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治疗打开星宝们闭合的心
2018-11-22文|羽佳
文|羽 佳
丹姆老师带着星希望志愿者们与孩子开展活动
从不让任何人进行身体碰触,到主动拥抱老师表达感谢和喜爱,这巨大的转变让为自闭症孩子进行舞蹈治疗的马古兰丹姆老师无比感动,也让她深切地认识到舞蹈治疗对自闭症孩子的非常有效的特殊的疗愈效果。
马古兰丹姆是上海体育学院舞编专业教师。3年多来,丹姆老师坚持每周两次从位于杨浦区的上海体育学院乘地铁辗转1个多小时,来到位于静安区的彩虹雨儿童智能训练中心(以下简称“彩虹雨”),为自闭症孩子上舞蹈治疗课。这是一堂纯公益的“校外课”,学生全部是来自公益组织彩虹雨的几十位自闭症患儿。
2018年10月的一个星期四,14∶30,舞蹈治疗课的音乐又一次如约在彩虹雨的教室中响起。富有感染力的节奏感,让孩子们主动聚集在一起,他们知道舞蹈治疗课要开始了。这就是丹姆老师3年多来和孩子们逐渐形成的默契。
一段激情四射的动感音乐伴随着孩子们兴奋的手舞足蹈,开启每堂课的热身阶段。接下来则是丹姆老师针对孩子们的特殊情况特别编排的疗愈舞蹈,孩子们排成一列双手搭在前一个人的肩膀上,由老师带领开始了“开火车”,音乐与肢体动作配合,将孩子们带入了火车轰隆的情境……
“一片蓝色的布,把它想象成海洋,让我们在上面跳舞吧。”孩子们将布举过头顶,他们转着圈,聚拢,又散开。“蓝布是我们上课的道具之一,还有其他道具,比如人形一样大的白纸、小鼓、彩笔、镜子、五彩丝巾……”丹姆老师说。
而每堂课的最后部分则是放松的时间,随着舒缓音乐的转换,孩子们的动作自然地开始放慢,并将手里的丝巾盖在身体上,以自己舒服的姿势躺在教室的垫子上,就像进入了睡梦中一样。这个环节,丹姆老师说她故意延长了时间,足足有10分钟,开始担心孩子们坚持不了这么久,但孩子们给了她惊喜,10分钟他们真的非常安静地盖着丝巾躺在垫子上静静地享受着音乐的抚慰,没有人随便跳起来,没有人喊叫,没有人不配合。课后,孩子们还会主动帮老师收整道具,将丝巾等道具主动还给老师。
从14∶30到15∶30,整整一个小时的舞蹈治疗课,这些自闭症孩子们非常配合丹姆老师的教学,顺利地上完了这堂课。一个小时,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能够全身心地注意力完全专注地配合老师已经不易,而这些自闭症孩子们居然做到了。
丹姆老师说,现在孩子们与她的默契与高度配合,印证了3年多来舞蹈治疗的巨大疗效。而回想当初,在授课半年后才让她逐渐看到了“起色”,“孩子们从最初上课时无法集中精力听从指令,满教室乱跑、爬高、大声喊叫,到后来,只要播放儿歌,他们能安静一些,教授的动作和语言也能学会一部分。”
苗苗的母亲对丹姆十分感激。苗苗是一名患有重度自闭症的男孩,上舞蹈治疗课已有一年。“他的变化真的非常大,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像换了个人。上课时他整个人是兴奋、自主、放松的。”
涵涵的家长也称上课的效果完全超乎预料,“上课过程中,丹姆老师要求家长离开教室,一开始我没法想象我的孩子没有陪同要怎么进行下去,但现在我很放心。至少他可以独立地完成一件事了。”
在去年“我们,一起舞”—暨自闭症儿童舞蹈治疗公益活动现场,丹姆老师和自闭症孩子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感动了在场的每个人。“我从来不知道,我的孩子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完成一次演出。”一位患儿妈妈哭着说。
根据家长的反馈,孩子们在坚持上了一段时间舞蹈治疗课之后,协调性、主动性、注意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孩子一来到教室就问,丹姆老师在哪里?丹姆老师在哪里?他愿意去听老师的指令,愿意去和志愿者们互动了。”彩虹雨的家长们和孩子们一样非常喜欢丹姆老师,也认可舞蹈治疗课的效果。
彩虹雨的舞蹈治疗课
丹姆老师在上课
科研结缘自闭症患儿
据丹姆老师介绍,一项数据显示,中国自闭症患者可能已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患儿超200万,这意味着每100位儿童中就有1位自闭症患儿。“舞蹈治疗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科学治疗手段。”丹姆老师告诉笔者,舞蹈治疗,是利用舞蹈或即兴动作的方式治疗社会、情感、认知以及身体方面的障碍以及增强个人意识,改善人们的心智。在西方,舞蹈治疗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美国的舞蹈治疗始于越战后自由舞者帮助战后受到创伤的老兵的心理康复。而国内舞蹈治疗起步较晚,20世纪80、90年代才引入国内,近几年才逐渐引起关注,尚处在萌芽阶段。
丹姆老师在上海体育学院舞蹈编导专业任教已经13年。2012年,她前往美国进修期间接触到了舞蹈治疗项目。一年后回国时,国内已引进了美国舞蹈治疗协会的舞蹈治疗师课程认证,通过3年的研修,丹姆读完所需全部课程并获得认证。而在此过程中,她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将自己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达到真正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目的。
