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教改实践探索
2018-11-23张佳俞倩
张佳,俞倩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上饶334109)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人才也提出更高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教改工作,要主动适应行业、人才需求变化,抓住机遇,深化学科改革,与旅游产业结构相契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综合性强,而综合教改有助于拓展人才培养渠道,提高人才教学质量。
1 确立综合教改目标,顺应旅游产业发展新常态
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来看,社会认知度低,学科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与核心知识缺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千校一面”,尤其是在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上,缺失实训基地,影响实训项目开展,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此,以综合教改为途径,重构旅游管理专业目标,积极主动适应现代旅游业、酒店业、会展产业等结构升级转型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教改主要措施
1)深化校企合作,构设协同育人机制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性、实践性、国际性特征显著,在综合教改领域,需要联系现代旅游业发展实际,强化校企合作,特别是与国际高端企业、区域一线旅游品牌的合作,实现“学科知识、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教育”三线合一教学,从师资人才引进上,与知名学者、资深专家,引进企业优秀教育资源,协同企业名师,共同组建教学师资队伍,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科教学水平,促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2)推进学科创新转型,打造人才特色
旅游管理专业在综合教改上,要体现人才的应用性,要通过校企合作,与国际接轨,增强学科专业特色。一方面,在旅游管理课程领域,将旅游规划、国际旅游作为特色方向,强调国际化思维,引入先进教学理念,注重旅游产业规划与旅游市场开发,突出人才特色。另一方面,深挖旅游管理,协同一线酒店品牌,从企业化班级建设上植入企业实务课程与管理培训知识。如设置“希尔顿班”,将专业课程教育与希尔顿酒店实践课程综合起来,吸引企业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教育向企业人力储备基地的转型,更好的对接企业。另外,延伸旅游管理在会展经济、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课程项目化教学中,通过会展策划实训、会展现场观摩、会展活动组织等实践教学,来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拓展课程结构,促进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教改,要从课程优化重组上,体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化解学科人才与行业、就业不衔接难题。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立足旅游管理专业教改需要,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环节的有序整合。建立以“学科基础通识课、专业特色核心课、素质拓展课、创新创业课”为架构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学分积累机制,通过将学习、实践、科研、竞赛等活动进行学分折算,来激励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激活创业意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深化教改方法,创新学习方式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在线课程、精品微课、共享网络课程资源,拓展了教改视野,也让更多的慕课资源得以开发和应用。通过构建开放性在线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线下翻转课堂相结合。引入国外教材、参考资料,优秀网络课件资源,如《管理学》、《会展策划管理》、《旅游学》、《酒店管理》《旅游经济学》等原版教材,直接导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战略管理思维,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在教法创新上,引入案例分析,倡导自主、研究性学习。结合教学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产业调研、案例编写、课堂研讨、实践应用等方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生成,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5)协同产教融合,营造创新产业氛围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教改的推进,要从产学研合作层面,完善创新产业教育体系,协同好创新创业课程、实验实训课程、第二课堂特色活动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改革课程评价与考核体系,面向学生开发多种课程群,与企业、行业深度合作,引入企业资源进课堂,重构课堂教学业务流程,促进学生“学中干、干中学”,更好的顺应和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另一方面,依托高校旅游实训、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积极开发实验实训课程,引进科研竞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实践体验。
3 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教改实践,需要创新教改理念,把握当前旅游产业发展新常态,聚焦学科专业定位,围绕学科专业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梯度建设、产教研融合等方面,融入创新产业教育。同时,结合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细化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完善学科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课程为平台,以学生为中心,积极组建学科教师团队,优化学科师资结构,以综合教改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加强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会展经济等学科师资的统合,从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优化上,提升学科师资整体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