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声告白》的解构主义解读

2018-11-22张玉婷

牡丹 2018年26期
关键词:无声告白莉迪亚族裔

张玉婷

伍绮诗(Celeste Ng,1981-)是美国新兴华裔女作家,于2014年6月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该小说获得了2014年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征服了欧美文坛,并使伍绮诗成为美国华裔文学第二个高潮的续流。《无声告白》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讲述的是华裔詹姆斯和白人太太玛丽琳以及他们的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小女儿汉娜这样一个跨族裔婚姻五口之家的悲剧。小说以二女儿莉迪亚的死亡为主线,层层揭开了隐藏在这个看似幸福美满的混血家庭里的秘密。

一、解构主义批评理论

解构主义由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开创、亦以德里达为代表人物,是西方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解构,意在排除中心让事物呈现出开放式和多元化的特征。德里达主要以传统的二元对立为突破口进行解构,以便颠覆和清除等级与传统观念。德里达还创造了differance(延异)一词。在德里达看来,语言的特性是延异,即语义存在差异并且语义不断延迟、推后。因此,他认为文本的意义也是延异的、多元的。解构一部文学作品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揭示文本的不确定性,以便去中心,并揭示出文本意义的多重性、无限性。二是揭示建构文本的意识形态的复杂运作,从而使人们摆脱解读文本时意识形态的束缚。

二、《无声告白》中二元对立的解构

(一)男性与女性

基督教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基督教的核心蓝本《圣经》中写道,女人源自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因男人的存在而存在。美国正是受基督文明影响颇深的国家,基督教的男权主义浸透着每个角落,人们普遍认为男性优于女性,家庭、社会时时刻刻压迫甚至残害着女性。美国的女性在20世纪50年代多以家政为中心,她们经历了三次女性主义浪潮才逐渐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在《无声告白》中,玛丽琳从小就想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立志成为一名医生。玛丽琳于20世纪50年代上高中和大学,正值美国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但整个社会依旧深受男权主义的影响,甚至学校也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1955年,玛丽琳考取了美国七所最顶尖大学之一的拉德克利夫学院,去化学实验室报到时,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女生。讲师总是轻蔑地对她说话,男同学总是不放心地要帮她的忙。但玛丽琳学习十分用功,她的实验结果是班里最精确的,实验报告也是最完备的。这说明女性不一定比男性差,甚至能够比男性更杰出。玛丽琳在母亲去世后为她整理遗物时内心感到十分苦闷,开车兜风无意间到了医院。玛丽琳注意到医生都是男性,突然急诊室的门开了,她看见了新搬来的邻居伍尔夫,她竟然是一名医生。玛丽琳无意识地走在伍尔夫后面,发现她自信、精干,医院的男医生也十分尊重她,甚至向她咨询意见。虽然玛丽琳一直想要做一名医生,但伍尔夫实在是超乎了她的想象——女性完全有能力立足于男性事业。由此可见,男性优于女性、女性从属于男性这个二元对立根本不成立。

(二)西方母爱与华裔母爱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溺爱甚至是病态的,培养孩子却不考虑孩子的想法。相反,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孩子能够自由抉择自己的人生。然而真是只有中国母亲才面临这样的问题吗?

华裔/华人的母爱亦是美国华裔文学的热门主题之一。在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中国母亲总是过于干涉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而华裔移民二代生于美国,在自由、平等的文化环境里成长,自然无法接受中国式的母爱,久而久之母亲和儿女之间产生了冲突和嫌隙。在美国华裔文学崛起后,美国人甚至多数西方人都认为华裔母亲和孩子关系不融洽多是由于中国式的母爱过于强烈,也只有中国母亲才会如此热切地望子成龙继而产生矛盾,而自由平等的美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描绘母爱的经典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当属谭恩美的《喜福会》。小说中的四位中国母亲都给予了孩子全部的爱,可这深沉又严厉的爱反而使四对母女疏远。伍绮诗《无声告白》出版后,人们看到了白人母亲多丽丝对玛丽琳的爱以及玛丽琳对莉迪亚的爱,发现美国的母亲同样会过于干涉孩子的学习、生活,也会把自己的心愿或未完成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无声告白》里多丽丝的丈夫很早便离她而去,她把一切苦楚都隐藏于心,却又把自己没能拥有的美好爱情和幸福婚姻寄托在女儿身上。于是,多丽丝按照家庭妇女的标准来培养玛丽琳,而不知玛丽琳的上进和独立。玛麗琳考上哈佛大学后,多丽丝为女儿感到骄傲,不是因为她学业的优异,而是因为她能遇到很多优秀的哈佛男人。在玛丽琳心里,多丽丝并不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母亲,她甚至想尽办法逃离母亲。玛丽琳把职业梦想寄托在了女儿莉迪亚身上,正如多年前多丽丝把心愿寄托在自己身上。玛丽琳甚至将把女儿培养成医生当成了自己的事业。玛丽琳对莉迪亚倾注了所有的爱和期望,以至于忽略了另外两个同样优秀、乖巧的孩子。而莉迪亚从母亲那里感觉到的压力远远比爱多。

