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情景喜剧的叙事策略嬗变研究

2018-11-22冯尚尚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0期
关键词:情景喜剧外传武林

冯尚尚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发端于美国的情景喜剧于1993年被英达导演的一部《我爱我家》搬上中国的荧幕。作为舶来品,情景喜剧引进至今从被边缘化到带给观众惊喜,二十多年的本土化发展使其具有了中国式的创作模式和叙述情境。从1993年的《我爱我家》到2014年的《爱情公寓4》,纵观整个中国情景喜剧发展史,更像是一部社会变迁史,不断顺应社会思潮和文化语境,在叙事策略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

1 情景喜剧的概念及叙事策略的范畴界定

情景喜剧的概念最初来自于西方,根据西方学者的定义,情景喜剧大体有以下几点特征:场景和人物大体固定;时长为二十分钟左右;伴有现场笑声或罐装笑声;剧集之间很少有联系;循环式的叙事策略即剧中人物会在每一集都面临困难、压力的威胁,到这集结束的时候,经过角色一系列努力最后困难解决,压力消失,一切又回到开始时的状态。

情景喜剧作为一种特殊的电视剧种,最注重故事性和喜剧性,如何讲好故事是关键。要想讲好故事,离不开叙事策略的选择。叙事策略就是叙事者为吸引受众,而对叙事常规要素所进行的一系列的选择、组合和创新。本文将我国情景喜剧如何建构故事,选取怎样的题材进行创作,如何设置故事情节,怎样突出人物语言的风格,如何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等都纳入叙事策略的范畴进行讨论。

2 改革浪潮下中国情景喜剧叙事模式的建构——以《我爱我家》为例

2.1 以家庭为背景的情境设置

中国有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纵观电视剧的发展史,最受欢迎的电视剧题材也大多与家庭有关,不管是《四世同堂》《红楼梦》还是《渴望》《大宅门》,这些经典的电视剧无不是以家庭为叙事情境,以家中发生的事为主要内容,以家庭的冲突为叙事高潮。英达早已深谙此道,在引进情景喜剧之初,就奠定了中国情景喜剧的文化内核,《我爱我家》表现的就是北京的一个普通的六口之家的日常生活,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是这种家庭早已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家庭,剧中人物个性鲜明,而他们之间的对话幽默、活泼,一反过去严肃呆板的家庭氛围,这实质上是对过去长幼尊卑、伦理纲常的挑战。

2.2 漫画式人物和个性化表演

漫画式的人物指的是一种类型化的性格特征,带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其追求简单直接易掌握,回避深度和复杂。在《我爱我家》中善良而有缺点的小人物设置是其创作遵循的一个原则,其角色性格,见表1。

表1 角色性格表

2.3 小品相声化的语言风格

小品和相声是最贴近大众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植根于中国的民间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经过多年的发展,自成一套完整的语言幽默和表演体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爱我家》的编剧梁左就深谙中国传统相声的创作规律,其代表作《小偷公司》《虎口脱险》经久不衰,同样在《我爱我家》中也延续了相声化的语言风格,借鉴和传播了小品式幽默,喜剧性十足。

3 后现代主义影响下中国情景喜剧叙事模式的变形——以《武林外传》为例

3.1 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拼贴和戏仿

后现代主义文化注重消解高雅、权威、秩序和权利,文化再也不是由精英垄断的事业,而是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认知中。戏仿是指借用其他的作品,尤其是广为熟知的作品,以达到调侃、嘲讽、颠覆或者致敬的目的。《武林外传》里随处可见对商业广告和综艺节目的戏仿。广告形式毫无新意,和大部分的电视购物广告如出一辙,浮夸的台词加之造作的表演,极具讽刺意味。拼贴是“将互不相干的一些事物、形象、言谈、意识剪接拼装在一起,以达到其消解完整性,庄严性的目的,并在消解中产生笑”。《武林外传》中充斥着对当下流行的游戏、广告、网络笑话、影视文化、流行音乐的拼贴和改造,使之具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和喜剧效果。比如台词“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 kitty”是网络流行语;故事设置在古代,片头却为电脑画面和现代说唱。

