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沟谷村文化生态伦理与旅游发展协调关系研究

2018-11-23李湘莹

度假旅游 2018年11期
关键词:沟谷古村落伦理

李湘莹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1 引言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党的十八大对作为科学发展观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题论述,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在旅游领域,《“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发展贯穿到旅游规划、开发、管理、服务全过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旅游业新格局。人们逐渐意识到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的有机结合。以山西后沟谷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文化和其独特文化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它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后沟谷村文化生态伦理与旅游发展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对于其或同类型地区的旅游开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后沟谷村蕴含的文化生态伦理内涵

文化生态伦理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伦理哲学,其中在生态伦理的基础上融入了文化伦理价值,并肯定了文化环境与生态环境共同形成的人文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不但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要尊重地方文化差异,以兼顾文化和生态协调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对于后沟谷村来说,其古村落文化体现的就是古村落文化生态伦理,表现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之中,即崇尚尊重自然的伦理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境界和遵循向自然适度索取的伦理原则。

后沟谷村“天人合一”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古村落文化是自然生态伦理和人居生态伦理最好的展现和表达。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因地制宜的村落布局、浓郁的民俗风情乡土文化和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和完善的风水体系构成了自然生态伦理中的生产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而传统合院式聚居的和谐相处模式、神庙祠堂阁楼体现的伦理精神追求以及悠然恬静、其乐融融的小农生活和处世境界更是形成了村落的社会空间、人文空间和心理空间,折射出丰富的人居生态伦理。

3 后沟谷村存在的问题

目前,后沟古村古村落文化生态保护和资源环境面临现状不容乐观。后沟古村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此同时,由于保护和维修不足,古建筑的损坏和侵蚀程度不断加深。此外,过度商业化也是后沟谷古村落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重复建设和盲目开发使得古村落的原有风貌遭到破坏,与古朴的生活方式极不协调,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总的来看,后沟谷村文化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过度商业化和文化内涵挖掘的不充分,伴随着旅游的发展可能面临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4 协调处理文化生态伦理与旅游发展关系的对策建议

(1)明确文化生态伦理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要协调处理好文化生态伦理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生态伦理中的基本问题是处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即处理人在追求利益过程中,与自然、社会关系的道德行为。所以,处理旅游活动与文化生态伦理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处理旅游利益与文化生态道德之间的关系。旅游活动必须遵循生态伦理,并以其为指导,在开展过程中全面贯彻文化生态伦理理念;同时旅游活动的开展又能促进文化生态伦理体系建设和完善,实现文化生态伦理价值。后沟古村旅游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发挥生态伦理的调节功能,尤其需要生态伦理正确的价值和文化导向,在遵循文化生态伦理及原则的基础上寻求可持续发展;而发展旅游则能实现文化生态伦理的价值,发挥生态伦理的指导作用,促进生态伦理体系的构建。

(2)基于旅游利益相关者进行文化生态伦理重塑

要关注旅游活动中的多元主体以及这些利益相关者群体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伦理的教化作用,并用文化生态伦理来对其行为活动加以约束,对其文化生态意识进行重塑。要发挥文化生态伦理的指导和调节作用,使人们在保护自然、保护乡村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体现人与自然在文化生态价值观重塑中的内在价值,从而实现对自然的道德恪守、自身利益追求的“至善”“至美”。

(3)建立一个良性的协调发展机制

旅游利益相关者进行文化生态伦理重塑之后,有必要尝试建立一个良性的协调发展机制,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文化生态伦理体系。文化生态伦理和旅游活动的联系是客观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与旅游系统结合的自然状态下。对后沟谷村来说,在特定环境下,古村落文化通过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本身就蕴含着文化生态伦理要素;旅游活动在旅游系统中创造价值,通过文化生态系统而实现多方效益。要进一步构建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文化生态伦理体系,而实现和促进这一体系完善的科学路径就是走古村落文化生态旅游发展道路。第一要立足于地方,科学规划,进行保护性开发,坚持以文化生态伦理为价值导向和道德原则,保护文化原真性,合理地进行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等活动,以适度的旅游开发获取的经济效益来完成对古村落的保护;第二要培育旅游者文化生态人格,不断提高保护自然、尊重当地文化的思想觉悟;第三,要进行文化生态伦理意识的重塑和强化,引导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思维方式,促进人-自然-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统一;第四是“传承与扬弃”,将传统与现代的生态伦理精神实质根据情况进行传承与扬弃,对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应在伦理的指导下进行创新思考和合理实践,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建立并完善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模式,实现后沟古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将推进后沟谷村经济发展、自然保护和社会文化的协调统一,从而充分实现村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形成一个文化生态伦理指导和价值驱动下的旅游活动与文化生态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沟谷古村落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基于原型网络对泥石流沟谷的分类预测
——以怒江流域为例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东河煤矿沟谷地貌下动载防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情人谷天池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