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思考

2018-11-21李春阳

商场现代化 2018年20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应对措施风险

李春阳

摘 要: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为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多数企业采用赊销的方式,这样做即扩展了市场,减低销售压力,还可以增加利润,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但是,赊销同时会产生应收账款,延缓了资金的回笼,如果对其管理不善会造成资金压力过大,利润难以实现,严重的会造成资金链断裂,巨额亏损,最终导致企业倒闭。本文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平稳有序的运营和发展。

关键词:应收账款;问题;风险;分析;应对措施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稳固社会经济地位,就必须扩大市场,增加收入进而提高利润。赊销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销售方式(零售除外),它放宽了经营的限制,对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加收入,提高利润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之而产生的应收账款,却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和资产损失的风险。因此,合理有效的管理应收账款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否能够管理好本企业的应收账款,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一、应收账款的形成与特点

1.应收账款的形成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要求凡是当期發生的收入和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到,都应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在实务中,企业交易的时间与资金收取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在销售确认当期必须确认收入,但销售当期不一定能够收到货款,这就形成对购买方的债权,这项债权就是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的特点

(1)等价性

应收账款作为因销售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其价值等于公司出售商品的价格(包括代扣税金),并没有因延迟付款而计算其时间价值(债券、借款都需计算时间价值)。

(2)延时性

应收账款的收取通常要滞后于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时间,一般按合同规定的时限内付款,但也会出现超过合同规定的时限付款的情况。

(3)风险性

应收账款是否及时收回与客户的实际状况密切相关,比如,客户信誉差、不讲诚信,拖延付款,甚至逃避付款;或者,客户经营不善,资金短缺无法及时还款等情况,势必对公司的运营造成冲击。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销售行为管理不完善

应收账款是随着销售行为的发生而产生的,而收款行为是因应收账款的产生而出现的,目前,很多公司对销售行为没有明确的约束,在销售前没有对客户进行调查和评估,也没有相关的制约政策,认为销售越多越好,然后把工作重点放在应收账款的清收上来。在应收账款发生后,被动清收,风险高、压力大,清收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客户的诚信及客户公司的存在状态。由此导致公司回笼的资金明确,利润虚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波动明显,公司的运营受到冲击,财产得不到保障。

2.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

(1)应收账款的记录不准确

在记录应收账款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应收账款被多记、漏记、错记、记账不及时及多处挂账、应收账款出现贷方余额等现象,对应收账款的清收造成一定的阻碍,增加应收账款清收的难度,同时财务报告失真,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2)应收账款的后续管理不到位

记录完应收账款以后,没有与客户定期对账,没有进行准确的账龄分析的后续管理工作,无法保证应收账款的准确性和应收账款存在的真实风险。

(3)坏账的确认和处理的随意性

坏账是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坏账的确认和处理,对公司的资产、利润都有重大的影响。目前,很多公司在确认和处理坏账时表现出相当的随意性,例如:按规定坏账的确认应有确凿的证据,而公司通常在感觉无法收回应收账款时,就将其确认为坏账并进行处理。这样做,很容易造成财务报告的失真,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及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

3.人员分工不明确,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的分离

在办理销售、记账、收款等环节时,由于分工不明确,销售人员一人独立完成合同的订立与审核、款项的催收与收款的不相容的经济业务,导致应收账款的记录和收回存在贪污和舞弊的风险。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赊销管理制度

(1)建立销售渠道制度

为了保证提高销售质量,保证回款,公司应该对客户进行选择。在销售前要对客户的资质、信用情况、经营现状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并将评估合格的客户纳入销售渠道,进行渠道管理,公司的商品只能销售给渠道内的客户。同时,对渠道内的客户要定期的复查,将不符合标准的客户移除销售渠道,并增加新的合格客户,这样即保证公司销售的质量,降低了销售回款的风险,也降低了销售费用,把销售行为固定在优质的市场中。

(2)建立赊销信用制度

为了降低赊销风险,应建立赊销信用制度。公司应根据渠道内不同客户的特点,制定相应赊销信用额度。赊销信用额度应控制在客户偿还能力范围内,而客户职能在规定的信用额度内进行赊销,当采购量超过信用额度,客户只有还清前期所欠的款项,才能继续采购。赊销信用制度将客户的应收账款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有效的降低了应收账款的风险,降低了坏账的发生。

2.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1)明确人员分工,不相容岗位分离

销售合同的订立与审批,赊销信用额度的制定与审批,应收账款的催收与收取等经济活动都于不相容,不能由同一人员完成,应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杜绝销售环节中贪污、舞弊行为的发生。

(2)加强财务部门应收账款的管理

财务人员应时刻关注客户应收账款的情况,确保每一个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都在相应的赊销信用额度内,同时监督销售人员的行为,拒绝办理超过信用额度的销售业务(或提请相关主管批示),使赊销信用制度的到有效的执行。

财务人员应定期核对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发现不符,应立刻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确保账目的准确清晰。

财务部门应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准确进行账龄分析,对挂账时间长、金额大的应收账款应给予应有的关注并及时上报,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

(3)建立催收制度

公司应制定相应的催收制度,应该责成相关部门或专人进行应收账款的催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收手段(包括法律手段),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明确责任,提高应收账款的清收效率。

3.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控意识

应收账款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建立制度,加强管理只能降低应收账款发生的可能,不能完全避免坏账的发生。因此,公司应计提充分的坏账准备,以应对坏账的发生。坏账准备计提的金额应该等于预计发生坏账的金额,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或部门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有准确的预测,需要账龄分析、客户近况调查、宏观市场走势等多方面信息,因此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有效防控应收账款风险的目的,减轻坏账对公司经营的冲击。

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只是应收账款清收的问题,它是集市场选择、销售、记录、收款、监督及风险防控与一体的立体管理模式。在应收账款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各部门协调合作,制约监督,才能实现管理的目标,在经济大潮中减少冲击,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李小俞.制造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与控制[J].中国国际财经,2018.01.

[2]戴诗永.应收账款管理的内涵及思路分析[J].会计研究,2016.01.

[3]程伟东.浅议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空间,2016.01.

[4]王勇军.论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核算[J].会计研究,2018.02.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应对措施风险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