3.2 对传统侠文化的解构与颠覆

武侠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之一,中国人的武侠情结已经形成了一种深厚的民族心理积淀,它超脱于现实,是人们逃避现实困境的精神家园,它满足了世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心理诉求。然而,《武林外传》所描述的武侠世界与金庸笔下的那些侠肝义胆、武功盖世、身怀绝技的大侠们全然不同。岳掌门为了还赌债不惜在比武时故意将盟主之位让给还是孩子的莫小贝;葵花点穴手竟源自于一位传说中威震江湖的盗圣白展堂,而他竟然胆小如鼠。《武林外传》里的江湖没有国仇家恨,没有血雨腥风,而是充满了亲情、爱情、友情。同福客栈的人们是一群能把握自己命运并善待他人的小人物,他们所具有的品格是真正的英雄主义和平民主义。武侠小说里的“神”从此被拉下神坛。

4 网络文化语境下中国情景喜剧叙事模式的突破——以《爱情公寓》为例

4.1 网络化风格显著

从2009的《爱情公寓1》到2014年的《爱情公寓4》,这5年正是中国网民数量和网络普及率成指数型增长的时期,而且年龄结构呈低龄化,《爱情公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所以,《爱情公寓》在语言风格上呈现网络化的特点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剧中相当一部分的人物语言借鉴了网络上正在流行的段子,与时下热点相连接,笑料十足,也为剧本增添了喜剧效果。

4.2 对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的沿用

在《爱情公寓》中,人物角色经历的事情荒诞离奇,经不起逻辑上的推敲,毫无规章可循,正是这种无厘头的情境设置,会让观众感到好像在这栋公寓楼里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荒诞并非毫无价值,以艺术的荒诞来解读现实,让观众在嬉笑怒骂的同时又对自己所处的现实形成关照。

5 中国情景喜剧叙事策略嬗变特征及其原因

5.1 人物语言特征的变化——从相声到网络段子

情景喜剧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在娱乐方式极度匮乏的年代,相声、小品、二人转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就成了人们娱乐消遣的主要途径,将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移植到电视屏幕上,也是基于吸引受众的考虑。随着网络的大量普及,这时候,网络语言因其趣味性、颠覆性、嘲讽性等特点迅速扩散开来。在《我爱我家》里大量运用相声、小品等传统的艺术技巧,在语言上相声化风格很突出,利用抖包袱、小品式语言来传达幽默。《武林外传》既有相声小品等传统艺术形式,又杂糅了大量网络流行语,并且使用大量无厘头对白和广告式调侃。《爱情公寓》的网络化风格显著,大量运用网络段子、流行语等对现实生活进行调侃。

5.2 叙事空间的拓展——从家庭到公共空间

我国情景喜剧诞生之初就以家庭题材为主,因此家庭也就成为早期情景喜剧主要的叙事空间。家是中国人心中情感的寄托,这与中国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密切相关。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脱离家庭,选择外出谋生,合租、小区住户等公共空间成为情景喜剧主要的叙事情境。虽然摆脱了家长里短,但公共空间里发生的一切同样也是我们熟悉的或正在经历的。观众由此对自己的生活形成现实关照。《我爱我家》中,主要的叙事空间便是家中的客厅,人物的活动、故事的展开都集中在这一核心的区域。《武林外传》则将叙事空间集中在了人们工作的场所,古代客栈的设置使得每个角色的进出都显得理所当然,由此具备了公共空间所具有的平等性和开放性。《爱情公寓》展现的是几个青年男女的租住关系,他们共享一个空间,当然也属于公共空间的一种。

5.3 叙事线索——从单线到多线并进

《我爱我家》《武林外传》《爱情公寓》叙事线索的特点,见表2。

表2 《我爱我家》《武林外传》《爱情公寓》叙事线索的特点

基于上述的理论探讨,梳理出了中国情景喜剧二十余年的起起沉沉,在创作者不断创新、努力实践之下,新世纪以来的国产情景喜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模式和策略,特别是《武林外传》和《爱情公寓》较之《我爱我家》在叙事策略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和突破,这不意味着摒弃了早期中国情景喜剧实践的创作模式和规律,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继承。媒介环境千变万化的今天,对于中国情景喜剧的创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当今注重娱乐的大背景下,做好时代的掌舵手,还要懂得坚守,避免一味地解构传统,崇尚娱乐。要保证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传统精粹的继承。笔者也期待在未来情景喜剧的创作中能出更多佳作。

猜你喜欢

情景喜剧外传武林
隋唐外传(第二集)
隋唐外传(第一集)
隋唐外传(第三集)
隋唐外传(第二集)
浅析国产情景喜剧的特征
浅析国产情景喜剧的特征
Situation Comedy情景喜剧
互联网时代情景喜剧创作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互联网视域下情景喜剧的创作困境与出路
叮铃铃,叮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