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三问

2018-11-21王爱华

江苏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学科素养

【摘 要】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语言与文字、文学、文化的素养,就是书写、朗读、阅读、写作等关键能力,这是语文教师学科特质的素养。提高专业核心素养的途径就是书写、朗读、阅读与写作。语文教师既要读教材,也要读相关的原著;还要读前人成功的教学经验,从教学专家大量的实践经验中获得启发;要读相关的文学理论和百年母语教学史;还要对话无字书。全面提升自身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语文教师;学科素养;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7-0056-04

【作者简介】王爱华,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1)小学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江蘇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基础,还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教学的道路十分漫长,如果处处做个有心人,一步一步踏实地走下去,自当悟出语文课程教学的味道来。这里就从笔者从教三十多年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认识语文课,如何认识语文教师这个职业,以及如何在教学中一步步成长。

一、上语文课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语文课就是一场美妙的文化精神之旅。”笔者曾经这样形容上语文课的感觉。之所以将语文课比作一场文化精神的旅行,是因为语文学科对塑造人的文化精神世界至关重要。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承载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语文教育的实质是文化精神教育,是滋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的终身文化精神发展打底。笔者非常钦佩语文教育家于漪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定位,她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把语文教育仅仅看作维持物质生活的一种技能,丢失了人的发展,丢失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拓展,这种实用主义立场,就不可避免地凸显出局限性来。”她还说:“语文学习不仅是外在的形式学习,更重要的还有其内在的心灵成长,包括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的成长。”

一个旅行者从自然风景、地域风俗、人文风味中所享受的一切欢愉与艰辛,是谁也不能替代的,必须自己品悟。学语文,也是一样。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旁人无法代替,必须是学生的自主阅读、自我体验、自主领悟、自我建构与自主表达。课堂上,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依据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为学生精选学习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语文学习内容,选择最佳的语文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达成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当我们对语文课的性质与特点有了清晰的认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大多会迎刃而解。上课最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不感兴趣,不能耐心倾听。教师认为学生漠视了师道尊严,于是停止讲课进程,花费大量时间维持纪律,或是大讲空洞的道理,或是点名批评,或变相体罚。这样消极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只能恶化师生关系,加剧学生对学习兴趣的消解。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有限,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时间也越短。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弱,不能长时间保持听讲的状态是正常的。其实,小学生在内心深处,对教师和知识有着天然的兴趣与憧憬。艺术地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事情可做,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技能。上课到底是怎么回事?上课就是旅行,教师带着学生“玩”,带着学生“看”,带着学生“体验”。简而言之,上课就是要让学生有事做,而不是只做旁观者和听众。教师要设计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读、想、写、说,自己参与到学习中来,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或全班交流,从自主学习中得到满足感与成就感,进而强化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笔者执教苏教版四下《云雀的心愿》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个主要问题,首先请学生默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整体把握内容;接着,引导学生观看微课,掌握思维导图;然后,请学生自画导图,讲述森林的重要性。这一教学过程将传统的默读与现代的微课相结合,方法传授与自主实践相结合,学生在读、看、思、画之后,将森林的重要性讲得正确、完整、有条理。学习结果呈现形式多样,既有文字提纲式,也有图文并茂式,还有列表说明式,课堂教学摆脱了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的困境。

艺术地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事情做,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做到这一点,就算是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大门了。

二、语文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是什么?

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的核心是语言与文字、文学、文化的素养,就是书写、朗读、阅读、写作等关键能力,这是语文教师学科特质的素养。提高专业核心素养的途径就是书写、朗读、阅读与写作。以笔者个人的教研观察,语文教师提升基本素养的需求,正被各色教学主张和教学模式淹没。语文教师越来越淡化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仿佛它对学生的学习不起任何作用。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引领者,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共识。语文教师加强书写、朗读、阅读与写作等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素养,是重中之重。教师的一手好字示范能带给学生习字的享受与快乐,富有真情实感的朗读能启发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与理解,丰富广博的阅读储备会成为学生“活的百科全书”,准确生动的文笔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文学熏陶。

在现实中,教师似乎更重视阅读教学技巧和通识理论方面的书。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应该改变过多关注教学形式而忽略学科学习本质的现象,要重视与语文学科相关的专业阅读。如果说学习也是强调“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改进教学形式就是正确的方法,学科本质则是正确的事。如果学科本质特征被淡化和稀释,那么课堂教学改革再精益求精,也只是劳而无功。所以,特别建议学校语文教研组经常组织教师练写粉笔字,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朗读活动,开展教师下水文比赛,带领教师进入美的、智慧的、个性独特的表现境界。在此基础上,还要组织教师交流文本教学解读与活动设计、研究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等,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真正提升。

