电功能等。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设施,如果没有经济发展,人类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粮食减产、能源匮乏等,而水、粮食、能源是人类社会各个国家发展的生命线所在。因此我认为,对于水利工程的利弊问题,首先要看到水利工程带来的效益,同时也要看到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尽量减少它们对环境的影响,这其中的关键是找到科学、恰当的方式。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万亩马铃薯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
对于水利工程的利弊问题,首先要看到水利工程带来的效益,同时也要看到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尽量减少它们对环境的影响,这其中的关键是找到科学、恰当的方式。
为了以更优化、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式使用水资源,加强国际信息与技术的交流合作十分必要,如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都是信息与技术共享传播非常好的平台,全球各地的人们汇聚一堂,分享自己的经验,展示各国的成功做法,了解学习到更多的智慧和信息。实际上,全球每天都有很多这样的国际会议与水事活动,国际灌排委员会每年都有年会,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科学家、工程师,都会在这样的场合分享他们的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些场合学习到应对当前及未来一系列挑战的方式。
农业用水占全球用水70%,保证农业用水对粮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历史发展至今,全球农业灌溉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灌区面积占世界总灌溉面积1/3的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农业灌溉大国。50年前,全球的农业灌溉方式是非常单一的,至今很多国家仍在沿用以前的传统农业灌溉方式,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国家,比如中国,开发利用大型喷灌系统、滴灌系统等先进尖端的灌排技术。政府在这些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水资源问题,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进行技术优化,努力把这些新的灌排技术推广到各个灌区和农户。
来到中国,我们看到治水的各个细分领域都正在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来努力解决各自面临的水资源挑战,如压减用水需求、控制用水总量、增加与保障饮用水和农业用水等等。我认为,这一治水方针非常有远见,是所有国家面临水资源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四个主要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