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对话:探索文化创新模式
2018-11-22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
2018年8月9日,“上海对话——2018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隆重举行。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黄小坚、上海市版权局副局长蔡纪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兆杰、中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孙毓、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刘宏等,以及各国驻沪领馆代表,苏富比亚洲区高级董事、亚洲区业务董事总经理 Sebastian Fahey、美国UL公司建筑及生命安全科技事业部副总裁Kevin Faltin等数百嘉宾出席论坛。
主旨演讲,稳中求进
“上海对话”作为上海自贸区的重要文化品牌,已成功举办3届。秉持高端论坛的开放性、专业性、广泛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第四届“上海对话”高峰论坛邀请文化产业、艺术品行业、金融业等海内外知名企业与专家学者,全方位、多视角地对文化产业进行权威解读、深入交流和创新研判。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作主旨演讲。他认为,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呈保“稳”求“进”的走向;各方应该继续为文物艺术品拍卖外部和政策环境营造,如促进税收优惠政策落地,避免海外艺术品进关展览重复缴纳保证金,拓展拍卖资源等;引入区块链技术和增强透明度,进一步夯实文物艺术品拍卖的诚信体系。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李虹霖与听众分享了国家图书馆文化产业的探索。国家图书馆拥有3700多万件藏品,每年接待读者580万人次,官网年点击量近10亿次。2016年以来,借文化图书馆系统开启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与阿里巴巴合作,以内容建设为核心,品种上千;在图书馆系统发起文创联盟,从40多家发展到了上百家。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李虹霖
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环中
公安部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总工程师滕旭
主题论坛
主题论坛2
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环中介绍了上海自贸区五年来文创产业的发展。2013年实现艺术品保税初期展示;2014年实现艺术品“先入区,后报关”,为艺术品的安全和申报的便利提供极大的保证;2015年上海海关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化美术品审批及监管手续的公告》,自贸区取消了相关认证;2016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针对进境文物品审批环节由20个工作日减少到5个工作日;2017年上海海关针对自贸区保税区域实行保税促进展示从20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2018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在自贸区保税区域设立国家文物进出经审批管理自贸区审批点。上海自贸区也始终是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推手,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汇聚600余家企业,2017年已突破350亿元的贸易规模。
一个中心,对接国际高标准
论坛现场,公安部检测中心、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公司、美国UL公司、上海通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启动“艺术品及贵重物品存储安全防范技术规范编制”相关工作。
公安部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总工程师滕旭表示:“此次公安部检测中心牵头,组成项目组共同起草艺术品及贵重物品安全防范技术规范,主要内容有设计、建设、验收、运营、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希望这部技术规范的出台能在艺术品及贵重物品的存储、运输、交易、运维等方面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共同依托自贸区的优势,对接国际标准,推动文化产业再上新高峰,在规范化引领和技术规范方面开启新篇章。
2018年底,由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公司投资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将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国艺中心”项目的建设得到了上海市政府、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浦东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国艺中心”的设计及建设在满足国家现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标国际标准,严格按照国际UL安防与消防标准、GRASP艺术品储藏风险评估标准进行设计与建造。建成后将是全球面积最大、设施先进、服务专业的艺术品综合服务体。
三种视角,探讨文化多维发展路径
围绕“‘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自贸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创意和文创产业的密钥”、“艺术品市场新业态——融合、跨界和转型”三个主题,相关专家学者从国家文化战略、文化IP、文化多元等角度展开深入探讨,探寻新时期新背景下文化的创新模式和嬗变路径。
学界、海关、自贸区,畅谈“一带一路”和“自贸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发展
“一带一路”和“自贸区”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在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走进来”方面具有长久的经济效益和战略意义。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何建华、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关长黄恩培、北京市文物局市场处处长哈骏、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环中,基于不同的视角,畅谈“一带一路”和“自贸区”背景下的政策突破、人才培养、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自信建设。
国宝看守人,聚焦“文化+”“IP”式发展
上海市文创办副主任强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故宫文化研发小组总监江英、上海市版权局副局长蔡纪万、中国国家图书馆展览部副主任张立朝和上海博物馆文创发展中心主任胡绪雯,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和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出发,阐述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产业的“艺术+”式发展。在数字赋能时代,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都有可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机遇,更为文创产业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变革。“2018上海对话”聚焦文创产业的变革机遇,关注文创产业现有成果之余,也把焦点放在IP文化价值的构建和IP塑造的方式、方法上,全新思考文化的维度和发展。与会嘉宾从各自领域高屋建瓴,解构文化创意发展和文创产业的密钥。
主题论坛3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卫东
美国Artnet大中华区总监张然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AMMA)负责人徐翠耘
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金林
艺术精英、大咖,展望艺术产业未来
经济形势、政治环境、科技发展,都会给艺术行业发展带来影响。不断涌现新问题、新现象、新变化,是处在转型期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新的常态。在艺APP创始人谢晓冬、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皮尔森·马卡龙&雷德曼律师事务所合伙人Michael Mccullough,杰里米·埃克斯坦顾问公司创始人Jeremy Eckstei、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大文化事业部总监吴岱如,就国际艺术市场整体局势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状况,探讨艺术品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展望文化产业多元的未来。
文化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的软实力。它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滋养人的气质,城市的风貌,国家的形象。在经济增速换挡的重要时期,文化产业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正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由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上海对话”论坛活动及文化产业平台建设,正是基于国民积极转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积极搭建平台,做大做强文化艺术全产业链,形成文化艺术金融与消费的中心,提升中国文化艺术的国际竞争力。
四大报告,解析市场风云变幻
论坛发布了4份专业报告,解读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表现特征和发展走势,为行业发展趋势研判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持,以及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及其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美国艺术市场机构Artnet大中华区总监张然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全球统计年报2017》显示,2017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拍卖总成交额为71.9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505.5亿元),较2016年增长7%,并未达到市场预期。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延续了自2015年低谷以来的回升趋势,但增长速度较2016年有所减缓。全年总成交额5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9.2亿元),仅比2016年增长了5%,增长速度低于全球增长速度。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卫东发布《2017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统计年报》是最权威的艺术品拍卖报告,也是2010年以来的第8份报告。报告显示,文物拍卖资质企业达525家,较2016年增加了74家,企业规模仍呈持续增长之势;从业人员5980人,企业规模在百人以上企业3家,10人以下企业294家。2017年文物拍卖企业举办1205场拍卖会,设2457个专场,上拍497164件(套)拍品,成交率48.46%,成交额310.52亿元,较上年增长了5.74%,但结算率较上年下降,为49.34%。运营质量方面,京津地区结款额下降,长三角保持平均略有增长,珠三角地区结款能力最强。结算进度以长三角地区为最高,结算率61.78%。全行业佣金比例即佣金水平,2017年结束了连续四年的下降,回升至15.24%。主营业务利润9.69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39.71%,较上年增长0.59个百分点。全行业的盈利面24.95%,较2016年下降了3.43个百分点。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AMMA)负责人徐翠耘发布《2018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春拍成交量为84630件套,成交额约267亿元,较2017年春拍增长了4.5%;中国书画板块收缩至34.11%,而瓷器工艺品板块以45.82%的市场份额连续两季占据市场“龙头”地位,现当代艺术市场回升至13.88%;亿元拍品12件。
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金林发布了《2018年上海自贸区文化艺术蓝皮书》。上海自贸区建设历经五年探索和尝试,为中国后续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借鉴与模板。《蓝皮书》不仅对中国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做了回顾,还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自贸区文化产业的变化和未来,希望在观念创新、产业融合和政策瓶颈上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