教师把力气用在提升语文学科专业素养上,写好字、多朗读、多写作,不过分看重技巧、形式,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应该跨越的一道沟。早在三十年前,李吉林老师就在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成立了“青年教师培训中心”,组织教师练字、画简笔画、朗读、写文章……培训中心陆续涌现出了一批批教艺双馨的优秀教师。

三、语文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还应读哪些书?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语文教材进入统编时代。因此,教师首先要及时阅读新教材,理解编写理念,比如把握教材编排“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均衡递进的特点,阅读教学中关注读者意义、体现生活与语文联系、倡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等策略,以及“读书为要”的理念。这些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彻底的转变。若将教材束之高阁,或者穿新鞋走老路,那势必与国家课程改革背道而驰。只有充分尊重教材,理解教材,课内、课外融通,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落地生根。

毫无疑问,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读教材是不行的。教材即教科书,是满足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核心学习材料,是最为基础的学习素材。

在具体的教学层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既要读教材,也要读相关的原著,还要读前人的教学经验。读教材是教学的起始环节。如何依据课程标准,从教材中发现文本特征,挖掘教学价值,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将教材转化为教学内容,是检验语文教师关键素养的重要指标。譬如,初教苏教版五上《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对于向来不喜《水浒传》的笔者来说是一种挑战。

第一步,读教材。这个环节,笔者主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读课文,读懂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二是读课后练习要求,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三是自我质疑,比如在情节上,林冲为何蒙冤刺配沧州?林冲与洪教头素不相识,怎么就比起了武?林冲为何比划四五招,就主动认输?水浒人物大多有名有姓,为何此章中的洪教头只有其姓而未有名?

第二步,读原著。带着上述问题,笔者找来了原著及金圣叹批注的《水浒传》相关章节研读,终于了解了“《水浒》之文精严,读之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金圣叹语),从中感受到小说真实与虚构的艺术融合,以及作者在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的独特匠心。阅读原著不仅丰富了教材编写过程中大量删改损耗的小说信息,还完善了小说前因后果的结构联系,解决了学生乃至成人的许多疑惑。

第三步,读林冲。小说的主人公是林冲,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面对洪教头羞辱轻慢,林冲为何一再忍让?林冲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和性格特征?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通过网络阅读,了解了小说《水浒传》中林冲的有关故事,以及历史上真实的林冲故事,以此对林冲这个人物获得了比较全面与深刻的认识。

第四步,读实录。学生从《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中学什么?该怎么学?笔者深入研读了特级教师于永正和孙双金的教学实录,于永正老师紧紧抓住一个“让”字,引导学生从林冲的谦让、礼让、忍让、仁让中看到中国古代君子“温良恭俭让”的美好品质。孙双金老师则以个性化的阅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受人物的品质。

第五步,读闲话。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谁的阴谋?》,写得有趣至极,令人捧腹大笑。文章认为柴进在林冲与洪教头比武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读来的确如此,这也是施耐庵在情节安排上的巧妙之处。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的阅读,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笔者确定了精简的教学目标:感受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品读主要人物的武艺高强与仁义品格,能够复述故事。听课教师普遍认为笔者把读好书、读整本书的收获用在课堂上,教出了小说的特点,在课堂上看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不能只读教材,还要读与教材相关的原著;读相关的文学理论,比如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的《文学概论》,了解文学现象及其理论;读学科专业理论书籍,从中找到具体教学实践的理论支撑,比如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还要读语文教育专家洪宗礼等编撰的母语教材研究系列丛书,从我国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观照当代的语文教育,从而寻找到恰切的教学目标、内容、策略;还要从语文教育专家大量的实践经验中获得启发,阅读他们的教学实录,比如:从斯霞老师的《我们爱祖国》一课中,学习如何在真实具体的语境中识字;从霍懋征老师的《月光曲》一课中,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将文路、教路与学路融为一体;从李吉林老师的《燕子》一课中,学习如何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与表达。

诚然,语文教师在阅读有字书的同时,还要阅读无字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自然与社会的行走中,读自然之语,听历史沉吟,用心灵拍摄,向先哲致敬……静静地将自己的整个身心交给眼前的一棵树、一片湖、一块奇石、一缕微风、一朵野花、一道瀑布……观赏它们的形状、色彩和姿态,倾听它们的心声,体会它们的心情,感受它们的灵性。这也是阅读。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赋予语文教师更重的责任与更大的挑战。教师正确地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内容,艺术地把握教学策略与方法,全面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于漪.語文教学现状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6(28):11-16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学科素养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