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执行差异管理控制问题与对策

2018-11-22阎娟胡庆元张明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23期

阎娟 胡庆元 张明明

[提要] 本文介绍高校预算执行差异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指出目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预算执行差异管理控制实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预算管理体制;执行控制;分析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8月30日

预算执行差异管理控制,是指在具体预算执行过程中,以批准的预算为依据,通过计划、目标、标准、监督等手段,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差异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和调节,使具体业务活动能够完整按照预算进行执行,从而保证经费使用效益,实现财务保障目标活动的统称。预算执行差异管理控制需要通过预算管理、执行控制、综合考核三个方面来实现控制活动。

一、预算执行差异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学校预算管理是一个比较具体比较全面的工作,并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与其他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但是,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这项工作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其他的职能部门只是配角而已。职能部门只要编制好各部门的预算就行了,至于统筹、项目的节超都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从而造成不从大局把握,只考虑部门需要,有些预算做得不够详细,没有可执行性。或是照搬以往的预算,自己想当然,没有经过实践和比对、分析上年的数据,只简单对当年事业任务进行罗列。

(二)预算控制体系不完善,预算编制与执行相脱节。由于对预算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预算执行中,产生预算的预估值和执行数有较大差异,有些项目资金结余过多,有些在执行中期发生短缺,导致责任人擅自变更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随意性较大。有些单位预算的批复时间晚,往往一个学期过了一大半,预算执行率很低,等到任务快结束时又突击花钱。上述现象,都因未建立健全良好的预算控制体系,使得预算执行失管失控。

(三)缺少结构完整、量化程度高的预算执行综合考评体系。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是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整个预算管理体系中缺乏对指标的评估,预算值与执行数之间的差额频频出现,将会使预算流于形式。而在实际工作中,年度考核一般都是财务部门对数值进行比对,用超与不超预算没有统一的评判指标,方法简单,无法与事业任务的完成情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二、预算执行差异管理控制解决对策

(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是预算执行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可以大大提高预算执行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1、建立四位一体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组成部分,分别是预算决策、预算执行、预算调节、预算监督。各部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执行严格。使各组织结构互相约束、互相配合,使整体的预算执行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构建完善的预算执行组织体系。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预算执行差异管理的组织保证。组织体系的成立可以合理地规避预算执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具体可以划分为预算单位党委、预算管理中心组、预算管理办公室和预算责任人四个部门。预算单位党委拥有最高决策权,对单位的预算负主体责任。拥有监督权、检查权。一般由单位主官担任。预算管理中心组是在党委的领导下负责单位预算管理的部门,由各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制定预算总体目标、审核各部门预算,检查并监督预算前中后的执行情况。预算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部门为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审查各部门提交的分项预算,综合平衡总预算。预算责任人,是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主體,必须在预算的前中后期上报各期执行进度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作出必要的调整上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二)建立健全预算执行控制制度。预算执行控制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监督,通过预算结果反馈机制,合理确定各类目标,减少预算执行的不确定性。

1、健全全方位的预算控制体系。为了确保预算的执行,必须建立预算控制体系。一是要推行预算项目控制管理。细化各部门分项预算,严格按批复的项目保障经费。财务部门审查时既要看到列支的金额是否超支,又要审查开支的内容是否与本项目相符。经费是否得到项目负责人的审批;二是预算的执行者定期统计预算进度,并向领导层及时汇报,遇超支及时纠正。预算管理办公室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由随机性向常态化转变,预算指标下达后,预算管理部门错误地认为自己的预算工作可以画一个句号了,而不注重预算的时效性和连续性,而只在年底对预算进行简要的统计,对超支、短缺也不做处理。预算管理办公室每月、每季度给预算责任人打印收支余账页,以便责任人及时了解经费的使用状况。细化的项目固然对预算执行的真实性有促进作用。但多达上千上万条的项目预算指标无法一一录入收入栏,从而对项目预算无法进行有效控制。至此,信息化控制预算的手段将发挥他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在责任人预算达到预警值时提示,实时查看项目的使用进度。

2、建立预算执行反馈机制。为了使预算执行达到较好的效果,预算单位不仅需要准确的预算目标和高效的预算执行控制体系,还应建立行之有效的预算反馈机制。对各预算实际执行的情况进行常态化管理,定期编制预算业绩报告。报告主要反映预算值与预算执行情况之间的差异。从而可对事业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此外,预算执行部门和预算编制部门之间要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预算执行者及时反馈自己的行动结果,主动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通过共同的努力提高预算的总体效益,使预算执行的差异得到很好的控制。另外,信息化条件下的预算管理,摈弃了要时时日日关注预算执行数的现状,电脑可自动显示预警值和预算执行进度,防止出现预算的超支和短缺。当出现超预警值的情况时,可把数据直接提交各部门负责人,由预算决策层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3、完善预算执行监督制度。预算执行控制还需要完善预算执行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审计部门作为各项财经制度法规监督主体,要全程参与预算管理活动,加强预算审计。对重大预算事项,除常规的事后审计以外,还应进行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尤其是要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对预算数据予以审查,还要对预算程序予以审查,并及时反馈和动态分析预算执行信息。这样,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对预算执行的影响,及时查出故意制造预算执行差异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给予适当提醒甚至是惩罚,从而提高各预算执行者对于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同时,还要坚持灵活性的原则,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市场波动、事项变化或环境变化的影响,会导致预算执行差异的出现,审计部门应该在系统的分析预算执行差异出现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监督控制。

(三)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综合考评体系

1、建立预算执行考评指标。考评指标可分为三大类,即预算执行效率考评指标、预算执行效益考评指标、预算执行效果指标。预算执行效率指标,主要以进度作为考核指标,从而保证经费划拨的及时性。预算执行效益指标可分为预算执行保障管理指标、预算执行调整指标和预算经费节超指标。预算执行效果指标可以考核单位事业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家底经费的达标情况。考核指标的制定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从而不断优化预算目标体系,逐步控制预算执行差异。

2、完善预算执行分析制度。预算执行分析是通过对预算值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发现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剖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一是要对预算编制进行分析。分析预算编制,对预算编制的合理、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二是加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对预算值、预算执行数进行比对,发现有无显著差异;三是加强预算执行结果分析,对经费供应情况、事业成果完成程度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出当年预算设想有无脱轨现象,进而为下一年度的预算制定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铁栓,王治中,谢闯,杨金丽.规范预算管理强化财政监督——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执行的调研报告[J].财政监督,2016(1).

[2]申翠利.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如何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J].财会学习,2015(18).

[3]王秀芝.从预算管理流程看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J].财贸经济,2015(12).

[4]陈光英.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

[5]严红光.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