在写博士论文时,丹姆老师因选题结识了彩虹雨。“它是由一位自闭症儿童的妈妈创办的免费公益组织,是为这些同病相怜的孩子和家长们搭建的康复治疗之家。”丹姆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进彩虹雨接触到自闭症儿童的感受,“我哭了,不知道为什么,泪流不止。”
丹姆老师说:“用一年时间完成博士论文后,后面两年多至今的坚持,则源于与这群自闭症孩子的感情。他们真诚、可爱,你用心对待他们,他们是感受得到的,回馈给我的是发自心底的喜欢和亲近,这让我们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还是亲人。和他们的父母也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我会带着孩子们来我们体育学院参观游玩,孩子们听说要去丹姆老师的学校,都特别兴奋开心,看到他们一天天地进步和改变,我觉得我必须坚持下去。而做公益最重要也最难得的就是坚持,只有坚持,才能看到效果,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
丹姆老师和她的志愿团队通过自己的付出填补了国内舞蹈治疗的空白。对丹姆而言,“疗愈效果可以拿出许多数据来证明,但情感是无法用冰冷的数字去衡量的。作为舞者,在舞台上发光发热是他们的天职,而在舞台下帮助弱势群体,没有华丽的服装、精致的妆容,跳着简单而重复的舞蹈动作,他们依然优美耀眼”。
舞蹈治疗的适用范围几乎涵盖所有人群
舞蹈治疗的适用范围广泛,几乎涵盖所有人群,一定要区分的话,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精神疾病人群和健康人群。而丹姆老师的授课对象除了自闭症孩子,还有上海体育学院的学生。2015年,丹姆老师与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咨询室合作,开设舞蹈治疗工作坊,随后,又面向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开设创意舞动课程。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大学生心理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抑郁症患者仅一成接受心理治疗”……类似新闻屡见不鲜。
“有的学生表面看上去很正常,但如果去揭开他的表面,他们的心理问题有可能比自闭症孩子还要严重。”丹姆老师说。
与普通的舞蹈课程不同,舞蹈治疗不需要学生有任何舞蹈基础,它看重的是开发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进行创造性舞蹈。上课过程中,学生之间有很多互动,内容形式多样,如镜面模仿、模拟提线木偶、情景性角色、描绘身体轮廓、动作即兴创编等等,帮助学生舒展身体,打开心扉,释放内心。
将舞蹈治疗课程系统化,继续科研探索
2016年3月,丹姆老师带领舞编专业学生参与上海自闭症儿童治疗的公益项目,项目的参与者主要有上海体育学院舞编专业学生、外校学生和社会志愿者,舞编专业有20余名学生已成为固定参与志愿者。有爱心、有公益心是丹姆认为志愿者应满足的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因为这是一个全公益性项目,当几堂课上下来,你不断付出着精力与时间,能够支撑你继续往下走的是那份爱心。”
丹姆老师带领着学生们通过自己几年习得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斩获不少奖项。2016年5月,凭借“‘星希望’自闭症儿童舞蹈治疗公益项目”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金奖,同年11月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铜奖。丹姆老师撰写的论文《艺术教育视野下舞蹈治疗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获得了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学术年会的三等奖。
国外的舞蹈治疗通常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在丹姆的课堂,只有她一名老师,几位志愿者,每堂课大致有20个孩子,且没有家长的陪同,上课的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3年多坚持下来,丹姆老师也在思考未来舞蹈治疗的方向,她与彩虹雨沟通,接下来会按照自闭症孩子们的年龄分班上课,5—7岁的一组,7岁以上的一组,在自闭症孩子们年龄越小时介入治疗,效果应该会越好。
中国的舞蹈治疗现处于萌芽阶段,舞蹈治疗属于交叉学科,既需要舞蹈动作疗愈,又需要心理学治疗支持,而国内的舞蹈治疗体系所处发展阶段尚不完善,有专业资质的舞蹈治疗师稀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舞动治疗师胡姚蕊表示,传统的基础性治疗为谈话式的,靠语言表达来建立与患者的沟通,减少交流障碍。而舞蹈治疗犹如让身体“活起来”,让生命活力回到体内,找到“精气神”。舞蹈治疗可使治疗师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敞开心扉,从意愿上带来思维改变,实现“更自在的生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