《无声告白》颠覆了西方母爱与华裔母爱的刻板印象,小说告诉读者,母爱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不分种族亦不分肤色。深沉的母爱给孩子带去巨大的压力、造成母亲与孩子关系不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值得所有母亲共同关注。

(三)家长与孩子

人们普遍认为,家长是心智成熟、阅历丰富的成年人,因此在家长/孩子这一二元对立中,孩子属于家长,家长总是权威的,孩子总是无知的;家长为孩子的未来所筹谋、计划的也都是正确的,孩子的反驳反而伤了家长的心。此外,有家长管教,孩子会成长得更好;而没有家长关爱、帮助的孩子容易出现问题。

《无声告白》中唯有二女儿莉迪亚遗传了父母两个人的基因,有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发,因此成了家里最受宠爱的孩子。父母甚至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她,以至于另外两个孩子成了家庭的边缘人。父亲詹姆斯最疼爱莉迪亚,对她的期待和要求却也是最多的,迫切地希望她能够融入人群。为此,詹姆斯让莉迪亚邀请白人同学看电影并主动开车接送。一家人共聚晚餐时,詹姆斯与莉迪亚的话题永远都围绕着她和同学们的关系如何。母亲玛丽琳则更不用说,她曾暗自许诺不会让玛丽琳过不属于她的生活,从事不适合她的工作。可玛丽琳并没有做到。她不懂自己的女儿,决心把女儿培养为一名医生,剥夺了女儿的童年,让她一直学习。如此种种,父母一味深爱女儿却忽视了女儿的想法,沉重的爱和用心的管教好似枷锁困住了莉迪亚,反而导致她深夜落水而死的悲剧。大儿子内斯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尽管如此也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哈佛大学。小女儿汉娜更是可怜,经常被家人忽视。一次吃饭时,玛丽琳只摆了四套餐具,直到汉娜出现在餐桌旁才骤然想起家里还有个小女儿。尽管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汉娜却是最乖巧、安分的孩子。

诗人纪伯伦曾这样评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你的儿女非因你而来,也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們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无声告白》里的观点亦是如此,解构了家长/孩子这一二元对立。孩子并不总是无知的;没有家长重视的孩子,也不总是顽皮没有前途。家长对孩子的爱和教育应当建立在沟通和尊重之上,有尺度、有空间的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三、解构模范少数族裔理论

1966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模范少数族裔理论,该理论片面地高度赞扬美国亚裔人在事业和家庭方面的成功。“模范少数族裔”后又于20世纪80年代再度升温,范围由华裔、日裔扩增到了越、菲、韩裔美国人。事实上,模范少数族裔理论并不是美国政府为了颂赞少数族裔群体而提出的,实则是美国政府的一把双刃剑。模范少数族裔理论一方面映射了黑人群体的懒惰,警示他们;另一方面也是对亚裔群体的规训,并增强主流社会对白人文化的自信。20世纪70年代,大部分美国黑人依靠政府生活,但30万华裔美国人自食其力。然而,“模范少数族裔”是美国主流社会对亚裔群体隐形的种族歧视,亦无视了亚裔真正的生存状态。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的负效应导致美国政府削减了给予亚裔群体的福利和救助,更是引发了其他种族对亚裔强烈的仇视和排挤:政府褒扬了亚裔群体的成功,因而部分其他种族的美国人认为是亚裔抢夺了他们的财富。

