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高血压152例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8-11-21刘平李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危险因素

刘平 李莉

摘要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治青年高血压患者15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青年高血压起病隐匿,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多无临床症状,常伴有肥胖、精神紧张和不良生活方式等。结论:家族遗传、肥胖、精神压力过大和不良生活方式是青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发病机制相关。

关键词 青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作为心血管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发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威胁青年群体的健康。中国1991年高血压普查显示,15~4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4.0%,2002年18~ 4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9.1%[1]。青年高血压患病率10年间增长了5.1%。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2亿例,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的34%,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其增高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2]。提高对青年高血压病的认识,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152例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52例,男111例,女41例;年龄18~ 45岁,平均年龄37.2岁;其中18~24岁29例,25~ 34岁55例;35~ 45岁68例。排除肿瘤、糖尿病、脑血管病、肝脏及肾脏等严重疾患。学生45例,教师52例,其他职业55例。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年龄划分的新标准,年龄≤45岁为青年人。

诊断标准: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标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高血压分为l级、2级和3级。①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 99mmHg;②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 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 mmHg;③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数据采集及方法:相关信息采集来自我院《北京宇信网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社区卫生管理系统V3.3版》慢病管理系统。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正常值18.5~23.9kg/㎡,24~27.9kg/㎡为超重,≥28 kg/㎡为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盐摄入量>6g/d。每周运动<3次,每次<30min。每日睡眠时间<6h。受检者空腹>12h,清晨抽取静脉血进行生化检查。血脂异常,即TC≥5.7 mmol/L或LDL-C>3.3 mmol/L或HDL-C<1.0 mmol/L。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7.8~11.Ommol/L;空腹血糖异常,6.1~6.9mmol/L。

结果

1级高血压87例(57.23%),2级高血压46例(30.26%),3级高血压19例(12.50%)。3级高血压均见于35—45岁。有82例患者以舒张压确定高血压分级。

危险因素调查结果,见表1。

临床症状及生化检查结果,见表2。

临床症状:头痛、头晕、心悸、胸闷、乏力等。

讨论

临床特点:①临床症状少,起病隐匿:青年高血压患者常起病隐匿,本项研究中无任何症状的高血压患者96例,其中51例患者是在健康体检和入学体检时首次发现血压升高;另有45例患者囚其他系统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血压升高;以头痛、头晕、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就诊并确诊为高血壓的患者56例(36.84%)。患者无症状或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漏诊,延误临床治疗最佳时间。提示健康体检时应注意对青年人群高血压的检出,同时临床医生日常工作中应重视青年患者首诊的血压测量,避免漏诊。除了典型的头痛、头晕症状外,伴随失眠症状的患者48例(31.57%),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患者自身因为学习、工作精神压力大导致失眠外,其中有42例患者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h。睡眠时间过少打乱原来正常的睡眠规律,使得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功能失调,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时间过少也是导致青年人群高血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3]。在青年人群中促进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对预防青年高血压有积极的作用。②青年高血压以l级高血压和2级高血压为主,舒张压升高显著。1级和2级高血压总人数133人(87.50%),血脂异常36例(23.68%),血糖异常和糖耐量受损26例(17.1O%),这些都提示患者病情较轻,多处于疾病的初始阶段,积极降压治疗的同时对已经出现的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应早期干预,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可以减少未来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青年高血压患者囚大动脉弹性好,可以缓解动脉血流对管壁的压力,由于心肺压力反射心率加快和心输出量增加,造成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舒张压升高明显[4]。本项研究有82例(54.48%)患者舒张压显著升高,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大学生和青年教师97人(63.81%),这也是高校医院样本存在的局限性。可能为受较好的就医条件影响,患者可以及时方便就医,较易早期发现高血压病情,使得1级高血压和2级高血压人群占比较高。

相关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①有研究证实高血压病的遗传主要为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这些研究提供了高血压病的遗传学证据,这与本组研究资料中34.86%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结论相一致。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交感神经功能活性相关,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具有多态性,雌性激素的存在可减少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出现的频率[6]。导致女性患病率明显低于男性。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女性体内雌性激素水平较男性高,还与男性有吸烟、酗酒不良生活习惯有关[7]。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承担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导致男性承担了更重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影响到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心理健康,多种因素导致青年男性患高血压的比例远高于青年女性[8]。②生活方式:体重指数(BMI)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体重,BM124~27.9 kg/㎡为超重,BMI≥28 kg/㎡为肥胖。目前肥胖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问题,有调查表明,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非肥胖者的2~6倍[9]。中心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的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型[10]。这些研究证实无论哪种类型的肥胖都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肥胖与青年高血压呈正相关。体质指数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指数的升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11]。另一方面,高盐饮食习惯在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高盐饮食一方面可直接导致钠水潴留,使循环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活动的增强和内皮素分泌增加,使肾血管收缩、肾脏血流灌注减少、导致钠水潴留、血压升高[12]。现在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很多年青人喜好高热量的快餐食品,加大在青年人群中宣传力度,让年青人知晓高盐、高脂饮食的危害,提倡建立低盐、低脂健康饮食习惯。把好高血压一级预防的第一关。运动不但能够降低收缩压约4~9mmHg,还有助于保持正常状态的血压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13]。从本项研究数据中发现缺乏运动占55.26%。提倡青年人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找到喜欢并适合自身特点的运动项目,坚持锻炼,养成运动习惯,有益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18~45岁的青年人面临着求学、就业、婚恋的多重选择,事业处在上升阶段,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多项责任,工作紧张、精神压力较大。肥胖、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既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又互相关联。在青年人群中积极消除和缓解紧张情绪,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戒炯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多参加运动有助于青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

高血压是由个体遗传内囚与多种外在环境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4]。早期对这些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对青年人预防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5(7):478-484.

[2]武阳丰,王增武,高润霖.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3):264-269.

[3]赵新喜,张军,谭春英.对失眠症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1,11(36):923-924.

[4]李超民,拓步雄,李慧,等.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2,16(5):642-645.

[5]Himeno E.Nishino K,Okazaki T,et aI.Aweight reduction and weight maintenanceprogram With long lasting improvement inleft ventricular mass and hlood pressure[J].Am J Hypertens,1999,12(7):682-690

[6] Rahn KH. Barenhrock. The sympathetilnervous system in the Pathogenesis ofhiypertension[J].J Hum Hypertens,2000,42:17-21.

[7]贾红敏,高宁宁.初探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21):4026.

[8]代雅琪,陈芳,刘娟,等.湖北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性别差异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1):33-37.

[9]曾正培,顾锋,黎明中华医学会第6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1):80-81.

[10]徐明.使用ROC曲线分析肥胖指标对高血压患病预警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7):104-106

[11] Qis F, Zhang B, Wang HJ, et al.Joint effectsof age and hody massin-dex on theincidence of hyperlension subtypesin the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A cohortstudyover 22 years[J].Preventwe Medicine,2000,(16):23-30

[12]文玉萍,謝益安.青年高血压与体重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1):39-40.

[13]胡剑平.年轻人应对高血压的运动处方[J]丁香医生,2015,3 (10):12.

[14]聂颖,邱文风,王伟,等某高校中青年教师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高血压患病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7):1188-1190.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危险因素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