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北部夏播棉集中机采技术气候适宜性分析

2018-11-22何灵芬吴昊曾小林

棉花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棉花

何灵芬 吴昊 曾小林

摘要:为了解鄱阳湖北部湖滨地区夏播棉集中机采技术推广的气候适宜性,采用比较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湖口站10月份光温水等气候要素的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近59 年来10月份日平均气温≥20℃的日数,≥7 d的保证率超过80%,且呈增多的线性变化趋势。阴雨日数、最长连续降水日数、暴雨日数以及降水量自1990年以来的20余年低于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的水平,这些变化趋势对于夏播棉集中采收是利大于弊。

关键词:棉花;机械化采收;气候适宜性;鄱阳湖北部

中图分类号:S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8)04-0046-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8.04.012

0 引言

机采棉在黄河、长江流域棉区依然未能推广,而人工采摘棉花劳动强度大、历时长,增加了棉花生产的成本投入,降低棉农收益,成为制约棉花生产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1]。机械化程度低等因素,正在制约着棉花生产的发展。提高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特别是采收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是发展棉花产业的必由之路。长江鄱阳湖北部植棉区域大多属于湖滨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推广棉花机械化生产。

2014年以来,江西省棉花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江西省彭泽县、九江县(现为九江市柴桑区)等地开展了棉花全程机械化栽培试验。试验发现,阴雨天气对棉花集中采收的效果及棉花的品质影响较大[2]。

杨磊,等[2]试验认为棉铃催熟期为18~25 d,催熟前棉铃应有尽可能长的自然生长成熟时间,催熟期应有连续7~10 d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14℃。九江市棉花主产区1959~2017年日平均气温≥15 ℃终日80%保证率日期为10月23日,多年平均日期全市平均为10月30日。可见,10月份的气象条件对于棉花机采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10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降水日数等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估研究地区棉花机采技术推广的气象灾害风险。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处理

使用江西省气象档案馆提供的气象观测资料。气象资料时间序列为1959~2017年,代表站为湖口站。限于彭泽站、柴桑站气象观测资料时间序列偏短,本研究以湖口站为例。

数据处理以日降水量≥ 0.1mm的日数,称为阴雨日数。

1.2 研究方法

将气候资料序列与自然数数列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通过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以判断该要素与时间变化的相关性;通过拟合线斜率b值的正、负及其大小,可以判断该要素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强弱。把相关系数的显著水平P称为“气候线性变化趋势倾向显著水平”;把拟合线斜率b称为“趋势倾向率”,把b×10表示某气象要素每10 年的气候倾向率[4]。

2 结果

2.1 日平均气温≥20 ℃日数

10月份日平均气温≥20℃日数,1959 ~2017年平均为10.7 d,日数最多的年份2006和2009年均达22 d,日数最少的年份1981年为0 d,日數<7 d的年份共有10 个年,占比约为1/6。近59 年来,10月份日平均气温≥20 ℃日数呈较显著的线性变化,倾向显著水平p为0.06,气候倾向率(b×10)为0.73 d即每10年递增0.73 d,如图1。

2.2 阴雨日数

10月份阴雨日数,1959~2017年平均为8.4 d,日数最多的年份为1975年达17 d,日数最少的年份为1979年无阴雨日。近59年来,10月份阴雨日数呈极不显著的线性递减趋势,倾向显著水平p为0.65,气候倾向率(b×10)为-0.13 d,即每10年减少0.13 d,如图2(a)。

10月份最长连续阴雨日数,1959~2017年平均为3.6 d,日数最多的年份为1985年达10 d,日数最少的年份为1979年无阴雨日。近59年来,10月份阴雨日数亦呈不显著的线性递减趋势,倾向显著水平p为0.24,气候倾向率(b×10)为-0.16 d,即每10年减少0.16 d,如图2(b)。最长连续阴雨日数≥5 d的烂秋天气,其发生的年数1990年之后较1990年之前减小一半,且持续时间<7 d。

2.3 降水量

10月份降水量,近59年平均为70.1 mm,1972年达284.3 mm为历史最大,1979年同期无降水。其线性变化趋势极不显著,倾向显著水平p为0.71,气候倾向率(b×10)为1.8 mm,即每10年增多1.8 mm,如图3(a)。在少数年份,10月份也会出现暴雨过程,如图3(b)。

2.4 日照时数

10月份日照时数,近59年平均为167.6 h,1979年达291.9 h为历史最大,2016年仅71.9 h为历史最少。其线性变化趋势极不显著,倾向显著水平p为0.41,气候倾向率(b×10)为-2.5 h,即每10年减少2.5 h,如图4。

3 结论

研究地区近59年来10月份日平均气温≥20℃日数、≥7 d的保证率超过80%,且呈增多的线性变化趋势。阴雨日数、最长连续降水日数、暴雨日数以及降水量1990年以来的20余年低于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的水平,这些变化趋势对于江西北部植棉区夏播棉集中采收是利大于弊。尽管近59年来10月份日照时数的气候倾向率<0,且在2016年出现历史极小值,但1990年以来的平均值略高于观察总年的平均值。可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九江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于推广夏播棉的“棉铃催熟、集中机采”技术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在具体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极端气候年份的关注与应对。

参考文献

[1] 张枫叶,刘卫星,贺群岭,等. 我国棉花机械化采收现状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6(6):4-5.

[2] 杨磊,陈宜,胡小琴,等. 江西2014年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践与对策[J]. 棉花科学,2015,37(2):3-7.

[3] 孙彦坤,高璐迪,雷德福,等. 黑龙江省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47(5):44-53.

[4] 陈超,周广胜. 1961~2010年桂林气温和地温的变化特征[J]. 生态学报,2013,33 (7):2043-2053.

猜你喜欢

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花的变身
甜蜜蜜的棉花糖
棉花糖
雪白的棉花堡
神奇的棉花糖
棉花姑娘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下)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