《无声告白》就是关于模范少数族裔家庭的故事。在这个家庭里,詹姆斯和玛丽琳都曾就读哈佛大学,詹姆斯是大学教授;这对夫妻拥有3个孩子,其中大儿子内斯考上了哈佛大学。这个表面成功且美满的家庭看似处于美国主流社会,是典型的模范少数族裔。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可以发现伍绮诗更有深意。詹姆斯就读哈佛大学时就已经是教授了,给哈佛的本科生上“美国文化中的牛仔”一课。然而在第一节课上,学生看到他的东方面孔后便开始窃笑;上课不到十分钟就开始有学生溜出教室,有的男生甚至大摇大摆地走出教室,不一会儿教室已不剩几个人了。当詹姆斯在哈佛大学博士毕业时,成绩最好的他本可以留校任教,但是由于他的华裔面孔,学校最终录用了他的另一个白人同学。哈佛大学是世界最顶尖的高等院校之一,师生都歧视华裔,更不用说华裔群体在社会上所遭受的不公了。詹姆斯后来只收到了地处偏僻的米德伍德学院的聘书,与玛丽琳一起搬到了俄亥俄的小镇。作为社区里唯一的华裔家庭,他们时常受到社区异样的眼光以及邻居的不信任。同学与莉迪亚交往也只是打电话询问家庭作业或借抄作业。詹姆斯带内斯去游泳时,本来玩得挺开心的却突然被其他孩子联合起来捉弄。读者可以看到,这个看似美满的家庭却都是社会的边缘人,过着苦闷、压抑的生活。

《无声告白》解构了模范少数族裔理论,揭露了模范少数族裔掩盖之下华裔家庭的真实生存情况。在美国,一部分亚裔的确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却不是所有亚裔人都如此。从整体上看,亚裔族群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更面临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片面夸大亚裔族群取得的成功无疑会遮掩少数族裔发展中的问题和他们需要的社会帮助。

四、从华裔视角向全视域的转变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批评意在排除文本的中心意义,让事物呈现出开放式和多元化的特征。历史的再现和族裔问题是少数族裔文学作品的热门主题。然而,《无声告白》中的族裔问题只是承托作者伍绮诗想要表达主题的一个载体,她采取了全视域进行创作。

伍绮诗生于美国,也在美国成长,她甚至不会中文,她说自己完全是一个美国人。但是,伍绮诗是一个黄种人,黑眼睛、黑头发和黄皮肤让她不容易被美国主流社会接纳,时常遭遇困境。因此,她能更真切地观察华裔家庭的遭遇。作为华裔作家,她更加客观和公正,视觉也更加宽泛、全面和多元化。伍绮诗在《无声告白》中以族裔问题为载体,阐述了性别关系以及女性的事业问题;小说主要讲述了詹姆斯一家的故事,重点描写了这个家庭的夫妻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以及各个家庭成员的心路历程与自我的追寻;小说也深度涉及了同性恋、青少年的青春期危机等话题。由此可见,该小说大大超越了以往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单一的族裔主题。根据解构主义批评的观点,人们永远都不能对一部作品的意义做出最终的解读,而应该一直探索文本新的意义。《无声告白》结局的开放性亦强调文本的不确定性。这样多元化的主题反映了新一代华裔美国文学的新特征。

五、结语

正如韩裔作家Alexander Chee在《纽约时报》对《无声告白》撰写的书评:“这样的故事即使我们听说过,迄今为止也从未在美国小说里见过。”伍绮诗细腻、精炼的全视域创作使《无声告白》成为2014年的黑马。该小说颠覆了传统的二元对立,亦对热门话题母爱和“模范少数族裔”进行了解构,让作品呈现出开放式和多元化的特征。

(云南民族大学)

通讯作者:马瑜

猜你喜欢

无声告白莉迪亚族裔
种子向阳微笑成长
——《园丁》阅读推荐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莉迪亚的成长历程
摆脱假面,活出自我
《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无声告白》:于无声处听惊雷
祖籍国与离散族裔的关系:比较与理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