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度滴定法判断COD的滴定终点
2018-11-22郭少为方佩佩尤艳红符聪雨
郭少为,方佩佩,尤艳红,符聪雨
(上海理工大学 环境与建筑学院,上海 20009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对于水环境的监测刻不容缓。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水质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检验污水达标排放的重要依据[1]。
目前,最常用的测定COD浓度的方法为重铬酸盐法(GB/T 11914—1989)。其原理是:在强酸环境下,以重铬酸钾为强氧化剂,以硫酸银–硫酸为催化剂,将水样在加热器上经高温沸腾回流2 h,消解氧化水样中的COD,加入试亚铁灵指示剂,再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多余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计算推出COD浓度[2]。其中,加入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是人为的视觉判断过程,由于肉眼判断颜色变化有一定的延时性,在终点判断上会存在误差。此外,该方法操作时间长,步骤繁琐,随机误差较大,并且与有毒有害试剂接触易造成人员伤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光度滴定法。
光度滴定法判断终点的原理:滴定过程中由于待测液颜色的变化,引起光度计测得的吸光度变化,从而可以做出光度法的滴定曲线,由曲线上的吸光度突变点得出滴定终点。在滴定过程中,吸光度的变化遵循朗伯比尔定律[3]。现有的分光光度法[4-6]多数指密闭消解法,用分光光度计直接测量消解液的吸光度,与标准溶液对比计算出COD浓度[7-8],没有滴定步骤,比较适合快速测量。但由于实际水样成分复杂,试验证明密闭消解不如重铬酸盐法充分,而且使用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较大。而本试验的消解与重铬酸盐法相同,改变滴定终点的判断方式,以光度滴定法代替视觉判断,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用精确的光学仪器代替人工判断滴定终点,既避免了人眼判断的误差,又保护了试验人员的安全。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设备
试验仪器包括:立式万用电炉(上海慧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全玻璃回流装置,带有24号标准磨口250 mL的锥形瓶;OL201COD消解器(上海昂林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现科分光仪器有限公司,Model 722);JJ224BC型电子天平(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25 mL或50 mL的酸式滴定管。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试剂包括:硫酸银(分析纯);硫酸汞(优级纯);硫酸(分析纯,ρ=1.84 g/mL);试亚铁灵(优级纯);硫酸银–硫酸试剂;0.25 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10 mol/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其配置以及标定均与国标法相同。
环境标准样品的配置:用干燥洁净的移液管从环境标准样品的安瓿中准确量取20 mL,倒至250 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混匀使用,此时COD浓度为302 mg/L(扩展不确定度为±8)。
1.3 水样的采集地点
地表水:采自上海南翔的蕰藻浜;
工业废水:采自辽宁盘锦某污水处理厂;
生活污水:采自上海市嘉定区某排污渠。
所有水样采集完立即带回试验室进行分析。
1.4 光度滴定步骤
每滴加一定量的滴定剂,就在光度计上测量其对应的吸光度,当超过等当点时,再滴加6~8次,记录吸光度。以滴定剂消耗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光度滴定曲线,找出吸光度突变点作为滴定终点[3]。
2 结果与讨论
2.1 滴定终点溶液波长的确定
判断滴定终点最佳吸收波长为光度滴定判断终点作了提前准备。根据资料查证,红褐色溶液在可见光区域内的最佳吸收波长约为510 nm,为具体验证波长,调节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在500~520 nm范围内,测量滴定终点红褐色溶液在不同的波长下对应的吸光度,绘制出波长与吸光度的曲线,确定其最佳吸收波长。试验时取10 m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取30 mL的浓硫酸,加90 mL蒸馏水,摇匀并待其冷却后,滴3滴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待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最终突变为红褐色,即为滴定终点。取适量的红褐色溶液于比色皿里,以蒸馏水为参比,调节吸光度波长在450 nm到550 nm范围内,每隔10 nm测量1次,选出吸光度最大的波长。选定最大波长后,再在此波长的前后10 nm处测量,每次间隔2 nm,直到确定出最佳波长,测量其吸光度,绘制波长与吸光度的曲线,确定其最佳吸收波长。
按照以上步骤,选取两种试样A1和A2,分别进行两次测量,将波长λ和对应的吸光度绘制成曲线,如图 1所示。可见,每个试样在前后两次测量中,均在波长510 nm处吸光度达到最大值,故可认为滴定终点红褐色溶液最佳吸收可见光波长是510 nm。
图1 两种试样在滴定终点时的吸光度Fig.1 Absorbance of the two samples at the titration endpoint
2.2 吸光度测量与滴定反应时间的关系
反应时间可能成为一定的干扰因素,对此做出分析试验。分别对空白样和两种工业废水进行消解、滴定,在滴定终点时,用光度计在510 nm处测量试样的吸光度,并纪录等待不同时间的吸光度,得出吸光度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 2所示。
图2 试样在滴定终点时反应时间与吸光度的关系Fig.2 Relation between the absorbance and the reaction time at the titration endpoint of the samples
由图 2可知,在一定的反应时间范围内,滴定溶液的吸光度无明显波动。因为Fe2+和试亚铁灵指示剂生成邻二氮菲亚铁离子,溶液颜色变成稳定的红褐色,在一定时间内吸光度变化不明显。故可认为在短时间内,滴定反应速度不影响光度滴定终点的确定。
2.3 光度滴定曲线判断滴定终点
图3 空白样消耗的硫酸亚铁铵体积与吸光度的关系(λ=510 nm)Fig.3 Relation between the absorbance and the consumed volume of (NH4)2Fe(SO4)2 for the blank sample (λ=510nm)
图4 标样消耗的硫酸亚铁铵体积与吸光度的关系(λ=510 nm)Fig.4 Relation between the absorbance and the consumed volume of (NH4)2Fe(SO4)2 for the standard sample(λ=510 nm)
标定后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为0.098 mol/L,将空白样和标样(302 mg/L)消解后进行滴定,每滴加一定量的滴定剂后,分别在λ=510 nm处测量吸光度,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体积V与对应的吸光度的变化曲线见图 3和图 4。由图 3和图 4可以看出,在λ=510 nm处测量空白样和COD标样到达滴定终点前后的吸光度,与滴定剂体积绘制成滴定曲线,吸光度在滴定终点处均呈现了明显突变,并且可从滴定曲线上读出突变点(滴定终点),这说明由光学角度判断滴定终点是可行的,即采用光度滴定法判断滴定终点是可行的。
2.4 国标法与光度滴定法判断滴定终点的误差对比
表1(见下页)给出了采用国标法和光度滴定法判断滴定终点时的试验结果。采用国标法到达滴定终点时,空白样消耗硫酸亚铁铵的平均值为24.90 mL;采用光度滴定法到达滴定终点时,空白样消耗硫酸亚铁铵的平均值为24.97 mL。其中,COD浓度的计算式为
式中:C为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V1为空白样所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2为试样所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0为试样的体积,mL;8 000为的摩尔质量以mg/L为单位换算值。
滴定误差的计算式为
试验结果见表 1。 COD标样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94~310 mg/L,两种滴定方式判断终点得出的COD均在此范围内;采用国标法和光度滴定法判断终点的滴定误差分别为1.12%和0.84%,这表明两种方法差异不大,准确度均符合要求,且光度滴定法判断的终点误差更小一些。
表1 国标法与光度滴定法判断滴定终点时COD的分析Tab.1 Analysis of COD by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 spectrophotometric titration
同时,给出了国标法和光度滴定法的线性回归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
根据国标法与光度滴定法的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出,两者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 = –40x + 990和y = –39.154x + 977.83,其方差R均为1,可见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非常接近。
图5 国标法对应的线性回归分析Fig.5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by the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图6 光度滴定法对应的线性回归分析Fig.6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by the photometry method
2.5 环境水样的滴定终点判断
标定当日的硫酸亚铁铵浓度为0.10 mol/L,空白样消耗的硫酸亚铁胺的平均值:国标法滴定终点为25.05 mL;光度滴定法滴定终点为25.07 mL。
分别用国标法和光度滴定法滴定同样的环境水样,国标法直接视觉判断读出滴定终点,光度滴定法根据消耗硫酸亚铁铵的体积与对应的吸光度作出曲线图,从每个滴定试样曲线上均可以明显地读出滴定终点。分别计算样品用国标法滴定与光度滴定法滴定得出的COD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计算,其中标准偏差,因平行试验表格过于繁琐,故此处只列出平行试验后结果的均值加以解释。详细见表 2。
通过对污水厂不同阶段的废水、生活污水和地表水的水样进行滴定,比较两种滴定方法判断滴定终点的相对标准偏差。根据《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9],计算得出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0%,在允许的范围内,测定结果稳定可靠,表明试验的精密度符合要求,且光度滴定法和国标法滴定结果基本一致,证明光度滴定法的准确度符合要求。
表2 两种方法滴定水样的数据分析Tab.2 Data analysis of samples' titration by the two methods
3 结 论
本文针对现有国标法滴定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光度滴定法判断滴定终点,此方法以光学角度解决了视觉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达到了仪器的全自动化,保护了实验人员远离危险试剂,真正实现了解放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